金融风暴过后,人人都是经济学家,基金经理也不例外。昨天公布的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PPI(工业品出厂价格)再次出现双降,基金经理们都称符合预期,但对于中国经济是否通胀的判断出现分歧,这也直接影响到基金投资是大胆增仓还是谨慎观望,是投资弹性更好的“资产涨价”股还是防御类板块。
两种矛盾的心态,在基金经理心中交织。
“现在的环境很复杂,通缩或通胀的可能性同时存在,这是很多年没有遇到过的情况,情况也许到今年三四季度过后会更明朗一些,现在大家都站在‘十字路口’。”一位基金经理说。
怀疑者:
通胀似乎还很远
国家统计局6月10日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5月份,CPI同比下降1.4%,PPI同比下降7.2%。
天治趋势精选灵活配置混合型基金拟任基金经理吴涛昨天指出,与CPI不同,PPI在5月份的降幅扩大,尤其是生产资料价格下降明显。尽管国际原油价格在5月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涨,但由于去年同比(比去年同期)涨幅也比较大,而且国内的原油价格与国际市场并不完全同步,所以5月份原油价格的同比降幅还是比较明显的。
吴涛说:“综合来看,尽管短期内从数据上看,通胀似乎离我们还很远,而通缩依然应该值得关注,但从一些先行指标尤其是大宗商品价格的走势看,随着同比基数的下降,以及物价本身的环比(比上月)上涨,通胀的压力也会逐渐在数据上有所反映。”
富国基金昨天也称,此番CPI数据符合市场预期。尽管翘尾因素使5月物价继续负增长,但CPI或已逐步企稳。而关于通胀来临的考虑,今年年内或许不需太过担忧。
值得注意的是,全球大宗商品最近上涨显著。对此,富国基金分析,尽管尚未传导至国内,但上述因素或对中国CPI和PPI产生压力。此外,食品价格会否回升、房地产价格和汽车消费等因素也值得关注。
坚定者:
三季度出现拐点
交银施罗德基金公司是国内最早提出年内可能出现通胀的基金公司,对这一观点,该公司一直没有动摇。
交银施罗德基金公司人士昨天告诉早报记者,随着对甲型H1N1流感认识的深化、重视程度的提高,以及政府稳定猪肉价格政策的逐步见效,再加上成品油价上调、6月翘尾因素影响的进一步减弱,该公司仍坚持早期关于CPI走势的判断——2月物价触底后,逐步进入回升通道。
交银施罗德固定收益部总经理项廷锋昨天说,5月份PPI同比下降7.2%,下降幅度较4月增加60个基点,环比连续两月为正,符合4月份公司关于“PPI仍处于寻底过程之中”的判断。5月份PPI降幅扩大,原因仍然是受去年基数影响,而随着原油及大宗商品的上涨,三季度PPI很可能探到本轮下跌的底点。
信诚盛世蓝筹基金经理张锋昨天则指出,从未来价格趋势看,目前全球央行释放流动性,在经济复苏的背景下通胀预期在显著增强。以原油和铜为代表的大宗商品价格今年来出现大涨,并且在5月份出现加速迹象,进一步带动了CPI主要构成因素中的粮食价格逐步上升,这都将对未来资源品进口大国——中国的物价产生输入性通胀压力。CPI同比已经确认在2月份见底,环比则逐步转正,预计随着翘尾因素的减少,三季度末CPI同比将转负为正,年底可能达到2%左右的涨幅,但全年CPI还将会维持较低水平,目前预计在-0.5%左右。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