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多”给基金公司带来冲突与挑战
主持人:下面一个问题在基金业绩非常受到关注,就是基金专户“一对多”下半年就要开闸了,您觉得这是否对公募运作造成一定影响呢?
乐嘉庆:我觉得“一对多”这个业务的推出,对基金公司业务发展或者业务的拓展是有一个非常重大的意义,原来我们看到不少公募的基金经理都是跳槽去做私募了,或者说私募这块存在体制,包括一些产品,包括投资理念,也是对整个基金市场里面,也是分得了一块份额。
当然基金公司发展业务也会带来冲突了挑战,冲突和挑战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投资理念上。因为公募基金原来更多强调的是相对收益和相对排名的概念,亏我不怕,只要我比别人亏的少还是第一名,“一对多”要讲究绝对收益,因为公募基金“一对多”部门的老总跟我们有这样一个描述,他心目中的“一对多”就是说熊市不亏钱、牛市要战胜,长期实现起来还是比较漫的,但是至少有一个绝对回报的概念。第二,在市场体制上的挑战,因为“一对多”有一个很高的绩效提成,如果公司平衡不好的话,这里面可能也会有一些矛盾,而且他们资源和投资者层面也会有一个平衡,如果“一对多”非常好,公募非常差,他们就想是不是把好的人、力量都放到“一对多”里面,反过来如果“一对多”做的很差,公募做的很好,也和基金公司发展“一对多”的初衷有所违背,体制,包括重要的激励机制怎么样完善,我觉得是对公募基金体制的考验。从投资角度来看,我觉得“一对多”的人和公募基金应该是两类人,这倒不光是对资金门槛要有100万,我觉得它的都是目标、收益目标是不一样的,我个人觉得,投“一对多”的人更多讲究的是一个绝对的收益,可以收益目标不高,但是必须包括我下行风险控制好,熊市不会减。原来大家谈到绝对收益这样一个产品,可能更多想到是私募,现在公募基金“一对多”的推出也给这一类投资多了一个选择,因为公募基金的“一对多”还是有一定优势的,比如他们共享一个投研平台、管理更加规范,可能公信度比一些私募基金更好一些,因为他们的公开业绩可考历史也更长一点,我认为对投资者来讲也多了一个选择。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