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搜狐基金频道(http://fund.sohu.com/) 查看更多基金理财资讯 >>>
从11月7日至11月17日,沪指7个交易日的强劲反弹,终于站上了2000点之上。
在这轮反弹过程中,各个投资机构风格迥异:基金先卖后买、QFII先买后卖、券商集合理财不买不卖。
不同的操作过程会对上述机构的盈利能力带来不同的影响,也能从中发现它们对后市的预判。
基金平均赚了10%
由于数据统计滞后,这次反弹的比较阶段定于11月7日至11月14日,其间,沪指涨17.18%、沪深300涨20.07%、深成指涨18.37%。
偏股型基金由于较低的仓位,绝大部分没有跑赢大盘。但少数基金表现优异,其中,创新型封基国投瑞福进取区间净值涨幅达到了19.17%,位列所有基金排名榜首。
但若考虑到国投瑞福进取存在的杠杆,跑赢上证指数的头把交椅应该交给中邮核心优势,净值涨幅18.62%。跑赢上证指数的还有上投中国优势、广发小盘、华宝先进成长、易方达深圳100ETF,区间净值分别增长为18.53%、17.55%、17.47%、17.26%。
从基金的类型来看,首先是指数型表现最为突出,代表性的品种包括易方达深证100ETF、融通深证100 指数、大成沪深300指数、嘉实沪深300指数(LOF)、长城久泰300指数等,这些品种均属于全市场特征较为明显的品种,其投资的范围覆盖了沪深交易所上市的代表,它们在统计区间内的涨幅均在11%以上。
另外,一部分仓位长期高企的基金也借助市场短期的上涨将净值追高,代表性的品种包括中邮核心优选、上投摩根中国优势、华宝兴业先进成长、广发小盘成长(LOF)、光大保德信量化核心等。
以上这些基金所属基金管理公司2008 年以来股票投资大体上坚持了高仓位的特征,从而导致前期跌幅惨重,目前看,这些基金后续操作得空间受到前期资产折损和目前仓位高企两方面的压缩,其施展的余地较小。因此出现了这么一种状况,这轮上涨过程中,基金主动的操作并未起到太明显的作用,而前期的仓位决定这轮涨幅的差异。
而新基金由于建仓犹豫,区间涨幅排名靠后。
从数据来看,这波行情并未激发基金加仓的兴趣。指南针topview显示,基金在统计区间内卖出股票量为255亿元,买入量为244亿元,买卖实力大致相同,日均买卖量大约为35亿元左右,较之市场日均超过600亿元的成交量着实影响有限。
国都证券基金研究中心11月14日测算结果显示,所统计的223支开放式基金平均仓位67.93%,相对11月7日前的仓位变动只有2.26%。剔除股票市值变动因素影响,223只开放式基金相对前周主动调仓幅度为-0.40%。
总体来看,由于仓位所限,这波反弹仅造就了股票型基金10.41%的算数平均涨幅。
[1] [2] [3]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