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指数基金业绩为什么会出现差异?
主持人:我们知道有不同的指数基金,是同一指数下的基金业绩依然会产生差异,这是由于什么样的原因造成的?
胡文彪:第一,投资策略,因为指数基金,有的采用是完全复制策略,有的采用的是增强的策略,有的采用的是优化的策略。
主持人:作为指数基金的基金经理,您觉得跟主动型的基金经理相比,在操作上面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胡文彪:这就讨论到主动投资和被动投资有哪些不同的问题。首先,目标不同。主动投资要有一个业绩基准,基本的目标是战胜这个业绩基准。被动型基金经理,他的目标是与这个业绩基准保持一致,最小化跟踪误差。另外一个是投资策略方面,主动式基金的投资策略可能是自上而下,或者是自下而上的。指数型基金的投资策略,完全复制法,或者说抽样复制法。他的方法、他的目标就是为了使得这个基金经理的业绩跟上指数。第三,仓位有所不同。主动性基金虽然有业绩标准。但是他会有较大幅度、有一定幅度的去选择仓位。获得最高的收益,同时规避一些下限的风险。指数型基金经理变动的仓位是非常小的。一般在90%到95%。所以在仓位选择上面,指数型基金经理原则上不做实际的判断。要做实际的判断,他的幅度也是非常小的。指数基金经理需要在这方面做一些实际的判断,而且幅度大一些。基于以上三个方面的不同。至少是最主要的。
主持人:最后想请教您的投资心得,也请您对投资者的提一些理财建议?
胡文彪:我们公司经营还是很稳健的,同时,也为投资者创造了很好的回报。我们在管理指数型基金方面的经验也显示,投资者还是比较认可我们的产品。我们只是在合适的时机发行适合于投资者需求的产品。给投资者创造回报。作为基金经理,我们无论是在主动投资,还是被动投资,都是在基金合同的约束下面,努力、精细的去耕耘,以满足投资者对这个产品的特征需求。投资者在理财方面首先要根据自己收益的预期以及资产的风险承受程度,适当的配置各种不同类型的基金产品。比如说指数型基金,股票型基金,债券型基金,混合基金,这几类基金产品我们要认清它。因为市场总是在不断的变化,投资者想要获得最长期、最大的回报是不现实的。因为市场在不断波动,经济也在不断的改变。市场总会出现一些调整资产配置的需求。所以投资者不但要认识这几类最基本的产品,同时根据自己的收益目标、风险评估适当做一些调整。总体来说,整个基金行业在中国还是一个非常规范、给投资者创造很好回报的行业。其实是可以信任基金管理人为他们理财。而且如果是买入并持有长期投资的话,回报还是蛮可观的,至少超越通货膨胀的速度是没有问题的。
李诗林:关于我们这个产品,跟广大投资者朋友再说几句话:
第一,中国结合国际国内整个经济发展的形势。目前这个阶段还是市场投资的比较好的时机。
第二,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大家也看到了,在一个比较好的市场环境中,指数型基金的表现可能会超越绝大多数的基金的表现。但是ETF基金又是指数基金的升级版,它有更多的方便性、交易成本更少。所以我们的投资者对于ETF基金应该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特别是对上证央企ETF,是经济刺激方案直接受益群体,我们可以在经济全面复苏以后,可能会有比较好的表现。自然而然引申到第三点。
第三,我们希望投资者能够投资我们上证央企ETF这样一个产品。我们相信从一个较长时间段来看,可以带给大家更好的汇报。
主持人:今天感谢两位做客,也希望大家多多关注上证央企ETF指数型基金。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本次访谈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