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基金频道-提供基金净值和行情资讯的基金门户 > 基金学院 > 基金视点

华商基金王锋:潜心谋发展 稳步上台阶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余喆
2010年09月13日07:03

  王锋:总经理。男,工学学士、经济学硕士,拥有十一年证券从业经历。曾任博时基金管理公司研究部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云南国际信托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资产管理总部执行总经理;自2005年9月加入华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历任投资管理部总经理、公司投资决策委员会成员、

华商领先企业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公司副总经理等职务。


   信心的保证

   在中国基金业12年的发展历史中,也曾出现过发展势头很猛的新兴基金公司。但“行百里者半九十”,它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未能保持住良好的上升趋势,最终昙花一现。华商基金能否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王锋对此充满信心。

   他的信心首先来自于团队的扩张。“现在公司人员近80人,今年上半年增加了60%,主要补充在投研和市场部门。”目前华商基金管理了6只基金,但基金经理却有9个人,王锋在投研梯队建设上可谓煞费苦心。“虽然招到有经验的投研人才很难,但我们仍然在努力寻找,并且把视野放宽到会计师事务所等其他行业。”

   由于目前基金业人才短缺,在选材上华商基金倾向于培养“潜力股”。王锋颇为欣慰地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经过他的观察,“有几个新人我觉得非常优秀,可以成为未来基金经理的后备梯队。”同时,王锋并没有给投研团队很大压力。“重视投研更要给他们宽松的环境,短期内给他们很大压力,强迫投研出成果很难,不如潜移默化地提高要求。”因此,投资出身的王锋倡导基金经理负责制,鼓励基金经理发挥主观能动性。

   人员的增加一方面解决了人手短缺的问题,但也不可避免地会带来条块分割、各自为战的“大企业病”。对此,王锋的应对之策是鼓励沟通。“每个人掌握的信息都不可能完全充分,而交流可以帮助你修正认识,扩大视野。”王锋认为,做投资最忌讳的就是觉得只有自己掌握了真理,已经把最好的股票都覆盖了。“基金经理的认识是否正确要看市场的检验,而且通常情况下市场上涨得最好的股票并不是基金买得最多的,所以要充分交流,不断扩展思路。”

   华商基金的基金经理办公室并不大,在这里你经常可以听到热烈的讨论。“业内的确有些公司的基金经理之间不交流,有的基金经理买的股票连助理都不知道。但华商的基金经理交流很畅通,大家在讨论中会发现新的问题,好股票也会拿出来共同研究。”王锋表示。

   另一个让王锋对华商基金业绩保持稳定充满信心的原因是基金风格的差异化。尽管华商旗下基金整体出色,但并非“抱团取暖”的产物。从最近披露的半年报来看,华商盛世的仓位仅为68%,重点配置了农业、信息技术业板块。华商领先仓位为73%,重点配置在医药、采掘类板块。华商动态阿尔法仓位在78%左右,选股集中于电子、机械行业。另外,三只基金在个股的挑选上也各有不同,仅海正药业一只股票同时进入了这三只基金的前十大重仓股行列。对此,王锋认为,“不是说持股集中就一定不好,但投资风格不同说明基金经理关注市场的不同侧面,视野比较广,而不是押注某些板块,这点是让我觉得比较放心的。”

   成长的奥秘

   谁是华商?这是一家坐落在金融街最北端的年轻基金公司,没有显赫的股东背景,朴实无华但朝气蓬勃。

   它为什么引人瞩目?2009年初到2010年6月底,华商基金资产管理规模增长292.3%,行业排名飙升19位,堪称上升势头最猛的基金公司。旗下华商盛世成长基金继去年跻身股票方向基金前五名,今年以来又勇夺第一。

   但是当你坐在华商基金管理层面前,却丝毫感受不到咄咄逼人的气势和成功后的意气风发。面对日趋白热化的行业竞争,总经理王锋谈得最多的是如何保持业绩的稳定和公司的长远发展。

   之所以看重公司发展的稳定性,是因为王锋对此有着切身的体会。“华商基金2008年曾经经历过业绩和规模的短暂波动,2009年上半年我们的基金业绩很好,但规模没有相应地增长,实际上就是投资者和渠道在观察我们,看我们是不是能保持业绩的稳定。”到了2009年下半年,赢得投资者信任的华商基金这才迎来爆发期,规模快速增长。“经过牛熊转换的洗礼,基金投资者正在走向成熟,只有业绩持续好的基金才会获得净申购。否则即使你宣传推广做得好,第一次投资者相信了你,可基金老是赔钱,久而久之连你自己都不好意思宣传了。”

   持续出色的业绩有赖于优秀的投研团队,而这正是王锋颇为自豪的地方。说起华商的投研团队,不少同行的评价首先是勤奋。一位华商的基金经理曾经向中国证券报记者描述过他一天的工作:早上一睁眼就开始琢磨市场,下班回家吃完饭后立刻上网,消化当天的研究报告,和同行们打电话交流,直到晚上12点还在想第二天的市场该怎么操作。王锋也说,曾有券商向他“抱怨”,华商的基金经理有时候晚上11点还会打电话跟分析师讨论问题。

   中国证券报记者多次采访华商基金时也发现,几乎每间会谈室都被路演占满了,有时就连空着的董事长办公室都被“征用”。除了请进来,华商的投研人员还经常到券商研究所主动拜访,这在国内基金公司中更是不多见的。

   正是凭借着这样一支勤奋的投研团队,华商基金才能在不断变化的市场中始终紧跟市场脚步,无论是去年的地产、金融、汽车,还是今年的区域经济、新能源、医药,都被华商旗下基金一一收入囊中,保证了其整体业绩的持续领先。

   “

   2009年初,它还位居行业下游,默默无闻不为投资者所知。时隔仅仅一年半,它却以齐头并进的业绩和飞速增长的规模在行业内脱颖而出,书写了中国基金业又一个跨越式发展的‘神话’。它就是金牛进取奖得主华商基金管理公司。

   ‘最难的是保持下去,我希望华商能够稳步上台阶,不要出现大起大落,这样才能赢得投资者的长久信任。’面对成绩,华商基金总经理王锋保持了一份清醒的认识。

   ”

   未来的前景

   如果说过去两年王锋的首要任务是以业绩带动规模增长,那么迈过200亿规模的门槛,摆在华商基金面前的新问题是发展路径上的选择。

   “华商的发展重点还是在公募,我希望中期内管理规模能保持在行业中等水平,稳步上台阶,不要出现规模的大起大落。”王锋这样描绘公司的发展前景。但这并不意味着华商会放弃在其他领域的探索。“包括专户理财等业务也是我们未来要拓展的领域,但要在人员储备等条件实现后才会稳步推进。”

   华商基金的稳健不仅体现在业务拓展上,风险控制同样是公司管理层重点关注的对象。督察长程丹倩表示,基金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势必会遇到很多风险,有些容易察觉,有些则比较隐蔽。“这就需要风控一方面严格地程序化,另一方面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制度。”

   她介绍说,华商基金的监察稽核部每周、月、季度都要进行总结和规划,年底更要针对第二年的情况制定预案。“基本上一个季度要完成40多项风控控制要求。”而对于工作中新发现的风险点,风控部门会及时将其记录下来,在下一年加入制度规划并对其重点关注,以此不断完善公司的风控制度。

   同时,华商基金将所有的业务部门作为第一风险控制环节,出了问题首先追究业务部门的责任。比如交易部门就建立了“小黑板制度”,把每天要注意的风控问题列示出来,提醒交易人员注意。“风险点往往是在业务部门出现,建立严格的风控规范,实际上是想让业务部门脑袋里有根弦,认识到有人在督促提醒,把风险控制在事前。”程丹倩表示。

   有了业绩作为基础,在渠道开拓上华商基金也准备进行新的尝试。“我们会努力让销售渠道更加多元化一些,比如和多家银行进行合作,提高机构投资者的占比,加大券商渠道的开拓。”王锋介绍。

   另一方面,王锋认为未来基金网上交易将是行业发展的趋势之一。“像券商营业部,原来需要很多柜台人员接单子,网上交易流行后,现在这些人员都不需要了。基金公司未来也可能出现这种模式上的改变。”他认为,短时间内银行仍是基金销售的主渠道,但基金公司应该未雨绸缪,有意识地去思考未来的发展方向并进行布局。“网上交易现在是遇到了一定的瓶颈,但投资者慢慢接受这种方式后,可能会出现爆发式的增长,基金公司必须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责任编辑:王旻洁)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