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永盈双利A的净值一夜间大涨177.29%,从1.026元跃升至2.85元,让投资者眼镜大跌。而在几天前,中加丰润纯债A的单日净值激增73.16%,中加基金表示,这种情况“是因为遭遇了大额赎回”。
今年以来,因机构集中赎回而引发基金净值“巨震”的情况频频出现。早在4月,国泰浓益灵活配混合C发生巨额赎回,净值大幅飙升,并戏剧般地成为今年前三季度基金收益率的冠军。而同样是面对机构赎回,西部利得成长精选就没有这么好运了,6天内净值大跌近14%。理财不二牛发现,这种异象,今年已经出现超过10次,且在近两个月愈演愈烈。
此外,市场上还出现了大量神形相似的“多胞胎”基金,以及基金经理和高管团队纷纷上阵“凑户数”以求基金顺利发行等。其实,上述这些异象都发生在同一个对象身上:机构定制基金。显然,这些异象已经对整个公募基金格局产生了深刻影响,甚至可以说是颠覆性影响。
在定制基金领域的诸多异象频发的情况下,它们依然“野蛮生长”,背后的缘由是什么?对这些异象,业内专家普遍希望管理层能尽快有针对性地监管,那么普通投资者的利益又该怎么保护?
“野蛮生长”背后:机构与公募双赢
截至目前,今年新基金发行的数值惊人。9月底,单周在售的基金突破百只大关,创下新纪录。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的最新数据,截至今年9月30日,债券基金共有641只,8月底这一数值为603只,即一个月内新发的债基就有38只,而去年同期的这一数值仅为7只。当然,和债券基金数量同步飙升的还有其规模。截至9月底,债券基金的整体份额为10290.38亿份,环比上涨17.32%,和去年同期相比更是激增137.33%。
不过需要一提的是,这些和个人投资者关系并不大。公募基金的规模屡创新高,正在向10万亿元迈进,其中委外资金功不可没。有公开数据显示,去年公募基金的机构持有份额占比就超过个人投资者;截至今年年中,机构持有份额占比已达54.09%。
发展势头如此迅猛,称之为“野蛮生长”毫不为过。这类基金之所以如此受青睐,主要原因就在于它完美地契合了市场各方需求。对机构和公募基金来说,发行定制基金可谓双赢,何乐而不为?
理财不二牛发现,其实,机构委外资金多年前就已经进入公募基金行业,只是过去大部分都以专户形式存在,直到近一年多才以公开发售的公募基金形式大行其道。
最先采取行动的是国有银行和大型商业银行,例如今年5月成立、规模高达300亿元的“巨无霸”工银瑞信泰享三年理财债基,其背后“金主”就是工商银行。随着这项业务的快速发展,一些城市商业银行、小型股份制银行的需求也被挖掘出来。
一位沪上基金公司人士告诉理财不二牛,因为公募基金分红免税,所以通过公募基金的红利所得,投资者不用交税,“对机构来说,至少可以省20%的税”。
“比如说债券(基金),100元钱买进来110元卖出去,这10元是要交所得税的。但通过公募基金,1元钱的净值变成1.1元,这1毛钱通过分红分出去,就不用交税,所以机构也有动力去做。”
一位大型国有银行资管人士也表示,“避税是一个重要原因;另外,委外投资的范畴比银行自己做理财广泛。还有一些银行自身投资能力不足,所以把资金委外投资。从这个角度来说,考察的核心能力还是基金公司的资产管理水平。”
这厢是银行等机构积极性十足,那厢基金公司也热情空前。“现在受市场行情的影响,公募产品对个人投资者的销售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委外资金成了基金公司迅速扩大规模、争夺排名的一个利器。”上述基金公司人士说道。
今年三季度,工银瑞信旗下债券基金的规模从1728.94亿元增至2336.29亿元,增幅达35.13%,一举跃升至公募规模第二位。在这其中,委外资金就立下了汗马功劳。
“这块业务机会很多,是未来公募为银行做资产配置的敲门砖。”
细数定制基金乱象
公募定制基金目前红得发紫,处于高速增长阶段。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这类产品也展露出一些风险点,而且已开始对整个公募行业产生深远影响。理财不二牛通过调查分析,总结出当前定制基金较显著的几大乱象:
1、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大概是定制型基金被市场诟病最多的一个问题。
一位中型基金公司投研部人士表示,以前委外资金都是走专户,“因为‘一对一’或者‘一对多’可能是一致行动人,就这么几个人,沟通也很方便,要走的话提前知会一声,把钱流动性凑足就能撤销这个账户”。
但到了公募基金,情况就大不相同了。
按照相关规定,公募基金要发行成立,必须达到2亿元发行规模和认购户数200户的基本门槛。众所周知,定制基金的主要出资方就是机构,它们的进出如果有同向性的情况存在,短期内集中大进大出就可能会造成基金净值大幅变化,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市场流动性风险。
上述沪上基金公司人士指出,由于机构资金是主力,一旦退出后就只剩零头,相当于这些产品变成了空壳,“公司要么就清盘,要么就关停并转”。
2、同质化严重
纵观市面上的定制基金产品,单从基金名称来看,根本无法判别这类基金具体是投资什么,且它们的名字又长得如此相似。比如,博时裕嘉、博时裕盈、博时裕瑞、博时裕恒、博时裕荣、泰……能看出上述基金分别投资什么方向吗?
其实,上面这些都是博时基金旗下的纯债基金,而且从它们的基金合同中,也能看到诸多类似现象:同样的认购数只有200多户、募集天数多在10天左右、认购金额都是相当规整的“整数+零头”。还是原来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市场上充斥着这类基金,投资者大概也看得审美疲劳了吧。
上述投研部人士表示,现在定制基金的取名就是“用一个吉祥的字眼去组各种名字,然后论资排辈地发出来”。对普通投资者来说,单从名字是分辨不出什么的。
3、费率价格战
业内有个说法,目前基金公司吸引委外资金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提升收益率,这是根本,也能促进基金公司提高资产管理能力,算是正面影响;第二就是降低费率,不过它的后果却是一 言难尽。
理财不二牛查阅目前市面上的定制型债基发现,它们的管理费率大多为千分之三,而此前普通债基的管理费率普遍为千分之七。
据了解,此前债基费率在千分之七的时候,基金公司还要付给托管行50%的费用,也就是俗称的“尾佣”,因为后者是该基金主要的代销渠道。而到了定制基金这里,由于并不涉及零售、渠道等路演成本,也就省去了“尾佣”。
上述投研部人士透露,问题就出在一些小基金公司上,“它们没法去和大公司拼资源,但是可以打价格战,通过降低收入来发展业务”。
“定制型产品对这个市场还有影响就是把费率打得很低,把收费模式给打乱了。现在债券型的管理费有千分之三、千分之五和千分之七等,都在上报,把行业的利润空间就压低了。”
4、偏离资产管理本质
如果说前面三个现象是定制基金目前最显著的问题,那这一点就是其所造成的深层次甚至颠覆性影响。
所谓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它是为普通大众投资者提供专业理性投资服务的工具。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负责人刘亦千表示,现在大量定制基金的出现已经扰乱了市场,对公众而言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干扰和影响,“因为他们很难区分这到底是面向谁的产品”。
上述基金公司投研部人士把原因归结于“信息不对称”,投资者处于信息弱势的一方。由于公募基金是普罗大众所能接触到最普惠型的金融工具之一,如果普通投资者不知情的情况下买到了定制类产品,就相当于丧失了把钱交给专业投资者打理的服务,只能像“陪太子读书”一样充当让产品得以成立的角色了。
“这块业务并不一定强调主动管理能力,其实有一些偏离资产管理业务的核心实质。”
刘亦千的表述则更为直白,“现在大中小型基金公司都在大力发展定制产品,有些基金公司甚至将委外定制基金放在核心业务。这与普惠金融是相背离的,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偏离了公募基金设立的初衷。”
专家建议:改进名称、加强信披、专项监管
对于长期征战在第一线的基金公司来说,定制基金的种种乱象其实并非不知情,而是再清楚不过。不过从目前的发行情况和背后利益链来看,能积极采取应对措施的公司并不多,效果也不甚显著。
上述沪上基金公司人士指出,由于定制类产品发售时间短,他所属的公司一般不会对其特别推广宣传,也不会主动建议投资者购买这类产品。“会通过其他适合于个人投资者购买的产品,去尽量平衡管理的总体资产比例。因为如果个人业务占比过低、委外占比过高的话,对于基金公司来说也是有风险的。”
近日,济安金信副总经理王群航也公开对委外定制基金提出6点建议:(1)是否可以在名称中加上“委外”或“定制”字样,便于识别区分;(2)各基金公司是否能别再费尽心思地给这类基金取些只有“一字之差”的名字了?既然都一样,叫1号、2号、3号……N号,既方便自己,也方便客户;(3)是不是可以别再“虚假”地凑齐200户;(4)委外定制基金未来必将是整进整出,那作为债券基金,面对留下的零头资金,根本无法有效运作,对于如此这般的僵尸基金,是否可以事先设定好清盘机制;(5)在委外资金大规模撤出的那一天,到底应该如何计算才不会造成残留基金份额次日的净值大幅度波动;(6)别放开申购、赎回了,建议都封闭运作。更何况封闭运作还有利于绩效。
除此之外,刘亦千也对牛妹表示,减少定制基金乱象、降低相关风险的关键在于建立更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
“首先,按照监管部门的要求,基金名称应该体现它的特征。比如说,是股票还是混合、是主题投资还是行业轮动、采取的策略是什么。其次,建议在法律法规或信息披露上,有相应的规则去区分,告诉并帮助大众投资者认识这类产品,以防误买定制基金。”
不过上述投研部人士指出,从当下情况来看,定制基金的信披仍然存在诸多障碍,“首先,界定披露对象就比较难。有的定制产品还不一定是单独一家出资,而是以拼盘的形式,谁赎回了要进行信披呢?况且就算披露了赎回情况,但基金规模却只能在定期报告中看到,也就没办法判断对净值等造成到底多大影响。不确定因素比较多,相应的规范和监管可能还需要时间。”
“定制基金很好,但好东西并不一定适合所有的投资者,因为定制产品的投资风险和收益特征与机构本身的诉求高度契合,而这些通常是普通投资者很难接受和理解的。未来,基金市场肯定会分为零售基金和机构定制基金两大部分,定制产品在名称的严肃性和信息披露上还有很大改进空间,放任自流也不是负责任的做法。”刘亦千总结道。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