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基金频道-提供基金净值和行情资讯的基金门户 > 基金学院 > 基金语录

国联安总经理许小松:资产管理业不应"公募化"

来源:机构投资 作者:黄梅
2011年03月23日10:01

   许小松不讳言公募基金在资产管理业中“最具前景”。

  但他也担忧——目前我国资产管理市场中各个发起主体“公募化”发展的倾向,并不利于市场整体的培育。

  “‘公募化’,是不是我们需要的?这是我们现在需要思考的问题!”

  许小松很谨慎。

  经济学博士学历,以及基金管理公司总经理的双重身份,让他在学术与实务之间游走自如。

  但他在面对外界时,依然保有语速缓慢、思考缜密、措辞严谨的习惯。其下属提交文案会非常小心,因为“一个错别字许总都会看出来……”

  这跟公募基金行业的高透明度和所受的严格监管多少有点关系。

  格局不合理

  《机构投资》:有观点认为,我国资本市场没有“资产管理”?

  许小松:如果说我国基金管理公司的产品中,在“主动管理”和“风险控制”方面,还不够到位,那我是同意的。

  但若因此判断我国没有资产管理,我不同意!任何东西都有现实的土壤。

  我们市场里的参与主体不是长期投资者。无论是散户还是大户,有相当大一部分投资者都是追逐目前利益——甚至过去半年的业绩指标也不愿意看,要看过去三个月,甚至过去一个月的业绩指标。

  投资者很少认真考虑产品风险程度、公司的风控能力和长期风控文化,资产管理业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育成长的。

  换言之,任何机构、任何参与者绝对无法脱离市场来谈发展。

  《机构投资》:2010年我国资管市场的统计数据来看,银行理财占比最大,达到7万亿,然后是信托、公募基金、保险资管、阳光私募、股权投资、券商资管等板块,您怎么解读这个布局?

  许小松:从静态数据上看,银行、信托比重较大;从动态数据上看,银行、券商资管增量非常大,尤其券商集合理财,增量远远大于其他板块;而公募基金在萎缩,在整个资管蛋糕中的比重明显下降。

  从目前来看,这个布局是资管市场对当前法律法规、竞争态势、规范化程度的直观反应。

  从长远来说,这一定是不合理、不规范的。比如银行、券商等,它们既是资产管理者,又是中间渠道商,行走在行业规范的边缘,这里头存在不少问题。

  《机构投资》:您会如何定义资产管理行业目前所处的状态?

  许小松:这是一个快速发展、前景光明的行业。

  现阶段,这个行业竞争的格局比较混乱,需要尽快理清各种主体、各类机构的商业模式、监管手段和方法,进行规范化。

  实际上,这个行业发展的关键是,谁最规范、谁服务最好、谁能够提供良好稳定的回报。要推动具有此类特征的资产管理者发展。这需要一个政策的环境。

  规范化是资产管理业下一步发展的关键。

  对于资管市场来说,大力发展规范透明的公募,大力规范还未纳入规范体系的资管主体,理顺这些关系,是有必要的。

  泛公募化倾向

  《机构投资》:现在资产管理的各参与金融机构,包括券商、私募、公募基金、银行之间,在人员或股东结构存在很多关联,又存在竞争?

  许小松:目前我没想透的一个问题是,券商资管与公募基金的关系,如何来处理?券商本身既是基金管理公司的股东,通过基金公司开展资管;同时,券商自己也成立资产管理公司,直接开展资管活动。

  在境外,对券商资管的限制和要求,更紧一些——它对自己的客户进行理财,而不应该是自己去发行一个跟公募差不多的产品。

  而现在我们的券商资管自己发产品,不仅在自己的渠道发,还拉着银行一起发。而且券商资管还准备降低门槛、实行产品备案制等。

  换言之,这就是一个券商资管“公募化”的问题,即业务范围、服务群体等与公募日益接近。不仅券商资管,其他板块也存在这个倾向。大家都公募化了,到最后如何协调?如何区分?

  《机构投资》:一个现实的问题的是,无论是券商还是私募信托产品,都存在公募化的倾向,这种现象正常吗?

  许小松:“公募化”的背后,存在一个监管、规范水平不一致的客观现状。

  大家都往“公募化”方向发展,但其他板块并不具备公募基金的监管制度和规范水平。在此背景下,不同板块同质化发展的结果如何?那只能是使得资管市场整体监管水平的下降,以及出现整体混乱的情况,最终资管市场发育日益失衡。

  关键有两点,其一,不同板块之间如何有所区别?目前,由于监管关系的割裂,这些板块的监管方式和规范程度不同,导致彼此发展也是各说各话。这需要在政策层面做规范和引导。

  其二,如何避免不公平的混战?现在一个问题是,大家都在打“低价竞争战”,看谁吃的价格低,这种做法到最后就是把大家都搞死了。这种情况在不同板块都有发生。

  《机构投资》:公募化对公募基金的发展有影响吗?

  许小松:还有一个比较担心的事情,由于监管机制和规范程度不同,会导致人才逆向流动,到最后会对整个资管行业不利。人才都喜欢往监管松、有股权、较自由的方向流动,这很正常。但这个机制推动人才逆向流动,使得整个自管行业也是逆向发展了,这会延缓、阻碍整个资管业的规范化进程。

  现在,各行业“公募化”的趋势太明显了——这是不是我们需要的?值得思考。

  什么东西经过什么规则,达到什么标准才能发售——公募有,但其他没有。要不要管?我觉得要,因为我们市场还不够成熟——谁来确认这个产品适合卖给哪一类投资者?我们是不是已经做到了对这个产品的监管?

  《机构投资》:是不是不同板块之间应该形成各自的定位?

  许小松:的确,从投资标的、权益、服务对象等角度说,不同板块应该有所区分。其实现在它们之间也是有区分的,比如信托项目的权益,与收益型资产的权益,就不同。

  但还应该进一步区分,把进入资本市场的理财需求进一步分化、区分开来。就拿公募和私募来说,两者的投资标的和投资手法是不同的。私募更接近股权投资等高风险投资,相对来说,公募则应该更规范、更透明,其核心理念是分享,是分享国家经济成长成果的载体。

  我坚信,随着社会的发展,老百姓理财需求在变大,富人理财需求也在变大,各个板块都应该有其生命和发展空间。

  公募处于竞争劣势

  《机构投资》:记得年初您曾提及,公募基金业是我国市场化程度最深的资管行业,但现在它的发展规模与市场化进度却不匹配,为什么出现样的矛盾?

  许小松:毫无疑问,在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公募基金业是运作最规范、法规最健全的行业。从国家《基金法》到证监会的几大运作管理办法,涉及投资管理、投研、销售等系列环节,所有环节都被纳入监管规范,这是其他几个板块远不能及的。

  但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市场化进度,与规模成长划等号。市场化、规范化,与行业成长速度,不存在必然联系,它们之间并非简单的线性相关关系。

  《机构投资》:这是否意味着在资产管理业中,公募基金的优势在弱化?

  许小松:公募基金现在处于“成长过程中的烦恼”阶段——它自身规范了,但市场还不够成熟、竞争对手不够规范。因此某种程度上说,公募基金在现阶段处于竞争的劣势。

  坚持!基金业严格规范透明,从一开始就坚持,这是对的。公募基金要坚持规范、诚信、合规,以此来取得长期投资者的认同。要坚持长期理念,久而久之必然会有投资者来追随。

  事实上,公募基金这样的坚持并非没有回报。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下,金融业普遍境遇惨烈,但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基金业没有引起社会动荡。这就是公募基金业长期坚持规范化运作的结果。

  但坚持的过程很痛苦,在竞争中处于很大的劣势。

  《机构投资》:对公募基金来说,中小型公司还有突围机会吗?

  许小松:现在公募基金的行业集中度还不是很高。基金前十大公司占整个行业比重不到50%。这个行业最终会走向相对集中,但现在还不是谈集中度的时候,而是大家还在走向特色化发展的过程中。

  事实上,从最近几年的数据来看,变化很大。不仅总规模变化很大,其中个体公司规模变化也很大,比如有的去年规模翻一番,有的则萎缩一半。

  也就是说,从目前基金行业的格局来看,还存在很多机会、有很多变化,远远未能形成美国成熟市场那种格局。对中等规模公司来说,还有很多机会,关键是看努力程度,尤其是产品和投研这两个轮子能不能转起来;还有背后股东的支持是不是给力。

(责任编辑:姜隆)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