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基金频道-提供基金净值和行情资讯的基金门户 > 基金专题 > 开放式基金十周年记

中国基金业未来十大猜想

来源:《证券时报》
2011年09月17日16:41

  开放式基金的下一个10年会是怎样?虽然穷尽猜想,基金业的未来还是会远超我们的想象,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基金业将继续分享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红利,中国依然是全球财富增长最迅速的国家之一,也必将成为全球最重要的理财市场,开放式基金和中国基金业将在其中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只要把握其中的机会,就足以成就开放式基金下一个10年的光荣与梦想。

  1 出现资产管理规模

  超万亿的行业巨头

  从千亿级到万亿级,未来10年,中国基金业能否出现规模超万亿基金公司的巨头?

  开放式基金从无到有,10年来已发展成基金业绝对主流,管理规模超过2万亿,在2007年四季度高峰期曾经超过3万亿元。今后10年,这一数字有望刷新到10万亿。

  业内人士分析,目前居民储蓄存款已超过30万亿元,按现有增长速度,10年后可望达50万亿元,为基金市场扩容提供了广阔天地。此外,随着海外业务的大发展,中国开放式基金整体规模还有很大的大想象空间。

  按照行业巨头一般占据市场10%左右份额的规律,在总体规模看涨的背景下,未来10年中国最大的基金公司有可能超万亿元,成为在全球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资产管理公司。

  与此同时,中国基金业总规模有可能超越保险业。保险公司目前资产总规模约为5万亿元,未来10年还会有所增长,中国基金业要想超过保险业,就必须依靠资本市场和债券市场的大发展,吸引更多投资者关注基金投资。

  2 中国版

  “401K”推出

  中国版“401K”渐行渐近,由养老金市场开放带来的巨大机遇,将成为基金公司最重要的业务方向之一,近期有报道显示监管层已经在进行相关税收优惠政策的研究。

  “401K”计划是美国的一种社会保障和养老金体系,即每一个美国老百姓都有一个养老金计划,个人和其所在企业每月都放一部分资金进去,这些资金交由专业机构进行投资,企业向员工提供3到4种不同的证券组合投资计划,员工可任选一种。员工退休时,可选择一次性领取、分期领取、转为存款等方式。最重要的是,“401K”投资收益免税,只在领取时征收个人所得税。美国推出该计划后,实现了资本市场发展和国民财富增值的良性互动。

  中国的养老金规模将越来越大,属于个人账户的资产规模不低于2万亿元。现在进行市场化运作和管理的只有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企业年金。一旦中国养老金市场放开,推行类似美国“401K”的计划,把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资金进行市场化管理和运营,基金公司将面临爆发式的机遇和增长。

  3 海外资金

  直接购买公募基金

  不需要看QFII额度的脸色,海外资金可以直接投资于国内的公募基金,借道公募基金进入中国市场。

  这不仅可以绕过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的条条框框,大大增加国内资本市场的源头活水,同时,大量海外资金以购买基金的方式进入,温和且不担心失去控制。

  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快与人民币升值的大背景下,海外机构会倾向于提高人民币计价资产的配置比例,更多海外资金将寻求进入中国。

  由于缺乏提高人民币资产配置的途径,目前成熟市场的资产管理公司对人民币资产的配置比例不到1%,按照中国占全球GDP的10%计算,即使不考虑人民币升值效应带来的超配,正常的配置比例也在10%左右。所以,一旦海外资金获准直接购买国内公募基金,中国基金市场的增长将在数倍以上。

  这一猜想已经有现实可资借鉴。和中国同为新兴经济体的印度近日宣布,对海外资金大举开放共同基金业,允许外国个人投资者、养老金和保险基金在内的合格外国投资者购买本国基金,每年可直接投入印度共同基金不超过100亿美元。

  4 出现海外业务

  占主导基金公司

  截至2011年中期,QDII规模为735.37亿元,尽管目前只占基金总规模的3%,但海外业务并不是“位轻言微”,相反,在人民币国际化趋势下,海外业务大有想象空间。下一个10年,中国基金业中有可能先出现个别更专注海外业务、海外业务超过国内业务的基金公司,在更长远的将来,基金公司海外业务甚至可能全面超过国内业务。

  如果说中国基金业前10年的主战场在国内,那么在将来,随着外汇管理制度逐渐放开,人民币升值基本到位,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告一段落,国内的海外投资需求会激增,基金公司的海外业务一定会有爆发性增长。以成熟市场美国为例,在美国的共同基金业中,国内业务只占了40%左右,海外业务占比高达60%。

  当国内市场从新兴向成熟靠拢,较高的投资回报率亦会收窄趋于平均市场水平,届时,除A股市场外,一些波动剧烈、阶段收益更高的新兴市场国家或将成为国内基金业的资产配置方向。此外,国内基金的资产组合将真正实现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产,成熟市场的资产也会在其中起到降低波动率、平稳预期收益的作用。

  随着海外业务的发展,未来10年基金公司甚至可能把业务总部设在香港或海外其他地区,或实施双总部策略,一个总部在内地,另一个总部设在香港或海外其他金融中心。

  5 开放式基金

  重夺A股定价权

  在中国开放式基金第一个10年中曾经掌握A股话语权,特别是在2006年到2007年期间,当时开放式基金规模的激增和股权分置改革成为基金掌握A股话语权的两大原因。

  如今,股权分置改革早已完成,绝大部分限售股已经流通,大股东或者产业资本目前掌握着A股市场最大话语权,保险等机构的增量资金规模也不容小觑,目前入市资金已经达到1万亿元左右。

  开放式基金要想重新夺回A股的话语权首先要有规模的支撑,扣除国有大企业不会轻易流通的股份,实际A股真实流通的市值目前接近10万亿元,开放式基金要想夺回A股话语权,至少要占30%,也就是3万亿元以上,至少需要4万亿元的开放式偏股基金规模,是目前规模的两倍以上。

  另一方面是开放式基金投资理念和模式的领先,如果只有资产规模而没有引领市场的投资方向,也只能是市场的跟随者,不能说真正掌握了市场的话语权。

  6 基金公司数量

  有望突破200家

  下一个10年,基金公司数量突破100家极有可能在5年内实现,如果基金公司设立标准进一步降低,甚至有可能在10年后达200家。

  随着长安基金在8月25日获中国证监会核准设立,国内基金公司数量已经有67家。据悉,算上已经进入审批程序和尚未进入审批程序但与监管层有所沟通的,新基金公司的筹备家数已经达到30家左右,其中10家已进入审批程序。有业内人士乐观预测,3年内基金公司数量可能突破100家。在基金公司准入制度不断市场化的背景下,基金公司数量可能出现爆发性增长。

  基金公司数量的增长是中国基金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对基金公司来说,国内基金公司惟有更快国际化,合资基金公司惟有更快本土化,才能在这个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中立足。

  7 基金销售渠道

  实现多元化

  30岁买房、35岁为小孩教育储蓄、50岁完成养老积蓄……要实现这些人生目标,只需要两年和独立财务顾问见一次,确定方案、购买基金,然后坚持投资,期待目标实现的一天。

  尽管英国的基金销售早就是以独立财务顾问为主,但在刚刚明确“独立基金销售机构”前景的中国,这一幕的出现还需要在下一个10年。

  据了解,英国的投资者一般两年和独立财务顾问见一面,规划理财目标,据此估算什么样的配置和收益率可以在几年后实现这一目标,由此进行资产大类的配置并挑选具体产品,由于市场、产品和咨询服务都很成熟,坚持长期投资一般都能实现预期目标,因此独立财务顾问的收费也不菲,按小时计算。

  网上直销也是基金渠道发展的方向,未来除了基金公司网站提供直销以外,还可能出现庞大的低费率购买开放式基金的平台。

  8 基金公司

  业务外包加速

  过往基金业,基金公司在成立后无论是前台、中台还是后台等系统都要自己投入,海外成熟市场非常普遍的业务外包并没有在国内基金公司中大规模出现。这就使得基金公司在除了投研之外的非核心业务都要大量投入和维护。新基金公司在开办初期要投入巨额前期资金,给财务造成极大负担。基金公司“大而全,小而全”不利于其将主要资源投入投研这一核心业务,在很大程度上造成资源的浪费。

  未来10年,随着基金市场的充分竞争,以及新基金法的实施,基金业务外包市场有望加速发展,特别是新公司和小公司可能率先大规模试水非投研业务的外包,随着业务外包市场的培育和成熟,在海外较为流行的专业基金经理公司有望出现,这种公司类似律师事务所,集中了大量基金经理,专门从事各种委托投资和公募基金管理业务。也就是说,在未来基金公司中,目前的主要业务将会出现社会化分工。

  9 将会出现规模

  过百亿的对冲基金

  下一个10年,真正意义上的对冲基金有望在国内快速发展。

  尽管已经有了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工具,但由于做空工具有限和不具备运用杠杆放大风险收益,基金公司一些试水性质的对冲产品集中在专户理财上,还难言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对冲基金。

  不过,随着国内资本市场交易制度逐步完善、各种金融衍生产品推出、跨市场交易模式的出现,未来,对冲基金将成为推动基金公司专户类业务新的增长点,特别是公募对冲基金的发展,有望未来10年的某个时期得到投资者认同,并且获得飞速发展。

  一旦监管放松和做空工具不再受限,未来10年之内有可能出现规模上百亿元的公募对冲基金。

  显然,基金公司对冲基金的快速发展还有赖于以下条件的成熟:对冲工具和手段的完善;期权、期货、掉期等金融衍生工具的丰富;杠杆融资渠道的建立,量化投资投研人才的成熟等。

  10 契约型基金

  和公司型基金并存

  能否打破现在契约型基金一统天下的局面,出现公司型基金?

  美国市场上的基金多采取公司型的组织结构。在美国,包括富兰克林基金在内的不少大型资产管理公司本身就是上市公司。

  公司型基金指基金本身为一家股份有限公司,公司通过发行股票或受益凭证的方式来筹集资金。投资者购买了该家公司的股票,就成为该公司的股东,凭股票领取股息或红利、分享投资所获得的收益。公司型基金在法律上是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股份投资公司。

  目前,根据《基金法》规定,国内的基金都是契约型基金,能否出现契约型基金和公司型基金并存的“双轨制”取决于基金法的修改内容。从本质上说,不管是契约型还是公司型的治理结构,投资者和管理人之间都存在利益冲突的可能,不过在契约型基金的治理安排中,发生这种利益冲突的可能性更大。因此,有业内人士提出,在《基金法》的修改中应引入公司型基金,通过强化基金内部治理结构来减轻管理人与持有人的利益冲突。 (李湉湉)

(责任编辑:姜隆)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