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搜狐基金频道(https://fund.sohu.com/) 查看更多基金理财资讯 >>>
【今日关注】
20只"旗舰"基金解读:三年收益40%是如何做到的
大盘震荡基金小幅加仓 1/3偏股型基金接近满仓
29次新基净赎回超20%
华富策略和诺德主题居首
【趋势判断】
上周减仓本周加仓 2600点之上基金大做波段
12大基金激辩新能源 新能源革命时代来了?
金融股未现接棒现象
偏股基金经理两派观点已现
【牛年策略】
如何买卖LOF型基金 LOF型基金权益分派如何进行
在错误的时间止损 年轻投资者应避免的五个错误
债市大挫≠债基没希望 五类债基今年值得关注
股市持续反弹,去年成立的次新基金轻装上阵,凭借低规模灵活的操作净值增长一马当先,基金公司面对旗下“光长个、不长身体”的小儿子却开始犯愁起来。
次新基金净赎回达20%
据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数据,股票基金中去年成立的次新基金一季度赎回比例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去年成立的基金赎回比例为16.02%,而来自天相投顾对全行业赎回统计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所有股票型基金净赎回191.19亿份,赎回比例仅1.58%;混合型基金净赎回73.41亿份,赎回比例1.27%。
而国金证券基金研究中心的统计同样对次新基金规模前景堪忧,数据显示有29只偏股基金出现20%以上的净赎回,这29只基金全部为成立不满一年的次新基金。
据统计,赎回比例居前的10只基金中仅有两只是成立于去年10月以前,分别为成立于去年6月19日的长信双利和成立于去年8月4日的农银成长,两只基金一季度的赎回比例分别为45%和47%。
在所有偏股类型基金中,分别成立于2008年12月24日和2008年11月5日的华富策略精选和诺德主题灵活配置,净赎回比例分别高达73%和70%。据统计,华富策略精选一季度初份额规模约2.6亿份,其间被赎回了约2.516亿份,一季度末份额仅剩7071份。诺德主题灵活配置一季度初份额规模约2.39亿份,其间被赎回了约2.27亿份,仅剩下7116份。
而理财周报记者从众多基金公司处了解到,随着反弹深入,次新基金大规模赎回现象在4月得以延续。
帮忙资金陆续撤离
“次新基金就是鸡肋。”一位基金公司市场部人士直言去年成立,规模普遍在10亿以下的次新基金在短期内规模很难见长,“即便业绩突出也不容易吸引到后续资金。”
该人士向记者叹起苦境,“证监会在规范基金宣传时,一般并不允许基金公司以阶段性业绩作为卖点。而我们通常宣传的手段是推崇基金评级,也就是所谓的五颗星之流,但次新基金因为成立年数较短,并不在专业基金评级范围之内,所以也无从广而告之。”
而在好买基金研究中心分析师看来,部分次新基金大幅赎回的另一原因在于,去年成立的基金里面可能会有一些帮忙资金,成立之后陆续赎回。
的确,基金公司与银行及券商间微妙的利益关系使得市场总会有一批神秘的“认购”资金不断垫厚各家基金公司的首发规模,周而复始来往于新基金间,而很少考虑市场环境。
今年以来新基金发行步伐并未停止,虽然现在成立的新基金不用再为“2亿”底线犯愁,但首发规模仍然是所有基金公司面子工程的代表,特别是对于不少刚刚更换管理层的基金公司而言。
前述两大次新基金遭遇赎回属于客观因素,来自于基民投资心理的主观因素亦不可忽视。
好买基金分析师对于新基金在赚钱效应前遭遇大量赎回的另一种解释是:“去年成立的基金成立时市场下跌,没有为投资者赚钱,没形成足够的凝聚力,当市场好转,基金到达面值附近,即遭到赎回。”
所谓“面值赎回论”,基金公司深有感触。上投摩根等在上一轮牛市表现出色的基金,在2005年基金净值回升至1元面值后同样遭遇过较大规模的赎回现象,“在美国等投资理念发达的国家,该现象依然存在。”一家合资基金公司市场总监预测在3000点时老基金将同样会面临大量赎回。
另外一方面,部分次新基金遭遇大量赎回亦与业绩不理想有关,赎回量最大的两只基金华富策略优选和诺德主题灵活配置基金今年一季度业绩被业内人士认为是“匪夷所思的差”。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华富策略精选基金净值增长仅1%,而成立于去年11月5日的诺德主题净值增长为-0.65%,同期沪深300指数基金涨幅达到37.96%。
但在基金分析师眼里,上述次新基金差强人意的业绩不能全怪基金经理,“一些基金由于赎回比例较大,基金不得不保持大量现金,这使得基金在上涨的行情中处于不利位置;同时,基金经理被迫卖出看好股票,影响基金业绩,使得业绩和赎回之间形成恶性循环。”
基金公司分红应对赎回
面对如此大比例的赎回,基金公司则纷纷分红,以期挽留持有者,“分红花的我们自己的钱,在目前的情况下,基金公司必须自救。”
嘉实精选、中欧新蓝筹、大成策略回报、华商盛世成长等一大批次新基金都集中选择在4月底和5月初进行分红,以求挽留投资者。
银河证券一位分析师向记者介绍道:“基金公司即时进行大比例分红,一方面可以将净值降下去,减小基民赎回冲动;另一方面,基金公司借助分红可以吸引基民申购,防止份额持续降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