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基金频道-提供基金净值和行情资讯的基金门户 > 行情数据 > 行业分析

回顾2009年基金事件 基民过山车的滋味不好受

来源:北京商报
2009年12月25日07:15

   商报记者 陈洁

  在A股迅速反弹的背景下,2009年基金大赚千亿,但是在2008年买入基金的基民们却至今没有解套。基民老常在2007年大牛市账户里的资金翻了一番,但是没想到经历2008年的大熊市,账户里的资金反而成为负数。眼看着2009年股市从不到2000点涨到3478点,快解套了,但新一轮的下跌又让他账户上的数字快速缩水,这过山车的滋味实在不好受。

  同时,基金行业也面临很多问题,比如新基金为追求排名盲目建仓导致亏损、长城基金公司和景顺长城基金公司老鼠仓事件等都反映出基金行业整体素质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这些也让老常对基金业发展心生忧虑。

  

  4月9日

  老鼠仓让基民心里不踏实

  白领黄小姐是融通深证100基金的持有人,4月9日这一天,黄小姐听说了一则很不妙的消息:身兼融通巨潮100、融通深证100两只指数基金的经理张野被曝出涉嫌老鼠仓。

  “我知道老鼠仓是一个普遍现象,但听说自己买的基金出问题,心里还是不好受。”黄小姐说。

  5月份,黄小姐得知最终的处罚结果出炉,张野老鼠仓事件属实,处罚是取消其基金从业资格,没收其违法所得229.48万元,并处以400万元罚款,同时对其实施终身市场禁入。

  “这个处罚在我看来太轻了,完全不能够起到威慑作用。”黄小姐表示,“我甚至一度想起诉基金公司,但是因为过于麻烦且难以成功,最终也放弃了。”

  融通基金老鼠仓案件仅仅只是今年老鼠仓事件的一个开头。今年11月份,景顺长城基金公司基金经理涂强,长城基金公司基金经理韩刚、刘海,再度传出涉嫌老鼠仓一事,并获得深圳证监局证实。据悉,3人涉案金额为几十万元到几百万元不等。

  

  4月10日

  南方基金分红食言了

  持有多只基金的老基民刘先生今年的基金普遍涨得不错,但是其中一只却令他非常生气,这就是南方稳健成长贰号。他持有这只基金快3年了,但收益却坐了几次“过山车”。

  “这只基金明明说:在符合有关基金分红条件的前提下,该基金每年收益分配次数最多为12次,全年分配比例不得低于年度可供分配收益的90%。但是结果一次也不分红,赚的钱又亏回去了。”刘先生表示。

  4月10日,北京问天律师事务所律师张远忠向南方稳健成长贰号的管理人南方基金公司发出《关于追究南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未及时分配2007年利润违约责任的公开法律意见书》,希望追讨该基金2007年未分配的巨额收益。

  “我认为这事情好呀!尽管知道不会有什么结果,但是让基金公司检讨一下,让投资者关注一下不分红的损失,也是一件好事。”刘先生表示,他不会参与追讨南方基金分红一事,因为估计希望渺茫。

  正如刘先生预计,截至目前,南方基金“分红门”仍然没有任何结果。

  

  8月7日

  多只新基金盲目建仓导致亏损

  7月底,大盘风云突变,使不少申购7月份新基金的投资者陷入亏损。倒霉的质检员小张就是一位。因为看好A股,他在今年7月份买了新发行的友邦华泰行业领先基金,可惜却赶上A股暴跌。

  “按理说吧,友邦华泰行业领先8月3日才成立,我正庆幸自己逃过一劫。结果谁想到,这个基金建仓时也不看看大盘,快速建仓导致我们损失惨重。”小张气愤不已。

  六七月份大盘连续上涨,此时成立的很多新基金都采取快速建仓策略,因此获得极佳收益。但是,7月底8月初的多只基金如法炮制,最终除友邦华泰行业领先外,中欧价值发现、银华内需精选等也都出现成立后跌穿净值的窘境。

  更令小张生气的是,友邦华泰行业领先不仅仅在建仓时看错行情,在之后也踏错节奏。“就当这只基金在3400点时建仓吧,可是现在上证综指也回到3100、3200点了,可是你看看它的净值,我已经亏了快20%了。”

  不仅仅是友邦华泰行业领先,长信恒利优势股票、中欧价值发现基金目前也没能回到净值之上。

  

  8月13日

  看不到净值排名让基民困惑

  廖小姐是一位老师,平时的时间挺多,因此经常上和讯网查看当日基金涨幅排名。不过,“听说从明年1月份起,这种排名就查不到了。”廖小姐说。

  今年8月13日,证监会发布了《证券投资基金评价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并在今年11月17日发布最终定稿的暂行办法,严格规定单一收益指标排名的排名期间不得少于3个月、不准对同一分类中包含基金少于10只的基金进行评级或单一指标排名;对基金、基金管理人评级的更新间隔不得少于3个月;不能对基金合同生效不足6个月的基金进行评奖或单一指标排名等“九不准”措施,该办法将于明年1月1日起实施。

  不过,很多普通的基民对此不能理解。“机构不能对成立不久的基金评级我理解,但是对普通投资者经常查看的单一收益指标排名,规定是不是有点太严了。”廖小姐表示,“至少要把每周净值收益排名给我们看吧。”

  这一规定对基金经理来说倒是一个大大的福音,未来基金经理再不会受到频频排名的困扰,有利于基金经理按照既定策略长期投资,也能让证券市场更稳定些。

  

  9月1日

  有钱人买“一对多”追求绝对收益

  这一天,基金“一对多”专户理财开闸。根据规定,一只“一对多”产品最多不能超过200位客户,参与基金“一对多”业务的投资者,初始销售期间的认购金额不得低于100万元。像很多有钱人一样,富商郑先生开始考虑是否要购买“一对多”产品。

  “我不买基金,因为我不追求相对收益,我追求绝对收益。”郑先生表示,“像今年这种通货膨胀的情况,只要一年给我8%的收益,我就很满足了。因此我考虑购买基金‘一对多’,毕竟基金牌子大,专业人员多。”

  由于基金“一对多”允许基金在达到业绩收益时,提取20%的业绩报酬,有利于基金整体业绩和高端品牌的建立。从9月1日开闸以来,各家基金公司纷纷发行“一对多”产品,至今基金“一对多”产品已经过百只。

  但是令郑先生挠头的是,“一对多”业绩参差不齐。“据有些媒体报道,‘一对多’的收益有的很快就达到6%以上,有的则已经跌穿面值。我认为,基金人士进行‘一对多’操作时,应该更为稳妥些。”

  

  10月14日

  买创新型指基看走眼了

  2007年,首只创新型封闭式基金成立。今年10月14日,首只创新型指数基金——瑞和300基金正式成立。瑞和300分成两个份额——瑞和小康和瑞和远见,瑞和300可以申赎,瑞和小康和瑞和远见可以在二级市场买卖。根据规定,瑞和300净值处于1元至1.1元时,瑞和小康和瑞和远见按8∶2分成收益。在瑞和300净值超过1.1元时,超过的部分瑞和小康和瑞和远见按照2∶8分成。

  “这只基金很有意思,设计上人为地阻止了封闭式基金长期折价的产生。”已经退休的林先生是一位老投资者,他认为这只基金有投资机会,因此今年9月申购了瑞和小康和瑞和远见。

  “创新型基金本来就很稀缺,目前也就只有3只。因此,我一上市就把瑞和小康买了,留下瑞和远见,只要大盘不太差,应该是有机会的。”林先生表示。

  瑞和远见一上市就经历暴涨暴跌,显示有资金在里面兴风作浪,也显示出市场对创新型基金的追捧。不过,由于大盘出现明显走弱迹象,瑞和远见的二级市场表现不尽如人意,瑞和小康更是出现高达10%以上的折价。

  

  11月29日

  偏股型基金业绩翻番

  老李是一家企业的中层干部,平时非常忙,没有时间管理自己的基金账户。不过,快到年底了,他一查基金账户,发现去年年底买入的几只股票型基金平均涨了80%。“今年可以好好过个年了。”老李笑言。

  今年以来,跟随A股上升,多只股票型基金净值出现大幅增长,十多只基金出现业绩翻番,偏股型基金平均涨幅超过70%。

  “我看了看基金的平均涨幅,发现我的基金也不算太突出,很多股票型基金都涨得不错。”老李表示,“其实只要从年初拿到现在,没有什么股票型基金涨得差的,基金今年业绩太好了,就怕有些投资者拿不住。”

  不过,尽管老李对今年基金的业绩非常满意,但是他并不准备继续加仓基金,而是准备兑现一半。“今年涨得这么好,明年还能这么好吗?我可不这么看。加上基金又不爱分红,我可不愿意做过山车。反正涨了差不多一倍,我拿出其中一半,剩下的继续投资。”

  

  12月7日

  QDII再发行勾起心中的痛

  12月7日,第二批QDII的“头炮”易方达亚洲精选股票型基金开始发售,它的发售标志着第二批QDII基金出海行动的开始。

  在一家工厂做技术工作的郭先生对此非常感兴趣。“我不知道QDII的太多情况,我就信奉一条:投资的时候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因此,与其都买中国A股的基金,不如也买点QDII。”

  除易方达亚洲精选外,汇添富、招商等也宣布于近期发行QDII基金。但是,QDII的业绩一直是很多基民心中的痛。目前9只QDII中,6只跌穿净值,其中业绩最糟糕的上投摩根亚太优势QDII,净值一度跌至不足0.4元。QDII的另一个软肋是投资的成本较高,QDII的年管理费一般都在1.8%以上,是所有基金中收取管理费最高的。

  易方达亚洲精选将于明年1月15日完成认购,投资者究竟能否认可第二批QDII发行,那时将有一个答案。

  

  12月22日

  新基金扎堆发售不知买哪只好

  今年下半年以来,由于2008年亏损惨重,已经告别基金大半年的工程师王先生,重新又对基金燃起兴趣。可是他发现,自己挑花眼了。

  “每次我一去银行,那些大堂经理就开始给我推荐新基金了,这个是大基金公司新发的,那个基金经理不错,这个新发的基金还有费率优惠。真是不知道该买哪只。”王先生说。

  他的困惑也是很多基民的困惑。由于股市火爆,今年下半年以来,新基金快速扩容,从年初到年末,10只基金同时发行是一个常态。因此,各家基金不得不大打渠道牌,各家银行、券商也都开始卖力推销基金。

  “更令我困惑的是,今天我在这家银行,大堂经理建议我买股票型基金比较好,因为涨得快。明天我到那家券商,券商工作人员就说混合型基金比较好,因为风险比较平衡。”王先生表示,“每家推的基金都不同。”

  新基金的不断成立,成为股市“输血”的重任,但是更重要的是,这些新基金未来的业绩如何,才是它们获得生存空间,乃至成为更多新基金发行的保障。

  

责任编辑:贾海滨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