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基金频道-提供基金净值和行情资讯的基金门户 > 投资攻略 > 基金动态

“熊出没”谁能安然无恙 防守型私募完胜上半场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孔维纯
2010年07月12日06:51

  2010年过去了一半多一点,又到了阶段性“盘点”的时候。

  “不用问,私募比公募做得好。”上半年投资业绩还未完整披露,多数分析机构和媒体已经提前作出了判断。

  严格说起来,公募私募这两类产品并不可比,但市场总是习惯从考察投资能力的角度去给他们排个座

次,定个输赢。其实无论私募公墓,如果只看净值增长率,追求绝对收益的“防守型”团队在“熊出没”的今年上半年明显胜出,这一情况与去年上半年刚好相反。

  “跳槽的”

  没跑过“跳楼的”

  “公募亏大了跳槽,私募亏大了跳楼。”这句话在牛市里是调侃,在熊市里几乎就是需要直面的现实。今年上半年,上证综指下跌26.82%,沪深300下跌28.32%,赚钱很难,不亏或者亏得少的就是胜利者。回头来看,谁一开始就抱着不能亏的想法去投资,谁的胜算就大。而“不能亏”的另一种说法,就是追求绝对收益。

  在“跳楼”的压力之下,今年上半年有88只信托类私募产品赚了钱;同期,公募基金中仅有嘉实主题一只基金取得了正收益。

  根据海通证券基金研究中心的统计,截至6月30日的数据显示,324只信托类私募基金产品中,上半年净值增长率在10%以上的有10只,净值增长率在0-10%的有78只,净值下跌在5%以内的有61只,下跌5%-10%的有53只,下跌10%-20%的有88只,下跌20%以上的有34只。

  分类来看,非结构化私募基金的平均净值增长率为-6.65%,结构化私募基金净值下跌8.8%,非结构化私募的业绩稍好于结构化私募。而公募股票型基金上半年净值平均跌幅为18.22%,混合型基金平均跌幅为15.36%。很明显,信托类私募基金这两类产品的净值平均跌幅均小于公募基金。

  在非结构化私募基金中,第一名和最后一名近一个月业绩相差43.74%。私募基金第一名彤源2号业绩增长17.36%,优于公募主动股票混合型基金中创下6.34%最高收益的嘉实主题,后者也是唯一取得正收益的偏股公募基金。而私募基金最后一名业绩为-26.38%,也优于公募基金-31.24%的最大跌幅。

  “是‘防守型’的心态,使得许多私募躲过了熊市风暴。”海通证券基金首席分析师娄静表示,信托类私募胜出的原因之一是风险偏好决定了它的投资风格。大多数私募基金追求的是绝对收益,只有客户资产增值才能得到业绩提成,因此其整体风险偏好相比公募基金要低。

  不仅私募如此,公募基金中的胜出者也是靠防守成功的。据了解,嘉实主题的基金经理很早就“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股票方向的轻仓策略帮其保住了收成。而对于上半年其他业绩不错的公募基金,业内人士开玩笑说:“他们只拿了十只股票,老早就躲到债券里啦。”

  在目前的市况下,“绝对收益”频频成了热门词汇。日前,招商基金在下半年投资策略报告中指出,绝对收益型资金占比提高、股指期货导致公募等传统相对收益资金转向绝对收益策略,证券市场或将面临盈利模式和投资策略的历史性转变,因此绝对收益策略是短期甚至中长期首选策略。

  仓位比拼与寻找牛股

  “私募的仓位控制更加灵活,最低可以减仓至0%。”这成为了许多人判断今年上半年市场更适合私募操作的理由之一。

  由于私募基金的仓位并不透明,因此这个说法只能是一个理论上的推断。不过中国证券报记者在采访时得到的零散信息表明,上半年,私募整体上仓位是要远远低于公募的。

  一个比较普遍的说法是,一季度市场跌幅超出了多数人的预期,所以一开始,私募整体仓位并不低。4月份以后,逐步减仓。到了6月份,好买基金研究中心对上海、北京、深圳等地近30家私募管理公司实地走访后发现,由于6月份市场盘整一段时间之后向下突破,“大部分私募或主动或被动地降低组合中的股票仓位至三到五成”。

  好买基金研究中心对主流私募基金公司进行的问卷调查也显示,6月份,有50%的私募基金仓位在三成到七成之间,对市场保持中性态度,36%的私募仓位在三成(含)以下,只有14%的私募仓位在七成(含)以上。

  申银万国上周五一份报告中透露的数据则更加悲观。报告提到,研究员近三周来拜访了上海、北京、深圳、广州的机构客户,感觉机构投资者仓位偏轻。“股票型基金的仓位平均在七成出头一些;私募以拿一到两成仓的为主,也有全空仓的。”

  “有些做稳定绝对收益的公司,上半年股票几乎完全空仓,其实做的就是债券基金。业内都知道它这个风格。”上海一家阳光私募基金的总经理表示。

  江晖领导的星石可能属于他描述的这类公司之一。上半年,星石系列的19只产品(采用复制策略)净值增长率处在1%-1.5%之间,展示出“准债券基金”的特质。

  不过,星石并不认同“准债券基金”的说法。公司内部人士表示,说星石产品像债券基金,只适用于它在风险特征上的相似,星石产品的业绩贡献会有一部分来自可转债和打新股,但并没有纯债券的投资。他们认为,上半年之所以能够获得绝对收益,主要还是依赖成功的仓位控制,“仓位基本在三成以下,保留了较多的现金准备”。

  几家欢喜几家愁,据称,因仓位过重,民森系列、淡水泉系列、同威系列和睿信系列上半年净值损失较大。

  “基金经理掌握不好仓位,就像厨师掌握不好火候。”有私募投资人说。他认为,在现阶段的A股市场,尤其在熊市中,仓位控制无疑是最重要的获取绝对回报的方法。

  他的观点受到了另一部分人的挑战。

  “我们一直是高仓位主动管理的,所以今年上半年比较惨。”旗下产品净值跌幅超过20%的一家私募基金投资经理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不过,他并不认为自己的仓位有什么问题。他表示,高仓位甚至满仓运作才是同类私募基金的正途,“在海外市场,即使不使用多空仓之类的对冲方法,基金经理也不需要考虑仓位问题。投资者自己会做配置,如果不看好股票,可以少投资或者不投资这一类产品。但是在国内,仓位策略这么重要,有时候感觉已经丧失了主动管理的意义和价值。”他坦言,判断大势和控制仓位不是他的强项,今后投资仍然会以基本面研究和价值挖掘为主。

  虽说仓位为王,但从实战中看,仓位不低者也有业绩不差的,方法是找到“牛股”。如果在找到“牛股”的基础上再加上成功的高频交易,即高抛低吸,业绩就更为亮丽了。这种方式几乎就是造就A股常胜将军的法宝之一,当然也适用于今年上半年。

  “在这种方法之下,仓位只是个结果,它会非常灵活。”一位投资人士表示。

 小盘股成杀手锏

  除了仓位控制,上半年还有一个机会,就是抓住小盘股。由于小盘股表现超越大盘和大盘股,擅长做小盘股的私募基金占有了天然优势。

  比如明达3期2009年年底就重仓的爱尔眼科上半年逆势上扬,涨幅高达68.01%,是其上半年业绩领先的主要原因之一。海洋之星1号和鼎锋成长一期在今年一季度末重仓的回天胶业涨幅27.27%,对其业绩贡献较大。

  再以股混型理财产品业绩前3名为例,东风2号、星海一号和东风3号净值增长率分别为3.80%、3.51%和2.00%。重仓股方面,东风2号一季度末重仓的鲁润股份在二季度上涨6.76%,而东方3号重仓的金种子酒二季度涨幅达21.53%。

  接下来怎么操作呢?到哪里去寻找类似上半年的“牛股”?在上半年市场深幅下挫之后,认为后市有见底或反弹可能的私募数目增多,但大多表示不会是整体性上涨的机会,而是结构性机会。

  “还是要放弃阵地战,展开游击战。”北京一家私募公司表示。

  从行业的角度看,6月份,按证监会分类的23个行业指数,所有行业指数都呈现下跌,前期一直表现坚挺的医药行业在6月份出现大幅补跌,月跌幅居各行业之首,能源、原材料、工业跌幅也较多。

  好买基金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6月份,私募重配行业比较分散,包括消费品、医药、新能源、金融、环保低碳等行业,而私募减持的行业包括金融、地产、医药板块。私募分歧比较大的是今年来表现非常好的医药板块。6月份,跌幅第一的医药生物是私募减配最多的行业,而剩余仓位中配置较多的依然是消费、新能源及重组类个股。下半年,多家私募表示要重点关注信息技术、智能电网、三网融合、商业零售、医疗、保险、新能源等板块。

(责任编辑:范晓勇)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