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自购11基金9只业绩落后 华安基金3月忙赎回
2012年03月19日08:02
来源:中国资本证券网-证券日报
3月14日起华安基金陆续赎回旗下3基金,按最新单位净值计算赎回额1.74亿元
基金公司的大手笔自购和自赎行为往往牵动市场敏感的神经。而上周,华安基金公司一则公告更让投资者浮想联翩。公告称,公司拟于2012年3月14日起的五个交易日内,通过代销机构赎回持有的华安创新、华安宝利和华安策略优选等3只基金。此举使之成为今年以来,继兴业全球后第2家赎回自家基金的公司。
根据数据发现,作为5年期自购频率高居行业前5名的基金公司,华安自2007年以来曾先后19次出手自购11只旗下基金,而这些基金从自购日算起至今,9只业绩位列同类基金后1/2.
2公司自赎1.89亿元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截至3月18日,共有5家基金公司先后对自家基金进行自购或自赎行为,共涉及8只基金。其中,股票型基金4只、混合型基金2只、封闭式基金2只。
具体看来,光大保德信、融通、金鹰、兴业全球等4家基金公司先后自购各自旗下4只基金,共计动用申购资金9480.35万元;兴业全球和华安2家基金公司则对各自旗下4只基金进行自赎,共计赎回资金1.89亿元。需要指出的是,华安基金1.74亿元自赎旗下3只基金,占基金公司自赎总金额的92.06%,同时该公司此举涉及旗下3只基金,也是今年以来有自购、自赎行为的基金公司中,动作最频繁的一家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同期,共有7家基金公司自购各自旗下9只基金,共计动用申购资金3.5亿元;4家基金公司自赎自己旗下8只基金,共计赎回资金3.25亿元。
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师代宏坤在接受《证券日报》基金周刊采访时表示,基金公司的自购自赎行为其实是一种简单的投资。公司赎回旗下基金可能是为了应对基民的赎回压力,解决短期的资金紧张,也不排除有对后市不看好的情绪。
华安自赎旗下3基金
具体看来,华安基金公司分别于2008年9月10日自购旗下华安创新和华安策略优选两只基金各2163.11万份和1529.79万份,分别动用申购资金1260万元和840万元;转年9月4日,自购旗下华安宝利配置基金1929.15万份,动用申购资金1800万元。而今年3月14日起的5个交易日中,华安基金分别赎回上述3只基金2368.42万份、4043.15万份和13170.12万份,赎回金额分别为1442.37万元、2481.28万元和1.35亿元。
数据进一步显示,华安创新、华安策略优选和华安宝利配置等3只基金自被公司自购以来,回报率分别为11.03%、12.17%和14.83%,除华安宝利配置外,业绩均位列同类可比基金后1/2阵营。
某沪上基金公司人士在接受《证券日报》基金周刊采访时表示,华安基金一下子赎回旗下3只基金确实可谓大手笔。这主要与两方面有关,首先,华安基金公司目前有新基金正在发行中,这就不排除该公司想通过赎回老基金的方法,拿回资金去申购自家在发的新基金,为其造势。其次,也可能是受到公司的激励制度和财务安排的影响。因为早在2007年前后,新基金发的普遍较好,基金公司都会留出相应资金作为员工的年终奖励,而在这部分资金用完之时,公司可能会考虑通过赎回老基金来换回资金以备用。而除上述两方面原因外,也不能排除该公司对后市不会看好而自赎的可能性。
地处广州的某基金人士公司对《证券日报》坦言,基金公司赎回自家基金,大部分时候并不代表公司对市场看法,因为基金公司一般是不会去做这样的波段性操作,可能是公司现金流紧张,也有获利了结的考虑。
华安5年自购11只基金
数据统计显示,近5年以来,华安基金公司曾19次出手自购旗下的11只基金,自购频率3.65次/年,名列全部基金公司5年期自购频率排行榜第5名。
除上述3只基金外,其余8只基金目前均没有赎回,在这8只基金中,股票型基金5只、混合型基金1只、QDII型基金2只。
若将目前公告赎回的3只基金合并计算,则华安基金公司近5年以来,自购旗下11只基金中,截至目前仅2只业绩跑赢同类平均水平,即约82%的自购基金在公司持有期间业绩落后。
作者:隋文靖 (来源:证券日报)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