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星年度基金奖是晨星基金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享有多年的盛誉。本次颁布晨星(中国)2012年度基金奖,旨在对2011年业绩表现突出的国内基金管理团队给予肯定,并为投资人进行长期投资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同时也希望投资人能够了解晨星评价基金的主要思路。
本年度是晨星在国内第9次颁布基金奖,主办单位和数据来源均为晨星资讯(深圳)有限公司。
背景
晨星年度基金奖始于1988年的晨星基金经理年度奖,设立目的是为了嘉奖具有优秀投资管理水平、勇于坚持与众不同投资理念的基金经理。参与基金经理年度奖评选的基金,必须在当年度具有良好的回报,并且长期业绩表现突出、与持有人的利益保持一致。晨星通过独特的研究方法和深度的评估选出基金经理年度奖最终得主。
晨星年度基金奖目前在美国、亚洲、澳大利亚、欧洲等地每年定期颁布。2004年4月,晨星基金经理年度奖在中国大陆首度推出,颁发给基金的管理团队而非个人,为投资人进行长期投资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在国内市场发展快速、基金经理变动频繁的背景下,为了更好地反映上述特点,自2007年起,晨星(中国)基金经理年度奖更名为晨星(中国)年度基金奖。
近十年来,对冲基金(私募基金)在中国大陆发展迅速,并逐渐成为机构投资者以及高净值个人客户的一个重要投资选择。因此,自2012年起,晨星(中国)增设年度对冲基金奖,旨在评选出当年度对冲基金(私募基金)的最佳管理奖项。
评选对象
晨星(中国)年度基金奖的评选对象是中国境内(不含港、澳、台)的公募基金以及对冲基金(私募基金)。其中公募基金包括由中国证监会批准成立、至2011年底具备一年以上业绩历史的中国国内开放式基金和封闭式基金。对冲基金(私募基金)在现阶段主要为针对高净值个人客户以及机构投资者开放的非结构化的阳光私募产品。晨星要求参选的同类基金不少于5只。
现阶段设六个奖项,其中公募包括包括股票型、激进配置型、混合型、债券型和封闭式基金;对冲基金(私募基金)设中国股票型基金。所有奖项的获奖者均各为一名。晨星通过对基金收益、风险、费用和管理团队等因素的考察,评选出每类基金的最佳管理奖项。
评选程序
第一阶段:通过以定量分析为主的前期筛选,确定入围即提名名单。
第二阶段:对进入提名名单的基金进行定性分析和评分,期间辅之以问卷的方式对招募说明书的陈述、基金管理团队等公开披露的信息进行核实。
第三阶段:综合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的结果,确定最终获奖者。
评选方法
晨星(中国)年度基金奖评奖是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理论基础,采用定量评价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评价思路。
定量评价考察以下方面:基金的当年度总回报率、风险、风险调整后收益;基金经理团队在当年度是否变动;指数化投资部分的比例;长期业绩表现;年度费率等。
定性分析考察的是基金经理任职的时间、基金公司管理团队的稳定性、投资策略和流程是否与招募说明书中描述的一致、投资人服务、是否涉及丑闻等。
其中,定量评价采用如下的筛选规则。
1.公募基金要求当期年度总回报率排名居于同类基金(指数基金除外)的前1/4,不包括债券型基金;对冲基金(私募基金)要求当期年度总回报排名居于同类基金的前1/3。
2.和同类基金相比较高的综合晨星风险调整后收益(MRAR)。综合规则如下:
计算期间 |
加权比例1 |
加权比例2 |
加权比例3 |
一年 |
20% |
40% |
100% |
两年 |
30% |
60% |
-- |
三年 |
50% |
-- |
-- |
3.至当期年底,基金经理任期不少于1年,即该年度基金经理团队没有发生变动。
基金经理团队的稳定性对基金的投资策略和业绩有很大影响,频繁地更换基金经理,不利于保持基金业绩的长期稳定,也不利于投资人对基金经理的了解。因此这是晨星在评价基金时重点考察的一个方面。
晨星以如下标准来确定基金经理团队在当年度没有发生变动:如果是单个基金经理制的基金,在当年度期间基金经理没有更换;如果是双基金经理制或者小组制,当年度至少有一人全年在任。
4.指数化投资部分不高于50%。晨星基金年度奖主要考察的是基金经理主动投资的能力。
5.赋予波动幅度(标准差)和晨星风险系数(下行风险)一定的权重。对冲基金(私募基金)在此基础上同时赋予上行捕获比和下行捕获比一定的权重。
6.较低的运营费率。如果有两只基金回报和风险非常接近,则较低的运营费率体现了较高的管理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基金当年度的总回报率、风险、风险调整后收益和基金经理任职稳定是评奖过程中的重要因素,但基金最近三年甚至更长期间的业绩表现稳定性、波动幅度和下行风险、运营费率、基金管理团队的稳定性以及是否涉及丑闻,也是评奖过程的主要考察方面。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