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经意间,券商集合理财产品变更投资经理情况激增。《金证券》统计发现,今年1月-2月,23只券商集合理财产品变更28位投资经理;仅2月涉及“换人”的产品就高达19只,而去年同期仅有2只变更。市场小阳春行情下,券商集合理财产品表现一般,是频换投资经理的根本原因。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
“操盘手”上岗多不满一年 记者注意到,2月变更投资经理的19只券商集合理财产品中,11只为混合型产品,3只为股票型,3只为FOF型,涉及10家券商,其中
广发证券和
海通证券变更的产品数量最多,分别达到4只。
值得一提的是,广发证券变更的4只产品广发理财3号、广发策略1号、广发策略2号和广发理财5号的前任投资经理任期全部不满一年。此外,海通稳健成长和海蓝消费,国联证券旗下的金如意3号,
长江证券旗下的超越理财3号,大通证券下的星海一号,安信理财1号以及信达满堂红主体投资6只产品前任投资经理任期均未达到一年。
同样,今年1月份券商变更投资经理的4只产品中,安信理财2号、东海精选2号和惠富达创新精选3只产品的前任投资经理同样任职不满一年。
“和私募基金经理自己创业的情况不同,券商投资经理更多充当雇员角色,从目前情况看,正在朝年龄越来越轻,任职越来越短的方向发展。”国内发行券商集合理财产品规模较大的
中信证券人士说。
业绩太差跑不过私募 对于频繁更换产品投资经理的情况,海通证券基金分析师罗震将之分析为“太急功近利”。因为从上榜券商产品可以看出,大多二级市场表现不佳。
最典型的是广发证券旗下的广发策略1号,其投资经理邓升军2月23日离任,该产品今年前两月净值下跌0.98%,排名同类179只产品中的173位。长江证券旗下超越理财灵活配置投资经理苏柱林2月6日离任,1月该产品净值下跌5.29%,排名同类181只产品中的第178位。
今年1月6日,沪综指触底2132.63点反弹,1月涨幅4.24%,2月涨幅5.93%,同期阳光私募表现强劲,95%以上产品实现正收益,有4只收益超过了20%。相比较,214只非限定性券商集合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仅3.76%.
罗震表示,“业绩不好是各大券商扎堆变更投资经理的主要原因”。
激励难有竞争力 “券商集合理财产品业绩不好和机制有很大关系,和私募、公募相比,券商产品目前的激励机制让人头疼。”国泰君安一名资管人士对《金证券》直言。
记者对比多家券商官网关于各只集合理财产品的“特点说明”,发现众多产品的投资方向和投资理念并不清晰。以广发理财3号、4号、5号、6号四只产品为例,尽管广发方面简单介绍或投资抗通胀类、或投资高成长类,但在实际操作中几乎很难看到区别。此外,由于投资经理年纪轻、经验浅,产品在选股思路和判断市场上鲜有亮点。
国泰君安资管部门人士在谈到目前券商产品时感慨表示,“论研投力量不足公募,论灵活性不如私募”,“虽然现在很多券商都说改革,但没有好的机制肯定不行。”
他对《金证券》透露,现在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的销售分配到分公司和营业部都是“任务性”、“指标性”的,很多地方营业部的市场人员在推券商产品时已经有了厌烦情绪,“随着理财机构的兴起,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确实到了要调整的时候。”
作者:胡春春 (来源:周末金证券)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