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市场反弹,“大小非”的减持行为又开始活跃。自3月14日市场进入缩量调整阶段后,上市公司股东减持力度也未见减轻。新快报记者根据公开资料统计,3月14日至3月23日,共有17家上市公司的股东进行了大额减持兑现,其中有7家上市公司均有基金重仓配置。基金的投研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能力再次受到投资者的关注最熟悉情况的控股股东都不看好的上市公司,为何基金还进行重仓配置?
大小非减持潮袭来 据公开资料显示,自3月14日至3月23日,共计有17家上市出现超过100万股的“大小非”减持,
通裕重工。
作为“最熟悉”公司基本面情况的知情人士,大股东或公司高管的增减持行为一直都备受争议,这当中涉及太多的灰色地带。
广发证券的资深投顾李建雄认为,有些是出于“稳定”公司股价的考虑,不意味着其对上市公司“不看好”,也有些是因急于“改善生活”而需要套现。
资深私募人士廖先生则认为,只要是减持套现,不管是什么理由都可以归结为获利动机。
基金“斗不过”股东 从过往的案例看,减持往往意味着股东或高管对股价不是很认同,于是获利了结;反过来,则认为股价被低估了,会为了稳定股价而增持。不排除一些公司股东或高管因为公司业绩趋势变化不理想,趁机高位套现。
记者统计发现,最近这17家遭遇股东大额减持的上市公司中有7家均有基金重仓配置其中。以
东湖高新等也分别有华夏、中银、民生加银、大成、天治、中邮等公司旗下的基金进驻。
从相关个股的走势看,在这波反弹行情中走势都相对偏弱,显然,作为外来势力的基金“斗不过”更了解公司情况的股东。以
众合机电为例,截至3月26日,该股今年以来仅上涨9.68%,而同期深成指上涨了11.52%。
(陈伟新) 来源新快报)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