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在为新基金首发规模而拼命吗?还在为完成年终规模排名而用货币基金冲水打肿脸充胖子吗?
当基金公司正在向着三年内100家的数量快速发展,当同期新发基金数量超过20只成为常态,当银行渠道都已不再下达新基金发行任务转卖老基金,如果这样,你就out了。
国泰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基金副总经理梁之平发现,去年下半年以来,无论是同行聚会还是监管层的调研座谈,越来越多的同行在谈论同一个话题商业模式这一此前似乎不曾存在于基金业的话题。
管理费是基金公司利润的来源,股东三年一考核,重发行、创规模是大多数基金公司长期依赖的简单路径,在过去,没有人质疑其合理性。
走过14个年头的公募基金俨然已是一个告别少年时代的青年,规模持续缩水、社会批评如潮、利润严重为渠道挤压等现实摆在眼前。
现代资产管理公司今年初,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在一次会议上为公募基金指出了明确的未来发展方向。
越来越多的基金公司高管已经认识到,基金业重规模、拼首发的游戏规则正在发生变化。有人说,2012年的基金业开始真正的混战,已经进入到了“拼刺刀”的年代,未来十年,你的刺刀准备好了吗?
新基金IPO策略转向 2011年变相激励、高比例尾随佣金依然普遍,新基金发行成本急剧上升,数量却不见减少。由于股市没有赚钱效应,基金业出现存量竞争的尴尬局面。
今年1季度,成立及待发新基金总数已经超过100只,新基金平均成立规模近6.67亿份这比去年的10.73亿份还要低了30%,而2011年全年共279只新基金发行。无疑,新基金发行的竞争在今年更加激烈。
半年前,一家基金公司总经理不堪渠道竞争之苦,曾无奈地称,“监管层还是管制的好,不要再发行那么多新基金了。”
但证监会似乎正是抱着一切由市场决定、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决心。今年,新基金发行通道再度拓宽,同一基金公司可打包上报三只同类型基金。“我们已经想明白了,其他公司尽情发,只要你的财务成本支撑得住,其实这两年过后董事会也已经明白了这一点,所以我们不会再去拼命发新基金或使劲首发,如果发的话,规模小一点也没关系。”上海一家基金公司高管称。
政策的效果的确开始显现:今年不仅一家基金公司的高管表示,其新基金发行的数量目标已大大降低。更有公司明确提出“重持续营销、轻首发”的策略转变。
2011年底与许多公司延期募集不同,富国产业债发行仅仅两周就提前结束募集,仅募集2.78亿份。但记者了解到,仅仅一个季度,目前该基金规模已经扩大了约10倍。
富国基金总经理窦玉明曾表示,中国基金业已经过了跑马圈地的阶段,存量竞争时代要比内功,富国不是单纯热衷于首发规模的公司,只希望把合适的产品卖给合适的投资人。
现在还有基金公司明确提出,今年在对销售体系的考核中新基金发行的权重仅占10%-15%。
证监会很早即提出的“适销性”原则在今年能否真正广泛作用依然有待检验。但今年的新基金市场的另一亮点创新产品,则已很鲜明。也许很快,基金业会再出现规模过百亿的新基金。
目前,嘉实、华泰柏瑞基金全公司上下都在为创新产品沪深300ETF的发行忙碌。嘉实基金“千亿”级产品的预热已经近一年。
同时,汇添富以及华安旗下的创新理财产品型基金发行在即,据悉华安基金寄希望以此产品打入业内规模前五,而汇添富则将综合发行目标定在了300亿份,寄以此迈入业内前十。
“今年的新基金市场有两大亮点,一个是,重持续营销、轻首发,靠业绩说话;一个是靠真正有价值的产品创新,如果是常规产品的话,即使发的规模大估计也是打肿脸充胖子。”上海一家基金公司市场部人士称。
渠道变化 今年2月,证监会推进多年的第三方基金销售机构终于面世。第三方天生带着“服务”、“独立”的标签,无论初期发展是否能够真正做到不以销售为导向,但已有如一条鲶鱼开始搅动基金销售渠道的局面。
让上述许多一改新基金首发策略的基金公司倍感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大银行也有变化的味道了。
今年,
交通银行(行情,资讯)不再如往年那样为其托管的新基金下达任务指标,而是要求客户经理根据市场环境和客户的意愿而引导基金销售。
最早发生变化的其实是
招商银行(行情,资讯),去年招行即将销售重点放在绩优老基金而非首发上,与四大行多数新托管40余只新基金相比,去年招行新基金托管数量仅13只。
这一变化不仅仅在于第三方销售机构的鲶鱼效应,更重要的是,银行也在顺“市”而为,客户已经“伤不起”。
根据
同花顺(行情,资讯)数据统计,2011年,四大行新基金托管的新基金初始发行规模均超过了400亿份,但年末新基金保有量均减少了约100亿份、近四分之一的规模,而全年原托管老基金更是全部经历了净赎回,四大行共计净赎回超过2000亿份,其中
农业银行(行情,资讯)最高达到747亿份,
建行也达到652亿份。
你的刺刀在哪里 3月底,华宸未来拿到了证监会颁发的准生证,成为国内第71家基金公司,目前仍有30家筹备中的公司正在排队,监管层几乎保持了平均每月放行一家新公司的速度。
正如证监会基金部副主任洪磊表示,只要是市场可作为的事情,监管部门就要坚决放松管制。
再加上第三方销售以及近期热议的“种子基金”,证监会看似悄无声息的多层面的改革效果开始发力。
关键在于,一切要顺应市场变化。
此前,基金业的盈利模式看上去很简单,也很粗线条业绩好、规模大、管理费多、利润自然高。今天,在银行、券商、信托以及私募基金都在纷纷扬扬转型财富管理机构,原本是资产行业的先锋的公募基金的先发优势甚至牌照优势都已难以为继。
交银施罗德基金副总经理谢卫直言,“过去无论市场好坏,行业都有理由发基金,很少顾及投资人的感受,尽管把投资者的利益放在首位的口号一直提,但在公募行业还没有树立起来,基金业需要回到受托理财的本源,必须抛弃浮躁的、粗放的以规模为先的发展路径。”交银施罗德基金公司副总经理谢卫坦言。
也正如梁之平所说,时代已经变了,商业模式的议题重回基金业。或许各家公司的方法不同。
在同质化竞争过后,一些公司的定位已见清晰。如富国基金将固定收益、量化投资以及成长股投资作为三个突破口;易方达基金最先着力发指数产品;银华基金也在分级指数基金上有了品牌等等。
许多公司还不约而同谈起了“理财式服务”。国泰基金提出两个抓手,将客户服务提到了和投资同样重要的地位,前者包括建设软件平台以及设立公司的落式地、属地化服务。
海富通基金近期新设了投资理财部,人员均拥有CFA资格,联接投研和营销部门,他们计划将旗下产品组合化推销给投资人,并正在开发网络平台。
虽然这种为客户做资产配置、基金组合销售的想法早在四五年前业内曾有过讨论,海富通基金副总经理阎小庆认为,现在时机到了:基金销售已经不能再是运动势的,而应细水长流将注意力放在客户的满意度上,或许这个转变需要再一个4-5年的时间。
还有公司没有放弃发展直面客户的直销服务,近期国联安基金将直销起点从10万元降底到1万元,去年底华夏基金则是从30万元降低到了1000元。
不仅是管理层,一些股东方也已经认识到行业的现状。一些新公司的股东方在做过行业调研后,站在更长远的角度,接受5年内公司不盈利。
洪磊表示,目前行业存在各种问题的原因还在于没有建立有效平衡基金持有人、股东、专业管理人士三者利益的公司治理机制等,他建议,可在新设立的基金公司让专业人士持股或控股,这是焕发基金行业活力的重要基础。“目前种子基金推进的速度比我们想象中可能要快,无论是政策还是市场环境,行业的格局真的要变。”上述某基金公司高管称。
(赵娟) 来源经济观察报)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