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虽然银行强势修改专户规则是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但对基金而言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A股弱势运行,只要产品能获得正收益,基金公司的投入就不至于打水漂 ]
专户业务20%的业绩报酬,曾一度成为基金公司拼抢这块市场的原动力,但市场两年来的弱势整理,能将20%业绩
报酬拿到手的基金公司少之又少。而眼看着其他各路理财产品都在抢占高端理财市场,基金公司开始悄然改变策略,将业绩报酬提取比例降至10%,而提取门槛也大幅降低。有正收益即可提成
深圳某大型基金公司正与招商银行合作发行一款一对多专户产品,据该专户投资经理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透露,从今年起,与招行合作发售的专户产品,只要产品净值超过一元初始面值,即可提取业绩报酬,业绩报酬提取比例统一改为10%。而在此之前,则基金公司、客户、银行三方要约定一个基础收益率,只有在实际收益率超过基础收益率的部分才可提取20%的业绩报酬。
“按照这个新方法,如果业绩做得很好,那么基金公司就比较吃亏,做得不好的话就还是可以赚一点钱,不像以前那样日子很难过。”上述专户投资经理表示。不过,这种变化的出现并非基金公司单方面意愿,而是由银行主导推动的。“银行比较强势,基本上他们说什么就是什么,银行也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
以规模一亿元的一对多专户产品为例,若业绩增长20%,即产品实际实现2000万元收益,按照以往的旧方式,基金公司可从超过6%的部分提取20%的报酬,即280万元;而按照如今的新方式,则基金公司只能提取200万的业绩报酬。显然,如果市场行情好,基金公司可轻易实现正收益,新的提取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业绩报酬的刺激作用。不过,若收益率在6%以内时,目前这种提成就更有益于基金公司。
不过,据记者初步了解,目前似乎只有招行更改了专户的生存法则。华南某小型基金公司才刚获得专户业务资格不久,正与各银行商谈专户产品的各项细节,而该公司副总经理对记者表示,现在谈的产品虽然还没有最后落定,但在业绩报酬的提取方面,仍然是借鉴其他基金公司以往的方式,即在获得一定收益率以后再提20%的报酬。
弱市专户“生态”恶化
“现在市场上与专户抗衡的产品太多了,信托产品的收益还是很高,年收益率10%以上的比比皆是,而银行理财产品的年化收益率也都在5%到6%左右,所以现在专户想要提取业绩报酬,至少要抵上理财产品和信托同期产品收益。”上述基金公司副总经理表示。不过,她对招行这种新型的提取方式也很感兴趣,认为这对基金公司而言是一件好事。
事实上,从过往来看,基金公司的专户产品想要提取业绩报酬非常困难。基金公司专户业务自2009年正式开闸,但由于此后市场节节下跌,而首批专户产品的期限又过短,投资压力非常大,最终获得正收益的产品寥寥可数,基金公司自然也就拿不到业绩报酬了。更不妙的是,在产品到期基金公司想延期运作时才发现,客户对基金公司的这项新业务已经丧失了信心和耐心。
而基金公司在这项业务上所获得的回报也远远小于付出。据记者了解,专户产品固定管理费部分一般仅为1%,银行还要分食至少一半,就算基金公司的专户产品管理规模能达到10个亿,基金公司一年能收取的管理费也最多只有500万元,在提取不到业绩报酬的情况下,这点收入根本不足以支付公司为此付出的人力成本和各项销售费用。
显然,虽然银行单方面强势修改专户规则是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但对于基金公司而言,这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毕竟目前还看不到大牛市的曙光,只要产品能获得正收益,基金公司的一切投入就不至于白白打水漂。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