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汽车市场不到中国市场的四分之一。截至2011年11月,中国市场销售小客车134万台,商务车31万台,合计约165万台。同期,印度市场总共销售33万台,其中小客车23万台,其它是商务车。而1月到11月,中国市场同比减少2%,印度市场同比上升15.4%。有分析师说,印度市场的发展基期太低,继续发展的潜力也相对较大。
跟几年前一样,在印度市场买一款汽车比在亚洲其它市场买同一款汽车便宜很多,相对中国市场大概便宜了三分之一。然而,相对不同市场的经济发展周期,汽车如果在中国算生活必需品,那么在印度要算奢侈品。其中最大的差距在于,印度大部分汽车经销商并没有给印度车主使用保修期,因此经销商的成本也就暂时相对地省了下来。
细察印度车厂避免添加使用维修服务的原因,正是印度的基础建设相对较差,对于轮胎、汽车底盘以及避震设备的耗损远高于其它市场。如果车厂提供保修服务,那么销售成本势必大幅上升。基于这个原因,不论是奔驰、大众、宝马等德国厂商,或是通用、福特等美国厂商,他们在全球或许是重要车厂,但是在印度的市场占有率都不超过5%。在印度真正的大车厂是日本的铃木,市场占有率超过50%,以及韩国的现代市场占有率超过20%。
日韩这两大车厂在印度的维修网相对密集,尤其是日本铃木(Suzuki)的维修厂在印度所有22个邦都找得到,而且铃木汽车的车型普遍较小,可以在大部分相对狭小的印度街道穿梭自如,加上其原本的省油设计,非常受到这个石油短缺国家的欢迎。相对而言,标榜宽敞舒适的全球各大车厂在印度反而施展不开,原因是这些车子在印度各地抛锚,很难找到人来修。
铃木在日本排不到前五名,比丰田、本田、日产以及马自达都小,股票市值却是第四大,凭的就是在印度市场当到老大。我们觉得包括印度在内的全球新兴市场是所有企业未来的决战战场,这个观点对全球企业以及所有投资人都适用。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