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之前,他只是一位普通的基金经理,即使在基金圈内,也并非人人皆知。但此后6年半时间,他管理的华夏大盘基金总回报率达到了惊人的1027.8%,6年翻10倍的神话,成就了他“基金一哥”的名号,书写了一部难以超越的传奇。上月底,这位基金界的传奇人物从华夏基金辞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
职,他的未来去向还未公布。他就是王亚伟。
对于王亚伟为何能在上千只股票中,屡屡成功押中一两只重组股,市场一直心存好奇。2009年4月,本报记者在
小商品城(600415)业绩说明会上曾见到王亚伟,现场很多机构研究员和基金经理跟他交流,都被他礼貌地拒绝。低调而平和,这是记者对王亚伟的第一印象。
6年赚10倍,高考状元成就基金神话 谁是王亚伟?如今投资者几乎无人不知。但早在23年前,王亚伟就已经风光了一把。1989年,他以安徽省高考状元的身份从马鞍山二中考入清华大学电子系,其间对证券投资产生浓厚兴趣,选修了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企业管理双学位。
1995年,王亚伟进入了华夏证券公司,在当时全国最大的证券营业部华夏证券北京东四营业部任研究部经理,正式踏入投资圈。
1998年,王亚伟跟随后来的华夏基金总经理范勇宏,进入华夏基金筹备组。1998年4月28日,兴华基金成立,王亚伟最初是兴华基金经理助理,之后任基金经理。1999年,王亚伟因抓住了网络股行情而一战成名,当时,他重仓
上海梅林(600073)、
综艺股份(600770)、
中兴通讯(000063)三大龙头。时年,他年仅27岁。据统计,从1998年4月28日到2002年1月8日即王亚伟离任,兴华基金的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是90.48%,同期上证综指的涨幅是18.79%。
这段时间,尽管王亚伟开始崭露头角,但其管理的基金业绩只能算中等偏上,算不上“绩优生”。真正让王亚伟名扬天下的是华夏大盘精选基金。2005年,王亚伟参加了中国证券业协会组织的进修班,赴美国学习三个月。很多人把他这次赴美学习称为“凤凰涅槃的旅程”。之后,王亚伟投资风格大变,基金业绩也开始扶摇直上。
2005年12月王亚伟接手华夏大盘精选基金后,2006年以154.49%的业绩排名第12位,2007年以226%的收益率夺得收益冠军,2008年大熊市中成为基金抗跌亚军,2009年以116.19%的收益率再次问鼎冠军,2010年业绩排名第三。2011年业绩表现稍逊,华夏策略排名13位,华夏大盘排名36位。
王亚伟掌管华夏大盘的6年半里,该基金的总回报率达到1027.87%,是目前所有基金中唯一一个累计净值在10元以上的基金。凭借出色的业绩,王亚伟成为了“公募一哥”。
不擅择时擅择股,基金一哥频频骑上疯牛 不过,围绕王亚伟的并非全是光环,王亚伟对大盘的走势判断并不精准,“王亚伟概念股”不少都是重组概念股。
“华夏大盘精选应该是买大盘蓝筹股,但你看看它的重仓股,很多都是小盘股甚至是重组股,这很有意思。”一位基金界人士曾开玩笑称,如果严格按照华夏大盘的成立契约买股票,王亚伟就不会取得现在的成就。
王亚伟对仓位的控制称不上出色。统计显示,华夏大盘仓位最高时达到过91%,最低时为50%,但大多数时间的仓位都保持在70%~80%之间。2007年第四季度,当上证综合指数已经从6124点开始疯狂下跌的时候,华夏大盘的仓位却从63.39%增加至77.92%。2008年一季度上证综合指数下跌了30%,但王亚伟的仓位仍在73.62%。此时的王亚伟还在一季报中写道“阶段性和局部性的投资机会正日益临近,市场的恐慌提供了以低成本买入高成长公司的机会”。2008年底A股市场开始反弹,但2009年一季度末华夏大盘的仓位却从60.41%降低至55.63%。
真正让王亚伟脱颖而出的是其挖掘资产重组股的能力。2011年之前A股市场一直盛行“重组不败”,抓住了重组股,自然业绩优异。
从王亚伟担任华夏大盘基金经理那天起,王亚伟先后重仓投资了*ST广厦、*ST昌河(现为
中航电子(600372))、
胜利股份(000407)、
东湖高新(600133)、
中航精机(002013)、
广钢股份、
中航地产(000043)、
海南高速(000886)、
美尔雅(600107)、
峨眉山A(000888)、
乐凯胶片(600135)、
上海新梅(600732)、
葛洲坝(600068)等重组概念股。
除了重组股外,王亚伟也曾长线持有过价值型牛股,比如
中恒集团(600252)。2009年一季度华夏大盘和华夏策略首次进驻中恒集团,分别买入705万股和595万股股份,合计占到中恒集团流通股份的7.78%。从2009年年初到2011年一季度末中恒集团股价上涨了10倍多。王亚伟在中恒集团的投资上不仅赚得盆满钵盈,更为神奇的是,他还躲过了中恒集团的黑天鹅事件。2011年9月中恒集团公告解除和步长医药协议,随后股价暴跌,但此时王亚伟早已成功逃离。
在个股上的精准布局和逃离也让王亚伟面临内幕交易、利益输送等质疑。王亚伟曾公开表示,自己投资重组股从来不靠内幕消息。“我只依靠三点:公开信息、合理推测、组合投资。”王亚伟表示,很多股票重组的公开信息其实已经足够多了,如果公开信息不够充分,那就加上合理的推测,通过换位思考,很多疑问都将迎刃而解。但是,即使仔细研究公开信息,也做了合理推测,投资重组股的成功概率可能也只有60%,这种时候,则可以通过组合投资降低风险。
也有人说王亚伟很喜欢看地方小报,他的办公室里到处都堆放着地方小报,这些报纸会提供该地上市公司很多相关信息,王亚伟就是从这些小报中挖掘重组股。
但没有人真正知道王亚伟是如何挖掘重组股的。不过,今年管理层倡导价值投资,出台主板和创业板退市制度,重组股炒作风退潮,王亚伟的魔力开始减退,在顶峰时选择离开或许是个好时机。
离职后三大去向猜想,最大可能转型海外投资 2009年4月,记者在小商品城业绩说明会上曾见到王亚伟,他中等个头,人有点微胖,现场很多机构研究员和基金经理跟他交流,都被他礼貌地拒绝。整个会议中,他一直在认真地听,没有现场提问,偶尔在纸上记点东西。低调而平和,这是记者对王亚伟的第一印象。
据一位参会的证券分析师表示,王亚伟曾在小商品城逛了一圈,还买了一些小工艺品。在此后的小商品城季报和年报中,华夏基金并没有大幅增仓小商品城,说明王亚伟现场调研后,对小商品城并未动心。
“如果我的投资风格确实无法再适应公募基金发展的要求,我也只能考虑其它的发展路径。”这是王亚伟在2009年罕有地接受媒体专访时对自己未来职业生涯作出的说明,而目前,王亚伟终于到了要考虑其他发展路径的时候了。
关于王亚伟的未来去向,有六大版本:天弘基金、中信产业基金、
中信证券(600030)、平安资管、私募或海外资本市场。
目前,天弘基金、中信产业基金、中信证券均否认王亚伟加盟。
此前,曾有消息称王亚伟经常参加私募圈的投资人聚会,与许多私募基金经理关系密切。其中,现任泽熙投资掌门人的徐翔与他是好朋友。作为曾经的“宁波涨停板敢死队”主要成员,徐翔在投资圈内的名气并不亚于王亚伟。有业内人士分析,如果王亚伟能够以合伙人身份加盟泽熙投资,与徐翔双剑形成互补,那么很可能会谱写一曲新的投资神话。
最新的传闻称,王亚伟的下一站可能是索罗斯香港,即SFMHK Management Limited。不过,对于王亚伟投身索罗斯香港的传闻仍有疑点,比如王亚伟到索罗斯香港那是操作港股还是A股?如果王亚伟想“试水”国外市场,去索罗斯香港继续做股票投资,那为什么不在华夏基金里面开一只QDII基金来掌管?
王亚伟平时喜欢足球、音乐、摄影,也许从华夏基金辞职后,目前正拿着相机,听着音乐,看着一场草根足球赛,享受属于自己的闲暇时光。对于这位基金一哥的未来去路,或许他已经决定了,或许他还正在考虑,或许他压根没想法,就是想停下来休息一下,太多的选择等待他挑选,凭借过去几年的业绩,他现在已经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
作者:张云山来源钱江晚报)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