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保健行业被誉为永远的朝阳行业,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足以穿越经济周期,博时医疗保健行业基金拟任基金经理李权胜表示,随着中国进入老龄化阶段,医药行业具有明确的成长空间。
行业成长空间明确
从历史上来看,医药行业是牛股的摇篮,出现过很多表现上佳的上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
市公司。医药行业为何容易出牛股?李权胜认为,成长性、差异性以及变革性是支撑医药行业发展三大基石。
李权胜表示,从成长性来看,老龄化是中国人口结构无法避免的趋势,到2020年,65岁以上的人口将占中国总人口的12%,约1.8亿人,而目前美国总人口也不过两亿多人。老龄化将深刻影响中国社会及经济结构。从消费支出看,人一生后面的20年将消耗掉一生中医药支出的80%。因此,
中国医药行业及养老行业成长空间比较明确。
李权胜还表示,在发达国家,一个行业占经济总量的比例是恒定的,消费型行业更是如此。我国现在还在成长过程中,未来随着GDP上升,医药支出占比也将上升。因此,在医药这样一个长期向好的行业里,虽然短期有调整,但将时间拉长,总体方向是向上的。从股价表现看,目前很多医药股股价已经回到2007年上证指数6000点上方的水平,但很多周期股比2008年低点的股价还低。
李权胜还表示,从差异性来说,医药细分行业非常多。比如从产业链来说,在生产环节,有中药、化学药、生物制药三大类,每类又可再细分,如中药类可分为中药材和中成药;化学药又包含化学制剂药、化学原料药,生物制药中又有疫苗和血液制品,复杂的分类为投资带来了难度,但好处是个体公司差异大,即使某一阶段医药板块走弱,也可以找到好股票。
李权胜还表示,从变革性来说,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攻坚领域,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医改都会被放在重要领域。我国有8亿农民,以前农民治病无法报销,随着新农村的发展,农民的医保从100元提高到200元、300元,数量会相当庞大,对医疗保健行业整体利好。
重视基本面研究
从李权胜的投资理念看,他非常注重基本面研究、追求长期收益。
据介绍,在接触证券行业以前,李权胜毕业于北京大学生物学主攻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获硕士学位。毕业后投身证券行业,2001年进入
招商证券研究中心,2003转至基金行业,任银华基金研究员,1年后成为基金经理助理。2006年3月加入博时基金,任研究员。2007年3月起任研究部研究员兼任博时精选股票基金经理助理。2008年2月调任特定资产管理部投资经理。良好的专业背景使他很早就深耕于医药领域,在任研究员期间医药就是其主攻方向。如今,经历了研究和实战投资双重打磨的他对市场有了更深的认识。
“从个人偏好讲,我不希望上市公司多元化,一个细分领域做好就会有很好的回报”,李权胜说,在某个细分领域做得很专、很深、产品梯队又很全,就代表这个企业在这个领域的研发能力很强,并且给后来者设置了高门槛。
李权胜表示,专科用药是他看好的方向,比如儿童用药、肿瘤、麻醉以及新兴精神用药,同时他也看好中药类的品牌企业和销售能力强的公司。“在某种程度上,医药行业可以看做是消费品,品牌和渠道的力量在这个领域有这举足轻重的作用。”
李权胜在医药股的投资上并不打算追逐黑马股。李权胜表示,未来A股市场终究要走注重基本面和公司素质的道路,医药行业短期波动、长期绝对收益的特征十分明显。因此,应该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公司基本面研究上,将扫雷工作做得更充分,换句话说,他更愿意在合适的股价上挑选白马股,可能不会猛然提升,但具有更稳定持续的盈利。
对于未来医药板块的表现,李权胜认为,经历了去年和今年前5个月的低迷之后,医药股在6月迎来一波上涨,其原因是随着中报披露,医药上市公司盈利增长好于周期性公司,且得到市场认可。下半年由于兑现盈利以及医药行业增长放缓,股价可能出现调整。从长期角度看,只要有良好的业绩支撑,调整之后的医药股更具优势,尤其是业绩好,估值相对较低的个股仍具备较大的上涨空间。
作者:陈春雨 杜志鑫来源证券时报)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