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学毅
《围城》是钱钟书先生一生中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堪称中国近、当代小说中的经典之作。在妙趣横生、妙喻迭出的幽默外表下,深藏着令过来人低徊轻叹、令少不更事者惘然若失。“围城”取自书中才女苏文纨的一句话,“城中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冲进来”,婚姻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也罢、事业也罢,整个生活都似在一个围城之中,人永远逃不出这围城所给予的束缚和磨砺。
基金业,何尝不是一座围城?近期基金公司高管的你来我往,令笔者对“围城”再增一分敬畏。
8月以来,继东方基金、中银基金、申万菱信和博时基金之后,8月16日又有3家基金公司发布高管变动公告。长盛基金常务副总经理朱剑彪因“个人及家庭原因”离任,农银汇理基金董事长杨琨离任,方正富邦基金则新聘杨广明为副总经理。据
同花顺iFinD数据统计,截至上周末,今年以来基金行业的高管人士变更达46次,平均每个月变动超过6起。
笔者研究了近期高管变动的基金公司,发现多集中在中等及较大规模的基金公司和刚成立不久的新基金公司。规模较大的基金公司高管一般是跳槽到中小基金公司担任更重要的角色,而新成立基金公司的高管则一般是迫于业绩生存压力而选择离开,当然也包括某些公司高管的“被辞职”。
除了上述的表象外,究竟是什么深层原因,令基金公司高管之间出现这种“围城”现象?
其一,内部治理结构冲突大。“高管批量离职,暴露出这个行业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冲突已经非常严重。”北京一基金分析师表示,诸如投资理念上的分歧、高管与股东利益冲突等,都会引起无奈离席。《证券日报》基金周刊也曾报道,基金公司股东就以“不是我的人当然要换”为由,撤换了总经理。
其二,股东变动引起人事纷争。一朝天子一朝臣,股权变更必然导致股东之间利益博弈,而股权变更前的基金公司原班人马,很可能会在这种博弈中出局,因此,股权变更往往会打破公司原有的权利平衡,导致人事变动。离职的李全、肖风、归江、王亚伟、范勇宏分别所在的博时、国泰、华夏基金公司,刚刚经历大的股权变更。
其三,业绩不佳股东“喊停”。基金分析师普遍认为,基金公司总经理的大规模离开主要还是因为这些公司在过去几年业绩无所表现,股东已经失去信心希望通过更换高管来重寻增长。
笔者认为,基金公司高管的“围城”之惑,给基金持有人带来的可能是无法预料的损失。如果说基金经理的变动影响的是单只基金业绩,那么,基金公司高管的变动将对基金公司的核心管理、整体投研风格引起变动,并且这种“阵痛”延续多久是无法估算的。
事实也证明了笔者的担心,高管的离职带来更多的是基金公司整体业绩的“地震”。比如王亚伟、范勇宏离职后,华夏旗下基金业绩全部沦落至同业后1/2,6月以来,华夏优势增长股票(区间回报率-11.81%)、华夏复兴股票(区间回报率-10.11%)、华夏盛世精选股票(区间回报率-10.09%)、华夏大盘精选混合(区间回报率-8.61%)均倒数百名之内。
经历了长达三年的弱市后,基金公司生存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屋漏偏逢连夜雨”,高层动荡频繁,使得这些原本就处于弱势的基金公司再度雪上加霜。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