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心电图:数家公司群起争夺黄金ETF,等于废除纸黄金和黄金QDII,华安可能抢先
王群航认为,“如果黄金ETF上市,应该挂钩国内黄金现货。这样,银行的纸黄金就没有意义了,黄金QDII也没有意义了。”
理财周报见习记者 李沪生/上海报道
继沪深300之后,上交所与深交所对ETF的争夺再次开战。
8月15日,证监会召集上海证券交易所、国泰基金、华安基金等机构沟通黄金ETF产品创新方案。而深交所也在同一周进行了同样的动作,易方达和博时也获得了深交所黄金ETF的开发资格。
据理财周报记者独家获悉,华安基金成为第一家的可能性较大。
上交所全力投入,深交所“心不在焉”
“有政策障碍,要突破了才能发。”某参与此事的人士表示。
理财周报记者了解到,上交所首先获得黄金交易所的独家授权,默默研发了两三年,现在正在等待上面的批复,才迟迟未能成功面世。
深交所方面则后来居上。原本并未看重此事的深交所,随着近两年黄金越来越受到投资者关注,也坐不住了,赶紧与黄金交易所联系。黄金交易所也默许深交所开始研发。
据了解,上交所曾在2010年联合上海、北京等地多家基金管理公司产品或金融工程部共同成立联席小组,对各种模式的黄金ETF开展研究和可行性分析工作。设计了国泰、富国、海富通、华安、华宝兴业、华泰柏瑞、华夏、汇添富和兴业9家基金公司。
缘何最后选择了国泰与华安呢?
“这肯定是根据以前的综合实力考虑,他们在同类产品运作的能力比较突出。”上海某基金业人士分析。
深圳方面对此态度则显得有些不积极,“这件事情还没有定下来呢,我不清楚,还在研究当中吧。”深交所媒体负责人赵亚媛表示,“我也问过了我们相关部门的同事,他们也都说还没有推出呢。”就连记者询问为何深交所选择了博时与易方达,其也表示暂不清楚。
而景顺长城国际投资部负责人陈爱萍则向记者表示,“说实话,可能也就是他们在准备的时间,起步点是比较早的,这类产品要花的时间肯定更久。”
两家交易所的博弈从明面上看来,上交所或倾注了更多的力量,而也有多位人士表示,众所关注的黄金ETF第一单更有可能花落国泰和华安两家上海本地基金公司。
“上交所此前已经准备了很久,结果有媒体在文章中表示博时和易方达可能成为第一个发行的,上交所就对产品研发加快了速度,本来产品要准备两年的,现在表示会在半年内研发出来。”某接近上交所的人士透露。
国泰方面则对此信心十足,认为证监会还是会先选择上交所,毕竟研发的时间更久,方案的可行性更高。
博时投资实物黄金,国泰侧重黄金期货
其实在产品的方案上,双方就有着不同的理念。
记者多方打听得知,博时的产品是以标准化实物黄金为投资标的。而国泰方面则表示,由于法规的影响,投资将侧重在黄金期货上。华安和易方达则都以产品未定,可能存在变数拒绝了此问题的回答。
两者在根本上存在着很多的差异,陈爱萍分析,“申购和赎回上会有很大的区别。申购赎回的流程机制一定是不一样的,我预期实物的申购赎回会比较复杂。第二个就是定价来讲会不一样,你会反映到ETF每天的交易价格的波动,可能也因为最终链接的品种不一样而有不同,这是两个很不一样的产品方案,在境外来讲,两种都有,但是不可否认,实物链接的黄金ETF还是规模比较大。”
国际上,黄金交易存在“实物黄金”、“期货黄金”、和“黄金衍生品”三条路。黄金ETF自2003年诞生以来,已迅速成为全球商品ETF中最大的交易品种。截至2011年末,全球黄金ETF的资产管理规模已经接近1500亿美元。
我国现已成为全球第二大黄金消费国和第三大黄金生产国,这意味着黄金ETF的潜在市场空间相当大。目前,我国的标准化黄金主要在上海黄金交易所上市交易,根据交易规则,最小交易单位是100克/手,目前黄金价格在300元/克以上,也就是说,最低的投资门槛也在三万元以上。而黄金ETF一般以比较小的单位作为一份基金单位,这样一来,投资黄金的门槛要低很多,便利了个人投资者。另外,对于部分不能或不便直接买卖或持有实物黄金资产的投资者,黄金ETF也开辟了一个新的投资渠道。
而华泰联合证券基金研究中心王群航则看到了更远,“我觉得如果黄金ETF能够上市的话,应该是挂钩国内黄金现货的。他是用实物做担保的,将来也可以兑换实物。这样一来,银行的纸黄金就没有意义了,原来的黄金QDII也就没有意义了。”
市场翘首等待,华安可能是第一家
据业内资深人士透露,华安或可能成为第一家,因为华安老总李勍与高层关系较近。而华安自己则显得非常低调:“现在一句两句也说不清,还是等待吧。现在表示的太多可能会有歧义,从我们的角度来说没必要。”
“不过这个产品跟其他的创新产品不太一样,我们也想做好。”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