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界流传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女士在二战后购买了5000美元的可口可乐股票,50年后她将这些股票抛售,竟获得5000万美元的收入,分红加股价上涨的累计收益率几近1万倍。
成熟市场重视以现金分红回报投资者,这已经成为一种市场惯例,尤其是成熟市场中的成熟产业,上市公司将盈利继续扩大再生产难以产生更高的运用效率和理想回报,以现金分红的方式返还股东是更实在、更负责任的选择。
如果上市公司普遍吝于分红,投资者只能把博取价差作为获得收益的主要手段,寄希望以更高的价格卖给下一个投资者,这种“击鼓传花”式的游戏规则一经确立,市场盛行投机炒作、热衷“编故事、造题材”也就在所难免。
长期看,上市公司整体提高现金分红比例可能会形成一种趋势。在经济增速放缓、需求端景气弱化、市场竞争挤压盈利能力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更多的企业会主动或被动地提高分红比例,这并非完全来自于监管层的要求,也是当前经济转型、增长放缓环境下的客观选择。
更多的上市公司重视以现金分红回馈投资者自然是好事,但是我们也应该注意,现金分红的多少并不是衡量上市公司投资价值的唯一标准,因此对待分红也应抱持理性态度。比如,分红多少更适于在同一行业内不同公司的横向比较,并不适于不同行业的比较,甚至有些行业根本不适用。在一些有广阔市场空间的行业中,上市公司不分红,而是将盈利投入到产品研发、市场营销等领域,快速建立核心竞争优势,提升品牌价值和客户忠诚度,确立市场份额和行业地位,对于投资者来说,这样的公司未来的成长性和股价增值能力自然比眼下能提供的现金分红更为重要。一个典型的例子,当前全球最炙手可热的苹果公司,在现金分红方面就是名副其实的“铁公鸡”,今年3月19日苹果宣布从2012财年第四季度开始向投资者每季度分红2.65美元/股,这竟然是该公司17年来的首次重启分红,而它的上一次分红还要追溯到乔布斯回归公司前的1995年第四季度。但是,如果一位投资者在1995年年末买入苹果股票(当时是7美元左右)并一直持有,现在恐怕经常会从睡梦中笑醒,因为现在苹果的股价约为每股670美元。
所以,对于追求稳健增值的投资者而言,合理的估值、具备良好持续性的较高分红回报可以作为选股的一个重要标准;而对于追求公司长期成长,期望获得高资本利得的投资者而言,关注的重点可能就会转向研究哪些产业将是更为广阔的蓝海,以及哪些公司正在由“不起眼”迈向伟大。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