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汇添富基金上报了今年第6只理财产品,这是一只21天期限的产品。该产品与之前14天、28天的产品最大的不同点在于托管行不同。此次汇添富选择了中国银行作为托管行,至此汇添富6只理财产品分别“铺满”五大行渠道。
与汇添富类似的是,在理财基金方面,基金公
司更多的是从布局渠道而非从布局产品线出发。第一批多在工行、建行,接下来托管在农行、中行的产品密集上报,随着大行产品逐渐拥堵,兴业银行、民生银行也陆续有产品上报。因此,虽然收益率相差不大,但产品仍在一只接一只地发。而后期申报产品的基金公司也尽量 “钻空子”——在不同的渠道间寻找空缺期限的产品填上。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如果按照各个渠道对应的不同期限产品进行排序,目前空余位置已所剩无几,尤其在四大行。而其中又以工行渠道最为拥堵,已发行加上报的理财产品已经多达13只,其中7天和14天的档期各有3只产品。
不少基金公司销售人士为频频发行的理财基金感到苦不堪言,因为此类基金需要不断持续营销。而随着产品愈发拥挤,一些银行渠道也逐渐过剩。
记者了解到,一些基金公司在研究之后,甚至退出了理财基金产品的竞争。某大型基金公司固定收益部总监认为,理财产品可能就是一种过渡型产品,从美国市场多年经验来看,最终生存下来的产品并没有理财基金,“这只是利率市场化过程当中的一个过渡型产品,终极的产品就是货币基金”。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