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最新统计,33只阳光私募净值亏损超过50%,其中更有3只阳光私募净值亏损接近80%,沦落为“两毛”基金。业内人士表示,如果严格按目前信托公司的止损要求,这些产品都将面临清盘的危险。
记者 屈红燕 编辑 叶苗
大盘在2000点一带徘徊,33只阳光私募净值亏损过半,更有3只净值亏损接近80%,以追求绝对收益为主的阳光私募惊现“两毛”基金。低净值阳光私募为何“僵而不死”,其中缘由耐人寻味。
低净值阳光私募阵容庞大,“两毛”基金惊现江湖。根据私募排排网统计,33只阳光私募净值亏损超过50%,其中更有3只阳光私募净值亏损接近80%,沦落为“两毛”基金。“两毛”基金管理者不乏名人,号称“三秦股王”的阮杰所管理的华润信托-鑫鹏1期净值仅为27.56元(初始净值100元);中融信托-天星2号净值也仅有0.2695元,而其管理人是2007年获得CCTV全国炒股大赛人气总冠军,实盘操作第13名的叶飞。
虽然今年以来曾上演过清盘潮,但如果严格按照约定,则清盘的比例更大。今年以来,股市持续疲软,私募基金的生存状况受到极大挑战,根据私募排排网数据中心统计,在运行的2150只阳光私募基金产品中,净值低于0.8元的产品达到了350只,占16.28%。“如果严格按目前信托公司的止损要求,这些产品都将面临清盘的危险。”私募排排网研究员彭晓武说。
行情不好,清盘标准也跟随变化。比如,某阳光私募实现设定如果产品规模低于3000万将进行清盘,但近日却通过与投资人沟通,将清盘标准设定为1000万元。还有一阳光私募本来将止损线设定为0.7元,但在跌破止损线后,经过与投资人沟通后,产品继续存续,而净值却一再降低,目前已经逼近0.5元。但该产品宣称,按照此前的表决结果,将继续存续,并且在新的表决结果中并没有设定新的止损线。
清盘标准流于形式,跟随行情变化而变化是否妥当引发业界争议。私募排排网研究员彭晓武认为,私募基金作为追求绝对收益的群体,自然要控制好下行风险,但是基于私募基金的不同操作风格,追求超额收益的同时也面临巨大风险,特别是在亏损之后的操作心态更加难以把控,所以才会一亏再亏。“在这样的情况下,信托公司作为监管人应该严格把控风险,设定止损线,保障投资人的财产安全。”
但也有业内人士认为,私募是止于私人之间的理财行为,只要通过了投资者的表决,符合投资者的真实意思,清盘标准可以跟随形式变化。惊现“两毛”基金的残酷事实也说明,投资者也需要擦亮眼睛,并不是打着阳光私募的旗号就一定是一个合格的财富管理者。一位低净值私募管理人甚至叫嚣,“过几天这个基金一清盘,什么记录都没有了。今后我的连胜纪录,还有央视的讲座,发行基金的数量都会成为光荣的历史,一旦牛市到来,我还是会有追随者。”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