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回顾:昔日公募"一哥"王亚伟重出江湖瞄准第三次抄底? 基金三季度亏损750亿规模增长逼近2.5万亿 摘要:截至26日,68家基金公司旗下的1175只基金(分级基金合并计算,A/B/C分开统计,包含联接基金)三季报披露完毕。天相投顾统计数据显示,三季度在股市持续下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
跌与债市回调共同作用下,各公司旗下基金本期利润总和为负值,共亏损749.74亿元。根据相关数据推算,三季度末,70家基金公司的公募基金资产管理规模增至24674.24亿元(含联接基金)。
小编点评:基金三季报还在陆续披露中,总体来看,股票型基金全面亏损。各细分类型方面,三季度的“明星”依旧是债券型基金。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债基规模已达到3587.57亿元,较中期增加697.24亿元,与去年年末1623.99亿元规模相比,已经翻倍。其中增长最快的是理财债基,值得一提的是,三季度货币型基金规模出现小幅缩水,较上半年减少7.78亿元至3593.74亿元,而股票型基金与混合型基金规模双双下跌,各减少638.11亿元和273.59亿元。
巨额亏损+赎回易方达基金公司滑落成“老四” 摘要:随着基金行业三季报的逐步披露,基金行业在三季度的整体经营情况也浮出水面。Wind资讯统计数据表明,易方达基金的资产规模在该季度减少168.73亿元,下滑幅度超过10%。易方达下滑的幅度不仅在大基金公司中位居前列,在整个基金行业中,都属于跌幅较大的基金公司。在目前已经披露三季报的基金公司中,易方达基金规模下滑的幅度在全市场排第三位,仅次于方正富邦基金和长安基金这两家次新基金公司。
小编点评:有业内人士称,从以往的经验看,最先出炉的Wind资讯数据往往会出现重复计算链接基金或者其他的小瑕疵,在具体的数据上可靠度有待商榷,但易方达逆势滑落则是确定的事实。易方达基金因业绩不佳造成的亏损,以及随之而来的投资者赎回是导致规模下滑的主要原因。
险资管理资格获批仅半月富国牵手平安首吃“螃蟹” 摘要: 日前,保险机构委托基金专户投资的首批产品已敲定。距离9月底保监会向首批险资投资管理人发放资格尚不足1个月,保险巨头
中国平安便首吃“螃蟹”,与富国基金已达成投资意向。而此前,中国平安与基金公司早有接触,已通过投资顾问的形式与嘉实基金和广发基金合作过权益类投资产品,因此此番合作才得以迅速推进。据悉,中国平安对基金公司新一轮的招标仍在进行之中。
小编点评: 实际上,基金专户业务尚处于跑马圈地的阶段,而保险机构得以放开委托投资后,基金公司专户规模的差距或将拉大。基金专户投资业务从正式开启至今已近5年,其中专户“一对多”业务开闸已3年,但专户整体规模仍有限。业内人士表示,今年年底前投入运作的专户或将有限。一方面是因为保险机构选拔管理人较为严格,招标流程需要一段时间;另一方面,保险公司对投资业绩是按年度考核,要求每年必须获得正收益。今年保险机构在债市方面已有所斩获,目前进入股市的积极性或不高。
“一拖多”:海富通等4公司基金经理身兼数职 摘要: 目前在公募基金正担任基金经理职务的人员共有787位,而他们正在掌管的基金数量却达到1102只(A/B级合并计算,ETF及其联接基金按两只基金计算),即平均每位基金经理需要管理1.4只基金,才能分摊掉千余只基金的操盘任务。除去旗下基金数量尚少于5只的新设立公司外,可比60家基金公司中,海富通旗下平均每名基金经理需掌管2.33只基金,是平均每名基金经理任职基金数量最多的一家公司。具体看来,该家公司旗下的9名基金经理共计管理着21只基金,除程岽和陈洪外,均身兼数职。其中,若将ETF及其联接基金按照2只基金计算,旗下女将刘璎一人同时管理着6只指数型基金。
小编点评: 业内人士表示,基金经理“一拖多”不仅是人才缺乏的需要,也是公司出于营销及节省成本的考虑。基金公司把风格类似的基金交给同一基金经理管理,在节省成本的同时,如果这名基金经理是业界口碑较好,被投资者认可的老基金经理,则又能起到提升投资者信心的作用。但也有业内人士认为,由于基金经理个人精力和能力限制,即使明知其管理的各只基金契约中规定的投资方向存在很大差异,但在实际投资中,无论是仓位、行业配置还是重仓股选择,同一位基金经理管理的多只基金都会存在极大的相似,甚至重合。这样的结果就是,一旦该基金经理对市场的判断出现错误,他管理的多只基金将一损俱损。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