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不好,散户微博牢骚已是见怪不怪,现在,高净值客户也加入了这一行列。近日,个别高净值投资者因不满由诺亚财富发行的“陕国投·广发基金定增计划”的投资运作,而在微博上吐槽,引发了市场围观。一位业内人士称,这表明高净值人士风险偏好正在下降。
高净值 客户风险偏好下降
简单来看,这位专业客户吐槽原因的不满集中在三方面:产品资金全部转向定向增发策略、部分定增项目参与价无折扣、频繁股票交易。而发行方则表示,这些都是在合同规定的范围内的操作。
事实上,这位客户不满的是收益没有达到预期。虽然诺亚不愿透露在该产品发行之时的预期收益,但沪上某私募人士表示,一般对投资大宗交易和定向增发的产品,预期年收益率应该在5%-8%左右,如果碰到好的标的,收益率可能会更高。
但目前该专户的净值在0.98元附近,略浮亏2%。不过,诺亚财富表示,定向增发的锁定期为1年,大概要在明年的3月份到期,所以现在的净值也都是一种预估,要等到解禁后,才能知道这个专户产品究竟是否是赚的还是亏的。
“如果该专户产品的收益率目前是10%,那么吐槽的投资者应该就不会发牢骚了。也不会质疑投资顾问的投资水平了。”诺亚财富相关人员感叹。
沪上一位基金专户部人士表示,“高净值客户是比较成熟的群体,他们非常理性,一般都是追求在绝对收益基础上要有高于银行定存的收益率,该位客户的吐槽值得理解,因为如果他不买入这只产品,今年随便买只货币基金,或者短期理财产品基金,都能获得4%左右的正收益,而目前他所看到的净值是浮亏2%,自然不舒服了,发泄一下也很正常。”
从另一个角度观察分析,专户高净值客户的吐槽,以及众多市场人士的分析可以看出,做为市场中颇具资金实力的高净值客户,目前对资产的安全性要求很高,风险偏好正在逐步下降。相比散户在股市中的厮杀,血肉模糊,高净值客户更看重自己资金的安全。
绝对收益类专户受欢迎
深圳一家私募基金管理人也透露称,“现在客户都要求资金安全,在投资上我们十分谨慎,尽管在大的方向上股市中长期是向好的,但是如果业绩短期波动剧烈,会影响投资者情绪,进而也会影响到我们的操作,所以,近阶段我们仓位比较轻,也只仅在个股上进行短期波段参与,维持一定的正收益。”
根据统计显示,阳光私募基金10月的平均仓位为51.35%,其中19.23%私募基金仓位在30%以下,34.62%的私募基金仓位介于30%-50%,38.46%私募基金保持着50%-80%的仓位,只有7.69%的私募基金维持80%以上的高仓位运,分化明显。
正因为如此,近期追求绝对收益的量化专户产品则正受到高净值客户的追捧。来自渠道的信息显示,富国基金与招商银行近期合作的一款量化专户“一对多”产品,创下了逾6.7亿元的首发纪录,超过今年下半年以来成立的股票基金的平均募集规模。
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11月9日,下半年以来共有26只股票基金成立,累计募集资金127.3亿元,平均每只产品募集资金4.896亿元。
上海证券首席基金分析师代宏坤表示,“绝对收益类”产品的市场需求很大。富国基金量化与海外投资部总经理李笑薇也认为,中低风险的“绝对收益类”产品补充了权益和债券风险收益中间的空档,满足投资人风险管理和资产配置的需求,在未来有很大发展空间。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