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今年的股市行情低迷,但基金公司发售新基金的劲头并没有降温,但基金新品的类别却出现一头热趋势。据《证券日报》基金周刊最新观察,今年以来,固定收益类基金的发新风生水起,与之相反,权益类基金的发新却异常低迷,其中,9月、10月、11月,权益类基金发新占比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连续三月创4年来新低。
“借助债券型基金良好的赚钱效应,继续通过债基发行实现年底规模冲刺自然成为各大公募的首选。”有基金行业人士表示。
年内基金发新“一头沉”
今年以来,A股市场大幅下跌,截至上周末,上证指数累计下跌7.82%,年内振幅21.97%。在股票大跌的同时,公募基金一级市场出现新特征,与往年不同,今年以来基金的发新明显“一头沉”,股票基金继续冷冬,而债券基金风生水起。
来自
同花顺iFinD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共有245只基金发行设立,其中开放式股票型基金94只,混合型基金10只,另有封闭式基金3只,其余则被债券型、货币型、保本型、QDII基金包揽。也就是说,今年以来权益类基金新品合计占比仅四成。从基金首发规模上看,去年,股票型基金的首发规模平均9.72亿元,这在当时已经是创下了历史新低了。而今年,股票型基金的首募规模仅7.86亿元,比去年缩水了近20%。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债券市场的走强则让债券型基金业绩和营销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风生水起。统计数据显示,前10各月成立的54只债券型基金,共计募集1331.75亿份,平均募集份额24.66亿份;与2011年债券型基金10.55亿份的平均首募份额相比,实现了133.74%的增幅。
权益类发新占比创新低
《证券日报》基金周刊记者注意到,基金业十余年来,权益类基金月度一箭不发的有4次:2003年12月,设立4只保本型基金;2004年1月,仅设立1只货币型基金;2004年9月,仅设立1只保本型基金;2009年1月,设立3只新品,债基与货币基金分别2只、1只。
除了这4次外,月度成立的权益类基金占比最低的月份则是2012年11月。
统计显示,截至上周末,今年11月份共有38只基金发行设立,其中开放式股票型基金5只,混合型基金1只,而债券型、货币市场型及保本型分别有13只、13只、2只,另有2只为QDII基金。权益类基金(股基+混合)发新占比15.79%,这一比例创出了2009年2月以来近4年的新低,且成为历史上的第5个低比例。
值得注意的,近三个月,权益类基金设立占比频创新低。9月份共有9只基金发行设立,其中开放式股票型基金2只,而债券型、货币市场型分别有4只、3只,权益类基金发新占比22.22%,这一比例低于2008年8月份的25%(当月4只基金发行,股基1只、债基3只);10月份共有26只基金发行设立,其中开放式股票型基金4只,混合型1只,封闭式1只,而债券型、货币市场型分别有11只、9只,权益类基金发新占比23.08%,这一比例仍低于2008年8月份。
从首募规模占比上看,近三个月,新设立的权益类基金占比同样频创新低。其中,9月份、10月份新设立股基首募份额分别为7.71亿份、18.56亿份,仅占当月基金募集总份额比例分别3.36%、2.35%。再向前推一个月,8月份股基设立份额58.66 亿份,占比5.42%。
历史数据显示,在2005年6月、2007年11月、2009年8月、2010年2月,发行设立的基金清一色为股票型基金;另外,2006年10月、2006年11月、2007年8月、2008年6月、2009年9月、2009年12月、2011年9月,发行设立的股票型基金募集份额占比超过90%。
针对目前基金发新的“一头沉”现象,有基金行业人士表示:“今年以来股市行情低迷,越低迷,股票型基金就越难卖,基金公司与其把精力花费在发售股票型基金上,不如把精力放在债券型基金等固定收益品种上。借助债券型基金良好的赚钱效应,继续通过债基发行实现年底规模冲刺自然成为各大公募的首选。”
作者:赵学毅来源证券日报)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