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江
作为机构弱市“揽金”利器,扣除浮亏后,定向增发市场今年为各类投资人锁定近267亿元的浮盈。
12月25日,年内147只个股实施定向增发,其中73只个股复权后市价高于增发价格,占比49.66%。
这也使得今年增发市场整体破发率超过50%。尽管定增市场
赚钱效应明显,但是不少机构仍然不可避免的屡屡踩到破发股。其中公募基金公司参与48只个股增发,其中17只破发,占比33%,整体优于市场平均水平。不过,这17只个股给基金造成的浮亏超过10亿元。
定增踩雷
弱市背景下,基金在定增市场逐利的热情未减。
机构参加定增中,赚钱效应最高的为(600109.SH)和(000651.SH),浮盈比例分别达到53.18%和53.93%。前者获配榜单中,大摩华鑫、华安、兴业全球和中邮等基金公司分享殊荣,而后者获得了南方、中海、易方达基金和交银施罗德等基金公司的扎堆布局。
不过(000650.SZ)、(600143.SH)、(600261.SH)和(600498.SH)等个股的大跌,则让获配基金公司浮亏不已,这类个股不少跌幅达到20%甚至30%以上。
譬如7月3日发行的仁和药业,12月25日收盘价5.48元/股,相比8.10元/股的发行价下跌32.35%。广发、嘉实和易方达等基金公司扎堆布局,分别获配750万股、1000万股和1080万股,合计浮亏超过7500万元。
破发比例达到29.73%的金发科技则获得8只公募基金扎堆布局;破发率达到27.67%的阳光照明获得广发、国泰和华安等4家基金公司布局;破发率达到19.70%的获得华宝兴业、兴业全球和鹏华等5家基金公司布局。
除了仁和药业和阳光照明之外,广发基金还踩雷(002029.SZ)等个股。七匹狼曾是今年上半年机构参与热情最高的个股之一,相比23元/股的发行价,目前股价跌幅达到-17.48%,已经套牢7只参与定增基金。
踩雷超过5只以上的就有多家基金公司,譬如华安基金踩雷(600403.SH)、(000933.SH)、(600151.SH)、(000564.SZ)和阳光照明等5只个股;鹏华踩雷(600863.SH)、七匹狼、日海通讯(002313.SZ)、烽火通信(600498.SH)和神火股份(000933.SZ)5只个股。
更为严苛追求稳定收益的社保基金组合似乎也无法独善其身,全国社保四零六组合和全国社保五零四组合被套(000877.SZ);全国社保五零二组合被套金发科技。前两只均为嘉实基金管理,后者由易方达基金管理。
博傻还是博弈
基金参与定增在今年三季度达到一个高潮,共有60余只基金参与近20家上市公司定向增发。
北京某基金研究人士指出,这是因为IPO暂停之后,基金参与一级市场投资的热情由新股转移到定增市场。
不过进入四季度之后,随着市场持续走低,很多上市公司定增价格由于按照此前市价基准制定,相比目前的市价优势已经很小,“溢价”增发和增发立即破发的现象屡屡发生。
12月25日,北京某基金公司高管受访时指出,目前旗下基金参与定向增发的流程主要是由研究员出具研究报告,最终由投资总监敲板,防止基金经理在参与一级市场投资时拥有过多的权限从而出现利益寻租。
但是个别基金公司屡屡踩雷,是否可以排除基金管理公司决策人员被“公关”的嫌疑,该人士并不敢断言,“但是,上市公司向机构支付公关费用,以拉高增发价格的事情此前并不少见。”
不过,在踩雷的同时,一些基金公司参与的增发也获得大量浮盈。如易方达还参与的格力电器、(002450.SZ)、(002014.SZ)、(600098)等个股增发,均获得了正收益,相比踩雷案例,“中奖次数”显得更多。其中,格力电器和康得新等投资收益率均超过45%。
相比旗下公募基金,不少基金公司专户提供给信托的通道业务,在定增市场斩获不小,令公募基金投资人更感奇怪。
譬如今年投资胜率不算高的汇添富基金,旗下汇添富-兴业-中融国际信托有限公司“,参与(002369.SZ)增发动用资金达1.036亿元,浮盈已经达到3000余万元。另一只个股(000883.SZ)也获得兴业基金旗下专户产品热捧,该股目前股价相比增发价涨幅同样超过30%。
上述基金公司高管指出,不少专户产品的投资决策由资金所有人做出,可能与公募基金不适用同一套的投研流程。也是在今年年内,个别基金公司推出类似阳光私募的定增专户产品,不过按照业内人士透露,这一类产品今年收益率并不可观,与频繁踩到雷股不无关系。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