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回暖催生基金分红潮
2013年01月29日09:25
来源:第一理财网
2011年A股的持续低迷一度导致公募基金业全行业亏损,由此也导致2011年末至2012年初基金业创下史上最“吝啬”的分红记录。随着2012年固定收益类产品和权益类基金双双取得正收益,公募基金终于可以“一雪前耻”,加之今年以来行情持续回暖,基金的分红热情明显回升,纷纷开始选择集中派发“红包”。根据天相统计,截至1月22日,已有102只基金公告分红,远高于去年同期水平。
去年12月以来A股的反弹成就了偏股基金的正收益。根据中国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的数据,2012年股票基金、混合基金平均净值增长率分别为5.82%、3.88%。其中,主动股票型基金和偏股型基金收益率分别为5.61%和4.1%,逾六成标准股票型基金跑赢同期上证指数,同期上证指数涨幅为3.17%。这也令2012年股基绝对收益创下近三年最高。事实上,2012年前11个月中,股票型基金基本上还处于全体亏损状态,尤其是去年11月份,随着大盘创下“解放底”,股基净值单月下跌了7.15%。之所以在最后关头得以顺利收官取得正收益且成功跑赢大盘,主要应归功于12月份市场的强劲反弹,股基净值随之强劲上涨了13.37%,最终得以实现正收益。
与股基的曲折不同,2012年可以称之为固定收益类基金的“元年”。这一年里,包括债券基金、货币基金、短期理财基金在内的固定收益产品不但业绩整体飘红,而且规模也出现迅猛增长。根据天相投顾数据,2012年债基平均业绩达8.02%,保本基金、货币基金收益率分别为3.58%和4.18%。此外,固定收益类基金资产规模同比增加了5776.95亿元,占基金总体增量的86%(包含联接基金,不含QDII)。另有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229只开放式债券基金(分类单独计算)平均涨幅达到7.06%,其中有34只基金全年累计涨幅超过10%;货币基金整体净值增长率高达4.65%。
固定收益类基金的优异表现令其成为2012年基金业资产管理规模增长的主要贡献者。数据显示,2012年,股票型基金资产管理规模略上涨300亿元左右,混合型基金则缩水了近200亿元,而固定收益基金规模则上涨超过5400亿元。其中,债券型基金规模上涨1300亿元,货币基金(包括短期理财基金)规模净增加4100亿元。
随着各大类基金去年整体实现正收益,基金迎来开年分红潮。根据天相统计,截至1月22日,已有102只基金公告分红,已超过2012年全年的99只分红只数,并且分红力度较大,比例从每10份派发0.01元到1.8元不等。
此前,分红最多的一年为2011年年初,共有144只基金产品宣布分红。有分析人士认为,随着部分收益靠前的基金包括富国、景顺长城等公司后续将陆续发布分红公告,预计2013年1月分红的基金数量有望超过2011年初,成为三年来最大的分红潮。
综合看,在目前宣布分红的基金中,债券基金充当了分红主力军的角色。一方面,2012年债券基金收益令人惊喜,同时多数债基在合同中约定了每年至少分红一次甚至多次的条款,而去年债基数量的迅速扩大也导致债基分红规模的整体上升。不过,相对来说,债券基金分红额度相对较为“吝啬”,多为每10份分红0.05元至0.20元。由于目前固定收益类产品尤其是债券基金仍是各家基金公司上报新发产品的主流品种,故有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债基分红的主要原因主要还是出于持续营销的目的。
相对来说,分红最为慷慨的仍是股票型基金。此外,QDII基金今年也加入了分红的行列。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有24只偏股型基金宣布分红,其中分红力度最大的是交银稳健配置混合,每10份基金份额分红1.8元,博时第三产业股票基金也达到了每10份1.53元,总金额达到9.86亿元。
国信证券分析师胡鑫表示,今年年初基金集体派发红包主要得益于2012年末市场的大幅上涨,随着行情回暖,基金盈利状况有所改善,使得不少基金具备了分红条件。另外,市场逐步改善令投资者情绪升温,分红是投资者的一个关注点,部分基金将分红作为营销宣传点,以聚拢人气。岁末年初行情回暖还使部分起先表现不佳的基金回到面值以上,而在1.05元至1.10元附近最易引发投资者的赎回,为留住投资者,保持基金规模稳定,部分基金选择快速分红。“一来可让投资者得到实惠,二来经过分红也使得基金单位净值与”赎回警戒线“保持一定距离。”他说。
基金分红潮的到来无疑令基民在新年伊始就分享了股市上涨的乐趣。在经过上周的调整后,本周一,沪深股市在以银行、券商为代表的金融股以及军工等板块的带领下强势反弹,重新站上20日均线。市场普遍对行情的进一步上涨看好,并预计随着今年“两会 ”期间更多利好的出台,行情有望延续强势。在此背景下,有分析人士建议基民不妨选择“红利再投”,以进一步分享本轮反弹行情所带来的红利。
[网络编辑 子非鱼]来源金融时报)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