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由国金证券和上海证券报联合主办的“第五届中国私募基金年会暨年度中国最佳私募奖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以下为瑞银证券有限责任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姜向中在圆桌论坛发言实录。
王文清:2012年整个资本市场都在关注一件事情是《基金法》的修订,我们回头来看
,很多人都没有想到,我们的《基金法》修订完成公布前,我们资产管理市场上的开放速度空前加快。郭主席担任证监会主席以后,推出郭氏新政,有很多想法,但是我们现在来看做得最成功的一项,就是他打开了资产管理行业的大门,把门槛空前放低,把各类资产管理机构之间的藩篱拆除了,为我们一个大资产管理时代的蓝图做了非常好的铺垫,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也是这几年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里程碑事件。在这种情况下,我就先问我身边的姜总吧,对我们证券公司来说,我们的业务范围空前放大,什么都能做了,我们未来怎么想呢?专注于一类业务或者是做全能业务,还是资产配置手段多元还是特色呢?
姜向中:就像主持人讲的,在过去一年对于中国的资本市场,全方位的不管是对卖方还是买方,买方就是传统大家比较熟悉的基金公司、资产管理公司,包括阳光私募、证券投资方;卖方是证券公司,主要是提供研究和建议等其他的一些服务,包括交易策略为主;不管对卖方还是买方都是一些非常大的机会,创新力度之大也是超过我们从业人员原先的一些预期。
总体看起来,我们感觉市场上经历了好几个积极的变化,一个是监管尺度的放松,放松尺度非常大,过去一直都管着,现在放开了让跑,我们还感觉不适应。
王文清:这可能对瑞银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利好,因为你在国外就是融合的。
姜向中:对,我们也感觉这块来讲我们和传统的国内证券公司模式不太一样,国内传统经纪业务这块比重比较大,导致我们这块投入力量不会很大,包括当时我们收购了北京证券,后来做下来它的营业部大部分我们也没有要,还是比较专注于做一些高端和我们比较擅长的业务。所以,监管放松带给我们非常大的机会。
第二,我们感觉20年资本市场的发展起起落落,投资人的成熟度,包括财富的能力,对于资产管理人和买方资产管理方面的业务提出一些新要求。还有就是投资工具这块非常丰富,现在大家比较熟悉的是股指期货出来了,融资融券出来了,转融通试点也推出来了,在我们和嘉宾交流的过程中,觉得投资工具的具备,对投资多元化,将来不管是做空还是放大杠杆,中国本土意义上的对冲基金,我们认为应该就在不远的将来。
随之伴生的是资产管理规模的增长,还有投资人对资产管理人选择的多样化。所以,总得感觉是角色的变化会有三个方面,一个是在专业化上会有很大的改善。二是差异化,投资策略和投资产品等等方面都会有一些差异化,有专注于做绝对收益,也有偏向做相对收益做规模的,这都是一些差异策略出来。三是国际化的机会,随着人民币升值幅度慢慢的变化,国内钱出去的程度,包括寻求国外相对廉价的资产,还有相对多元化的一些自己的风险的规避,这块我觉得都有更多的机会。所以,我觉得在这三个方面,都会有比较明显的空间。
王文清:就瑞银来说,会不会选择综合财富管理人这个定位?
姜向中:从全球来讲,瑞银是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机构,当然要追溯起来,去年我们正好是庆祝150周年,150年走过来,根本性是和它的国家的立法有关系,比如《瑞士银行保密法》,这对客户资产高度保密,这个我国当然做不到。它有这个保密法,再加上瑞士本国人比较审慎的特点导致它经过这么多年的积累,它的资产规模非常大,再加上国外相对比较混业的一种概念,所以它的财富管理和国内在券商平台下做的偏向于经纪业务的这么一个规模还不太一样,它还是一个大的资产管理平台。它的资产规模我们俗称AUM,管理的资产规模越来越大的时候,其实包括对公司选择内部的一些投资策略,也可以选择要求第三方出一些好的,或者是相对于比较符合客户特点,高风险高收益,还是低风险低收益的产品,多元化就会出来了,是不同的资产类别。所以,导致它是非常强大的汇集投资人和专业资产管理人的平台。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