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并不会追求每年基金业绩排名进入前十名,但是我们公司要求基金经理力求进入前二分之一,因为在国外经验表明,只要一位基金经理连续五年进入前二分之一,五年之后就是第一名。”日前,在参加一家南方大型基金公司理财论坛上,该公司的固定收益首席投资官谈及基金经理业绩排名稳定的力量。
业绩稳定排名居前确实很难做到,在国内的公募基金业绩排名中,也有“冠军魔咒”之说,即基金业绩很难连续位居前列,往往今年业绩好明年业绩就不一定好,很少基金经理能连续两年位居同类业绩的前三分之一,因此不少基金公司在考核时以位居前二分之一为分界线。
连续两年前同类基金业绩排名三分之一很难,那么连续后三分之一容易吗?
每位基金经理都在往前冲,理论上说一样不容易。因为每位基金经理都在奋力往前冲,尤其是在上一年排名进入后三分之一的基金经理,必然使出浑身解数,殊死一拼,摆脱后三分之一的帽子,否则必然落在被公司更换的下场,让更有能力的基金经理接手管理。
但事实上,连续两年业绩排名位居后三分之一的在目前的公募基金市场中也不少。
搜狐基金统计,2011年、2012年连续两年管理产品业绩排名位居后三分之一的共有32位基金经理。需要说明的是,搜狐基金统计的基金经理都是管理同一只产品满两年,未连续满两年未列入统计,此外,统计未包括货币型基金和指数型基金。
在开放式偏股型基金中,连续两年排名在后三分之一的共有24位,他们分别是:中邮创业刘霄汉、长信胡志宝、信达澳银曾国富、华夏巩怀志、信诚程亮、融通管文浩、诺安邹翔和杨谷、南方刘治平、景顺长城邓春鸣、金鹰冼鸿鹏、嘉实陶羽、华泰柏瑞汪晖、海富通程岽、富国尚鹏岳、东吴任壮、大成曹雄飞、中银彭砚和张发余、长盛王宁、易方达潘峰、信诚闾志刚、金鹰朱丹和杨绍基。
虽然2011年他们业绩排名已经在倒数三分之一,但是大部分基金公司依然保持他们的独立性,继续在单独管理产品,仅少部分基金公司在他们管理的产品中增加了基金经理。
如刘霄汉管理中邮核心主题股票2011年亏损31%,在330只同类基金中排295名;2012年刘霄汉继续管理该基金产品,虽然2012年偏股型基金依靠年底的反弹整体均有起色,但是他管理的中邮核心主题依然位居队尾的后面,2012年他管理的产品零勉强持平,在435只同类产品中,位居第355名,同类基金2012年的平均收益率为6%。
截止目前,中邮核心主题依然由刘霄汉单独管理。
也有不少公司难以忍受连续两年倒数的基金经理。最典型的就是华商基金公司的孙建波,虽然在业内颇具名气,但是其管理的华商盛世成长和华商策略连续两年位居倒数,在2013年初,孙建波只能以离职的方式向投资者交代。
还有一类处理方式,是增加基金经理。如管文浩管理的融通领先企业成长股票基金,2011年他管理的产品亏损27%,在同类的330只基金中位居234位,在2012年8月,增加余志勇共同管理;类似的公司还有信诚基金、金鹰基金和华泰柏瑞等。
对于增加基金经理共同管理的方式,业内人士认为,也是一种更为和谐的更换基金经理的方式,让新基金经理熟悉并且接手管理,而原基金经理逐步退出管理。
连续两年排名位居后三分之一,并不是中小型基金公司独有的,在大型基金公司也有基金经理排名连续两年落队,如华夏基金的巩怀志、易方达的潘峰等。
接替王亚伟管理华夏大盘的巩怀志这两年的业绩就不太理想。此前他管理的华夏优势增长股票基金2011年亏损29%,在同类的330只基金中排256名,尽管2012年1月份火速增加了罗泽萍共同管理该基金,但是还是未能扭转局面,2012年仅获得0.83%的收益率,在同类的438只产品中,位居第334名。
这些基金经理中,还有不少是基金公司的重量级人物,这或许是他们能连续两年排名位居后三分之一,依然没有更换基金经理的真正原因。如易方达的潘峰,为易方达总裁助理、研究部总经理,诺安基金杨谷为公司副总经理、投资总监,中银基金的张发余公司副总裁、投资管理部研究总监。
除了上述开放式偏股型基金外,其他类型基金也有这样连续倒数的基金经理。
在封闭式基金中,位居排名后三分之一的共有3位,他们是银华周毅、申万菱信张少华、大成黄万青;在债券型基金中,信诚王国强、诺德张辉和赵滔滔、大成陈尚前、宝盈陈若劲;保本型基金有管理南方避险的孙鲁闽。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