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报讯 (记者 叶静) “老龄化”问题的日趋严重令养老理财市场日益庞大,吸引了众多机构为之酣战,其中不乏基金公司的身影最近一个多月,便有海富通、上投摩根、银华等多家基金公司纷纷试水养老金理财产品,所涉及领域涵盖专户产品、公募基金等。但分析人士表示
,对养老产品要谨防鱼目混珠。
基金公司争发养老产品
蹭蹭上蹿的CPI数据和“未富先老”的观点,强迫大众不得不认真思考未来的养老安排,这让急于争食的基金公司看到了其中“商机”,养老基金便应运而生。
事实上,自去年底天弘基金公司推出业内首只公募养老产品天弘安康养老混合基金以来,基金业在养老理财市场中的探索就未停止过。本月17日,上投摩根旗下首只专门定位于养老理财服务的产品上投摩根天颐年丰混合基金正式发行,其产品设计与天弘安康养老略有不同,权益类投资的上限提升至40%,在以固定收益为主体的投资结构中略增了一些“进攻性”。
而除了传统的公募基金外,基金公司专户也把目光投向这个巨大的市场。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下发“24号文”拓宽企业年金的投资范围后,基金公司的热情进一步被点燃。不久前,海富通便携手中石油企业年金、昆仑信托共同打造国内第一只标准化运作的养老金组合海富通昆仑信托型养老金产品,这被业内称为养老金投资中的创新之举。
谨防以债基鱼目混珠
“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来看,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占总人口的13.26%,并在以每年3%的速度增长。人人谈养老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从这方面来说,市场商机巨大,基金公司此时介入应该说是恰逢其时。”好买财富的分析师曾令华在接受信息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曾令华表示,从投资专业性角度分析,基金公司相较于银行、保险公司等更具有专业优势,但从渠道营销和品牌影响力来看,养老理财市场中基金公司还处于相对劣势。因此想要在市场上分得一杯羹,还需要通过创新杀出一条血路,推出具有鲜明特色和稳定收益的产品来。
不过从目前来看,国内个别打着“养老基金”牌子的产品,实质上仍是一只大众化的理财产品,以债基为主,在市场上鱼目混珠,并没有针对性地对持有人未来的养老需求进行长期规划和安排。而在美国,由于养老基金存续时间长,为了博取更高的收益,养老基金资产配置上明显表现出对股票的偏好。按照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统计,2010年美国养老基金的股票投资比重为49.3%,但其公共养老储备基金则不允许涉足股票,完全投资于固定收益产品。
作者:叶静 (来源:信息时报)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