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来源:Wind 朱景锋/制表 翟超/制图](http://photocdn.sohu.com/20131111/Img389893042.jpg)
目前在任的基金经理中,管理4只及以上基金的基金经理达到7位,其中有6位基金经理管理着4只基金,分别为甘霖、王克玉、吴勇、苟开红、李冠宇和于鑫。
新基金的密集发行成为冲破“一拖三”限制的直接原因,其根本
原因则是基金公司人才匮乏以及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证券时报记者 朱景锋
在固定收益和被动型基金的基金经理早已突破“一拖三”限制之后,今年以来,伴随新基金的密集发行,主动型偏股基金也纷纷突破这一限制,同一位基金经理管理4只乃至更多基金的情况不断涌现。一些小公司甚至出现一人几乎掌管旗下所有基金的情形。
“一拖多”令基金投资陷入两难,由同一位基金经理管理风格迥异的多只基金,投资同质化和业绩差异化都会招致持有人质疑。
在今年之前,囿于同一位基金经理管理单只主动偏股基金数量不超过3只的限制,一位基金经理无论业绩多么优异,其管理的主动偏股基金的数量都不超过3只。
但是,今年这一行规被打破,已经“一拖三”的基金经理频频出任年内发行的新基金的基金经理,即新基金的密集发行成为冲破“一拖三”限制的直接原因,其根本原因则是基金公司人才匮乏以及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据Wind资讯统计,目前在任的基金经理中,管理4只及以上基金的基金经理达到7位,其中有6位基金经理管理着4只基金(一些基金是与其他基金经理共同管理),分别为中银基金甘霖、长盛基金王克玉、浦银安盛基金吴勇、中欧基金苟开红、华安基金李冠宇和东方基金于鑫。
在担任今年发行成立的中银消费主题基金经理之前,甘霖已经是中银收益、中银蓝筹精选、中银主题策略等3只基金的基金经理,而且业绩十分突出。
在今年之前,苟开红管理中欧价值发现和中欧新动力2只偏股基金,业绩出众。今年以来,中欧基金先后发行中欧价值智选和中欧成长优选两只新基金,苟开红均担任了基金经理,显然,新基金的发行使其掌管基金数一举增加到4只,成为少数“一拖四”基金经理之一。
和甘霖一样,王克玉、吴勇、李冠宇、于鑫等均因今年担纲新基金的基金经理而成为同时管理4只基金的基金经理。
和上述基金经理因新基金而突破“一拖三”限制不同的是,金元惠理基金经理晏斌同时管理多达6只基金则是依靠年初的一纸公告。根据金元惠理公告,晏斌1月7日被任命为金元消费主题基金经理,1月18日被同时任命为金元新经济、金元宝石动力、金元成长动力、金元价值增长、金元核心动力等5只偏股基金的基金经理,至此,由晏斌管理或和其他基金经理共同管理的基金总数达到6只,创基金业之最。
事实上,金元惠理共有9只基金,除了晏斌管理的6只偏股基金之外,其余3只均为债券或保本等低风险品种,也就是说,晏斌参与管理着金元惠理旗下所有的偏股基金,这在业内实属罕见。
对于基金经理来说,“一拖多”可能招致投资困境。因为不同基金契约规定有严格的选股策略和投资风格,如果严格按照契约规定的投向投资,可能会造成旗下基金业绩差异巨大,这无疑会招致持有人质疑是否存在利益输送,厚此薄彼。而如果在投资上趋于一致,一旦业绩集体落后,又会遭到投资者质疑违背契约投资。
而在实际投资中,更多的基金经理倾向于投资同质化,如浦银安盛吴勇同时单独管理着浦银精致生活、浦银红利、浦银战略新兴产业等风格迥异的3只偏股基金,在选股上却高度重合,三季度末这3只基金均同时重仓了贝因美、博瑞传播、号百控股、华平股份、华谊嘉信、神州泰岳、天舟文化和益盛药业等8只个股,投资同质化严重。这样可能招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后果,风险极大。而部分基金经理则为了规避风险,也会根据基金风格进行差异化投资,但同质化投资依然是“一拖多”基金经理的主流做法。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