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记者电话采访了工银瑞信相关人员,但截至发稿时止对方并无回应。
业绩大幅跑输同行 基民呼吁换经理
2013年基金三季报已经披露完毕,据天天基金网对224只混合型基金收益率进行的业绩梳理,截止11月29日,工银精选平衡近一年来获得了-3.87%的收益,位于同类型基金排名倒数第一位,且近三年来一直处于倒数前五位之内。
据悉,工银精选平衡混合型基金成立于2006年7月13日,投资范围为具有良好流动性的金融工具,包括国内依法发行上市的股票、债券、中央银行票据、回购,以及法律法规规定或经中国证监会批准基金投资的其它金融工具。
从其投资范围来看,该产品本应该享受更加灵活的资产配置,可以在股票和固定收益品种的投资机会中游刃有余,但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它的业绩甚至还不如单纯的股票型基金。
从其2006年7月13日成立以来看,虽然获得了41.71%的收益,但基本是在刚发行的前几年完成的。而今年以来,该基金的累计收益率实为-12.35%,不仅跑输沪深300指数,更遥不可及同类型产品的平均收益率15.23%,如此巨大的差距让持有该基金的基民们怎能不动怒?
在某股吧中记者看到,大批愤怒的基民不断的通过网络吐槽工银精选平衡,大部分都是谴责基金经理的无能和要求更换基金经理的声音。有基民抱怨称:如此垃圾的业绩,基金经理早就该下岗了,他们把基民的钱越管越少,但管理费却一分不少。更有基民呼吁该基金的持有人联合起来状告基金公司。
(来源:某股吧截图)
多数权益类基金业绩垫底 大部分基金“一拖多”
和工银混合型基金一样,工银旗下的股票型基金业绩同样被投资者诟病。据民营经济报报道,众禄基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第三季度以来,主动偏股型基金几乎全线收涨。总体来看,主动股票型基金平均上涨13.85%、混合型基金平均上涨11.48%。
而在354只偏股基金中,共有351只基金收涨,仅3只基金收跌,净值上涨超过20%的主动偏股型基金数量有71只,其中,表现最好的海富通国策导向涨幅达44.44%,表现最差是工银瑞信红利,跌幅达2.96%。
有业内人士就表示,权益类基金是较能体现基金价值判断的部分,工银瑞信无论是偏股型基金还是混合型基金业绩表现都不佳,肯定与公司整体层面的投研抉择能力和投研导向有关。而工银旗下基金经理的“一拖多”与“多对一”现象,则更加深了这种负面因素。
公开资料显示,在2013年11月11日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工银精选平衡的基金经理一直维持在两人或三人,而该基金11月13日发布公告称增加胡文彪为工银精选平衡的基金经理。至此,该只基金的基金经理扩充为四人,而从胡文彪此前的任职经理看,其并没有管理过混合型基金,与此同时,他还兼任工银大盘蓝筹股票、工银瑞信中小盘股票两只基金的基金经理。反观另外三位基金经理,杨军目前还同时管理着工银红利股票;黄安乐同时管理着工银主题策略股票;高喜阳则刚刚在2013年6月7日卸任天弘精选混合、天弘周期策略股票两只的基金经理,且在其任职期间的业绩均低于同类型基金的平均业绩。
而在权益类基金对市场情况把握失准的同时,工银瑞信基金公司的固定收益类产品规模却大幅飙升。从前三季度新基金发行的规模看来,工银瑞信在公募基金中居于首位,发行新基金数量为12只,募集资金达389.2亿元。在这新发行的12只基金中,有10只是固定收益类的产品。
但某基金公司分析师认为,固定收益类产品虽然风险较低,但并非长久之计,一旦等股市好转起来后,情况还会改变。另外,产品类型过于集中,更容易出现“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情况,上半年在“钱荒”中受伤的债基就是这种现象。
作者:康博 张桔
点击进入【股友会】参与讨论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