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时报讯 (记者 叶静) IPO开闸“靴子落地”,A股出现大幅振荡,不过这只是硬币的一面。另外一面,由于IPO停摆已经超过一年,市场预计届时新股会被“暴炒”,因此新发基金纷纷调整策略,为“打新”做准备。
“打新”基金将被看好
11月30日证监会召开临时发布会,宣布实施新股发行改革,IPO重启进入倒计时。与此同时,新发基金也纷纷调整策略,改弦易辙,瞄准“打新”收益,部分基金公司甚至推出专门的“打新”产品。华富基金日前就表示,公司正在发行华富恒鑫债券基金,该基金可以最高持有20%通过“打新”获得的权益类资产。
信诚基金也在近期推出了信诚月月定期支付基金,其负责人昨日对记者表示,该基金可以有20%的仓位“打新”,预计募集结束的时间是本月20日,“刚好可以赶上明年第一批IPO重启”。
“新股发行已经暂停一年多了,刷新了历史纪录,因此本次重启应该也是经过慎重考虑的。虽然新股发行准备改为注册制,但肯定不会是一蹴而就,总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公司内部的意见是至少首批IPO企业资质较高,应该重点关注。”上海某基金公司的研究员表示,“公司要求对"打新"标的的研究进一步深入,过会企业要求全覆盖。”
另一家大型基金公司也表示,其实从今年三季度他们就开始关注IPO重启的问题了,“我们之前就推出一只专门用于"打新"的债基,但是时间掐的有点早,不过基金经理现在已经降低了债券的仓位,腾出了不少仓位为"打新"做准备。这不是我们一家这样做,整个行业都在摩拳擦掌为IPO做准备。”
根据证监会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意见》(下称《意见》),在主承销商自主配售制度下,作为机构投资者的主体,公募基金无疑是各大主承销商的重要客户;网下配售新股的40%优先配售给公募基金和社保基金,这将极大程度上刺激公募基金和社保基金的“打新”热情。
“这意味着,公募基金在"打新"方面的话语权将进一步得到提升。”分析人士表示,“因此,在"打新"方面有较大空间的公募产品或被资金所看好。”
基金只看好“头啖汤”
除了公募基金,基金专户也在积极筹备“打新”工作。“我司专户可参与打新股,杠杆6至8倍,有需求的朋友可联系。IPO启动在即,把握机会!”《意见》公布后不久,某中小基金公司专户部门人士便在圈内发布上述信息。从了解的情况来看,专户近期已经把仓位调低,准备了较为充足的头寸准备“迎新”。
私募基金等机构为了分一杯羹,也有意与基金专户合作。“与专户合作,发行专注"打新"的产品,专户做通道,我们做投顾。”某私募人士表示,此前也和几家专户接洽过相关事宜,专户通道费用基本在“千二、千三”的水平。
虽然基金“打新”工作正在紧锣密鼓的布局当中,但基金公司也表示,“好喝”的估计也只有“头啖汤”。“主要是新股发行暂停了一年多,大家都憋着一股劲,从稀缺性考虑首批火爆的概率较高,但从长期来看,不能对新股寄予过高希望,随着市场供给量的增多,以及发行制度的日渐规范和成熟,"打新"市场肯定会回归理性。”
“如果我们将时间视角拉长去看IPO这个投资标的,其实对债基和其他基金净值的影响在逐步降低。”万家基金固定收益部总监朱虹表示。
在朱虹看来,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中国的经济周期所决定的A股的表现不同;二是参与IPO作为一种所谓的“无风险”的收益特性在逐步被淡化。“随着新股供应量的增多,新股"一飞冲天"的情况应会越来越少,投资会越来越理性。”
作者:叶静 (来源:信息时报)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