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13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4年预算草案的报告》日前提请省人大会议审议,报告中有一大亮点,是将社保基金纳入政府预算之中。这对于我国社保基金的运作和管理具有积极的意义。
我国目前省一级社保基金大都存放在银行,在隐性存在的通胀之下,社保基金仅依靠利息很容易产生贬值风险,当物价上涨较为严重时,这种贬值尤为明显。因此,近年来有关加大社保基金投资以抗衡贬值风险的呼声一直很高。这方面,广东作为社保基金积余较为丰富的省份,已迈出了先行先试的步子。目前广东已拨出1000亿元养老金委托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投资运营,并在去年5月首次公布了收益情况,这部分资金获得了年化收益率6.72%的成绩,虽然不是很高,但毕竟高于银行定期存款利率。
但是,正像广东省财政厅厅长曾志权所说,社保基金是老百姓“保命钱”,因此它的投资运营,要将安全性放在首位。其实,正是由于这个缘故,社保基金的投资运营一直存在较大争议,包括广东当年展开试点的时候,也曾出现过质疑的声音。这种反对、质疑的声音,不能说一点道理也没有。由于目前我国投资渠道狭窄,因此社保基金的投资通常局限于股市,将老百姓“保命钱”投入这样一个风险莫测的市场,确实不能令人放心。
社保基金存在银行里拿利息,只能被动地承受贬值压力,而投资股市的风险又是社保基金所不能承受的。那么,有没有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呢?广东决定将社保基金纳入政府预算,可以说是为社保基金的运作和管理找到了一条合适的途径。从本质上说,社保基金是由老百姓“凑份子”集中起来的钱,政府起的只是代为管理的职能。因此,社保基金的投资必须经过一定的法律手续,这个手续就是将社保基金的日常运作纳入政府预算体系,并交由人大机构审核。这样,社保基金的运作和管理就放到了阳光下,其投资决策也必须经人大代表的审核并且向人大负责。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社保基金的运作置于人大的监督之下。
社保基金纳入政府预算,另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可使基金的家底更准确地让民众了解,并为政府行使对基金的兜底责任提供准确依据。目前,很多省份的社保基金入不敷出,很难指望投资运营来彻底解决,因此必要的时候,需要中央政府通过财政转移给予支持。但具体到每一个省份,就需要对社保基金的亏空额到底有多少、是否影响当期养老金发放等问题,有明确答案,而不能由管理机构“自说自话”。如果这些省份能像广东一样,将社保基金纳入政府预算,那么社保基金这一本账就可以算得更清楚,政府的财政支持也更能有针对性。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