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交易折价频发
昨日,山东如意出现在大宗交易平台,成交354万股,成交价为8.45元,相比昨日收盘价10.19元,折价17.08%。
3月4日,有两家银行股现身大宗交易,分别为平安银行和中国银行。大宗交易数据显示,当天平安银行共有4笔成交,成交价均为10.67元,较收盘价10.98元折价2.82%。
浙富控股近日也公告称,公司实际控制人和董事长在2月26日、27日,通过大宗交易分5笔减持6950万股,套现55801.5万元,成交整体折价率为11.9%。除此之外,近期还有深圳惠程、黑牛食品、光韵达等出现在大宗交易成交榜上,分别折价5.05%、12.50%和11.54%。
而据同花顺统计显示,今年以来折价率超过10%的大宗交易共发生了357次,其中有7次的折价率甚至超过18%。这些高折价成交多发生在1月份之后,其中荣科科技的折价率最高,为18.23%。本月的大宗交易平均折价率达到了7.4%,为历史较高水平。
机构资金大举接货
仔细分析,大股东低价派发筹码的同时,机构资金也在大举接货。
3月4日,中金公司北京建国门外大街营业部现身中国银行大宗交易榜单。当天中国银行共计成交3笔大宗交易,其中中金公司北京建国门外大街营业部买入775.82万股,买入金额为1885.24万元;另外两家买入的分别为国泰君安上海陆家嘴东路营业部和中信证券南昌贤士一路营业部。卖方是同一营业部,为广发证券佛山汾江中路营业部。
平安银行的大宗交易榜单上显示,买方营业部为中金公司北京建国门外大街营业部,卖方为广发证券佛山汾江中路营业部,一共成交570万股,成交金额为6075万元。中金公司北京建国门外大街营业部一直被市场视为QFII驻居地。其他机构专用席位本周也频频现身大宗交易。深圳惠程、恒邦股份和骅威股份等交易的买入席位中都出现了机构专用席位的身影。3月3日,机构席位以8.65元接盘深圳惠程2625万股,成交金额达22706万元。2月28日,两个机构席位间倒手了1600万股恒邦股份,成交价13.84元。
有“市场屠夫”之称的国泰君安交易单元近日通过大宗交易,耗资35658万元接盘了4440万股浙富股份,成交均价为8.03元左右。而昨日,浙富控股报收8.99元,该席位账面浮盈达到4000万元。
对于近期市场大股东频频“挥泪甩卖”的现象,银河证券分析师吕喆表示,随着银行信贷收紧,不少上市公司资金链紧绷,大股东不得不以套现来筹集资金。不过产业资本的大面积“吃货”,也显示机构对于后市的态度乐观。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