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基金新闻部统计,截至昨日,4月份基金经理离职超过了今年的任何一个月份,掀起了小高潮;同时,新任的基金经理中有八成为基金公司内部自我培养;而基金公司高管很“忙”,密集“空降”子公司,形成一套班子两个牌子的普遍现象。
离任
20天40只基金变 更基金经理 4月份掀起离职高潮
分析人士称,业绩因素仍然是基金经理变动的主要原因
本报记者 陈 霖
春暖花开,基金经理离职也进入了小高潮,WIND资讯数据显示,4月以来仅仅20日,就有40只基金变更基金经理,占比超过今年以来变更基金经理的基金数量的一半。
此前,《证券日报》在今年1月份就采访了解到,每年3、4月份均是基金界人员变动高峰期,今年亦是如此。原因是基金公司年终奖一般不会一次性在春节前发放,会留有一定比例的年终奖放在一季度末发放,所以3、4月份是每年基金经理变动高峰期。
而北京某第三方机构首席分析师在接受《证券日报》基金新闻部记者采访时称,业绩因素仍然是基金经理变动的主要原因。上述分析人士称,不少基金公司实行年度业绩考核,或一定时间内的业绩考核,若业绩考核不能达标,往往出现基金经理变动。
一周13只基金变更掌管人
曹剑飞离职农银汇理
上周,又有11只基金发布变更基金经理的公告,其中富国天益价值(100020,基金吧)公告聘任基金经理李晓铭,原基金经理陈戈转任公司总经理,海富通基金则连发4则公告,宣布旗下4只基金同时变更基金经理,陈静同时卸任海富通股票(519005,基金吧)、海富通领先成长(519025,基金吧)以及海富通风格优势(519013,基金吧)3只基金的基金经理,新任基金经理分别为黄春雨、谢志刚以及宋争林,值得注意的是,3只基金去年业绩表现排名均在同类基金后1/3,而海富通收益增长(519003,基金吧)则增聘基金经理丁俊。
在上周,农银汇理王牌基金经理曹剑飞离职传言也得到最终确认,4月16日,农银汇理发布公告,曹剑飞已经卸任农银汇理低估值高增长和(660001,基金吧),并不再担任农银汇理旗下任何一只基金的基金经理,此外曹剑飞也不再任职农银汇理投资总监一职。
实际上,今年年初曹剑飞即将离职农银汇理的传言就已不胫而走,农银汇理一系列基金经理变更也为曹剑飞的离职做铺垫。2013年6月,曹剑飞卸任农银汇理消费主题的基金经理,由付娟接掌,2013年11月,曹剑飞卸任农银汇理低估值高增长,由凌晨接掌。目前,由曹剑飞执掌的基金均实现了双基金经理制。
4月份基金经理现离职高潮
业绩因素仍然是主导
WIND资讯数据显示,4月以来仅仅20日,就有40只基金变更基金经理,占比超过今年以来变更基金经理的基金数量的一半。
此前,《证券日报》在今年1月份就采访了解到,每年3、4月份均是基金界人员变动高峰期,今年亦是如此。原因是基金公司年终奖一般不会一次性在春节前发放,会留有一定比例的年终奖放在一季度末发放,所以3、4月份是每年基金经理变动高峰期。
数据同样显示,今年年初,变更基金经理主要以增聘为主基调,而增聘也是为日后的基金经理离职做铺垫。
根据《证券日报》基金新闻部记者此前的统计,每年年初增聘基金经理的公告,有相当比例是在为原基金经理的离职做准备。即一只基金在增聘基金经理不久,原任基金经理就会离职。对去年上半年基金经理的变动情况进行整理对比发现,共有21只基金在去年一季度发布了基金经理变动公告后,在去年上半年又出现一次或多次的基金经理变动。需要指出的是,其中有13只基金均是在年初发布了增聘基金经理公告,而不久后,这只基金的原任基金经理离职。去年年初为原任基金经理离职做铺垫而增聘基金经理的基金数量,占同期发生2次或2次以上基金经理变动的基金总数的六成以上,为61.9%。
而北京某第三方机构首席分析师在接受《证券日报》基金新闻部记者采访时称,业绩因素仍然是基金经理变动的主要原因。
例如,博时两只债券型基金去年表现落后,博时宏观回报排名同类基金倒数第1名,博时稳定价值排名同类基金后十名。今年2月份,该公司发布公告称,这两只基金变更基金经理。
而一直以地产股为主要配置的中欧中小盘去年回报率为-29%,垫底同类基金,其基金经理王海在今年年初遭遇下课,1月份中欧发布变更基金经理公告,显示王海不再担任中欧中小盘基金经理,由魏博接掌。
上述分析人士称,不少基金公司实行年度业绩考核,或一定时间内的业绩考核,若业绩考核不能达标,就会出现基金经理变动。
履新
王亚伟离任后华夏基金18张新面孔:
占团队席位、参管基金数量双双超四成
18位新任基金经理上任前,均在华夏基金有过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或其他岗位的任职经历,可谓均是其“自产”人才
本报见习记者 唐 芳
距华夏基金前明星基金经理王亚伟离任(2012年5月4日),已经快满两年时间,在王亚伟离开的日子里,华夏基金对其基金经理团队做了哪些调整?补充的“新血”有怎样的特点?上任后管理能力表现如何?
《证券日报》基金新闻部根据华夏基金公布的信息和WIND资讯数据整理显示,自王亚伟离任后,华夏基金的基金经理团队共新进18人,截至目前仍有17人在职,占华夏基金现有基金经理人数的43.59%。从来源上看,新任基金经理上任前,均在华夏基金有过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或其他岗位的任职经历,可谓均是其“自产”人才,其中,仅有2人在上任前有基金经理任职经历。18人均是硕士以上学历,在加入华夏基金前,多在证券公司、保险(放心保)公司、银行或资产管理公司有过一线工作经历。
目前在任的17位新任基金经理参管华夏旗下19只基金,占华夏基金旗下基金总数的43.18%。其中,仅3人独自管理手上的全部基金,其余均与别人合作管理。目前华夏基金旗下新任基金经理上任后接管时间已满1年的基金有11只,包含有7只指数型基金、2只偏股基金、1只债券型基金和1只QDII基金,后4只基金中,有3只基金自新基金经理上任以来的收益率均超同期同业平均水平。
新添18人 全系“自产”
WIND资讯数据显示,自王亚伟离任以后,华夏基金共聘任了30位基金经理,其中有12人在被聘任前已经在华夏基金担任基金经理,即新上任基金经理的共有18人。华夏基金也成为同期新聘(考察期之前不在该基金公司担任基金经理职务)基金经理人数最多的基金公司。
这18位近两年新聘的基金经理中,目前仅刘振华于今年2月21日宣布离任,其余17人目前均在任,而目前华夏基金共有39名基金经理,新上任的17位基金经理占比为43.59%。即华夏基金的现任基金经理团队,有逾四成成员是在王亚伟走后新添的。
从人员来源上,上述18人中可以说全部是华夏基金内部培养的人才。上述18人无论加入华夏基金的时间长短,在任职基金经理前,均在华夏基金担任过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或投资经理。其中,以刘金玉比较特别,他和郑晓辉是18人中仅有的在任职华夏基金的基金经理前有过公募基金管理经验的2人。资料显示,刘金玉2009年12月至2013年7月,曾任职于泰达宏利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担任研究部副总监。曾管理过泰达宏利周期和泰达宏利首选企业2只基金。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加入泰达宏利前,他曾在华夏基金工作过6年,担任行业研究主管,所以说重回老东家的他虽然直接被任命为基金经理,仍可算是华夏基金自己培养的人才。刘金玉也成为18人中,基金经理任职年限最长的,为3.6年,郑晓辉的任职年限为2.4年,其余16人的任职年限均在2年以下。
除刘金玉和郑晓辉外,倪邈、李铧汶、柳万军、 王路、毛颖5人在加入华夏基金前,也曾在公募基金公司任职,但多担任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或营销岗位的职位,并没有公募基金管理经验。他们加入华夏基金后也是从研究员做起,而后才升任基金经理。
从职业履历上看,这18人在加入华夏基金前,多在证券公司、保险公司、银行或资产管理公司有过1年至3年的任职经历,一线经验丰富。
从学历上看,18人中有3人是博士,其余均是硕士。而目前华夏基金的基金经理团队中,共有4名博士,除孙振峰外其余3位均是在王亚伟离开公司后新聘的。其实孙振峰也是王亚伟离开华夏基金前一个月(2012年4月5日)才首次在华夏基金担任基金经理的,他之前在大成基金任基金经理,2011年11月加入华夏基金。
从性别上看,18位新任基金经理中,仅有毛颖1人是女性。而目前华夏基金39人的基金经理团队中,女基金经理共有3人,其余两位分别是王怡欢、郑煜,在华夏基金任职基金经理的年限分别为3.15年和7.69年。资料显示,毛颖是北京大学金融学硕士。曾任西南证券研究员、中信基金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2009年1月加入华夏基金,曾任固定收益部研究员。去年5月13日起担任中信稳定双利(288102,基金吧)债券的基金经理。
管理华夏旗下逾四成基金
上任以来业绩多超同业平均
从管理基金的情况上看,上述17名在职的新任基金经理共参管华夏旗下的19只基金,占华夏基金旗下基金总数(44只)的43.18%,即参与逾四成基金的管理。有14人目前仅参与1只基金的管理(分级基金合并统计),其中王路共管理华夏恒生ETF、华夏恒生ETF联接、华夏上证原材料ETF、华夏上证主要消费ETF和华夏上证金融地产ETF 5只基金,是17人中,管理基金数量最多的。此外,仅邓湘伟、刘鲁旦和毛颖3人单独管理手上的全部基金,王璐独自管理手上的2只基金,其余新任基金经理均与别人合作管理基金。
从业绩角度看,目前,新任基金经理上任后接管时间已满1年的基金仅有11只,其中,指数型基金有7只,偏股基金有华夏蓝筹(160311,基金吧)核心和华夏复兴2只,其对应的新任基金经理董阳阳和崔同魁分别于2013年3月11日和2012年7月16日就任。债券型基金仅华夏双债增强1只,其新任基金经理邓湘伟于2013年3月14日上任。QDII基金有华夏海外收益1只,其新任基金经理刘鲁旦于2012年12月7日上任。
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20日,华夏复兴自崔同魁上任以来的收益率为24.39%,而同期全部偏股基金的平均收益率仅为14.63%。华夏蓝筹核心自董阳阳上任以来的收益率为6.63%,低于同期全部偏股基金9.22%的平均收益率。华夏双债增强A/C自邓湘伟上任以来,分别取得了2.10%和1.70%的收益率,均高于同类基金同期0.53%的平均收益率。华夏海外收益A/C自刘鲁旦上任以来,分别取得了6.31%和5.705的收益率,也均高于同类基金同期4.98%的收益率。即这4只业绩可比的基金中,除华夏蓝筹核心外,其余新任基金经理上任后均取得了超过同业平均水平的收益。
84家基金管理人两年聘任近500位新将 在任基金经理八成为内部培养
同期有288名基金经理分别从66家基金公司离职,目前84家基金管理人的现任基金经理总数为942人
本报见习记者 唐 芳
自王亚伟离任后,华夏基金的基金经理团队经历了较大幅度的调整,同期,整个基金业的基金经理队伍也有着不小的变动。
《证券日报》 基金新闻部根据WIND资讯整理显示,自2012年5月4日(王亚伟离任华夏基金)以来,截至今年4月20日,有基金产品可比的84家基金管理人(83家基金公司和上海上海东方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均新聘(聘任前,该基金经理不在聘任其的基金公司担任基金经理)基金经理,共新聘498人(在考察期内离任的基金经理也纳入统计),同期有66家基金公司的288位基金经理从所就职基金公司离职。可见,在近两年里,虽然整个基金行业人员变动频繁,但是整体来看“新鲜血液”涌入还是主流趋势。经过调整,可比84家基金公司的现任基金人数达942人。
具体看来,84家新聘基金经理的基金管理人平均每家新进5.93人。而近两年新聘基金经理人数在6人以上的基公司有36家,在10人以上的公司有12家,其中,华夏基金新进人数最多,为18人。而华夏基金目前也是基金管理人中基金经理团队最大的,共计39人,紧随其后的是博时基金和嘉实基金(博客,微博),旗下基金经理人数均为28人。
66家在考察期内有基金经理离开的基金公司平均每家离职4人。离职人数在5人以上的基金公司有24家,离职人数在10人以上的基金公司有3家,其中博时基金和嘉实基金离职人数最多,期内均有11人离职。
随着基金经理的流入和流出,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团队结构也呈现出新气象。WIND资讯数据显示,84家基金管理人平均旗下有11位基金经理,其中旗下有2位以上基金经理的基金管理人中,长信基金的基金经理平均任职年限最长,为4.35年,长信基金目前旗下有10位基金经理;任职年限最短的是中信建投基金,仅为0.23年,去年9月底成立的中信建投基金旗下目前有2位基金经理。
从在任基金的来源来看,基金公司自己培养的人才居多。WIND资讯数据显示,在任的942名基金经理中,来自“内部”的有796人,占比为81.63%,即逾八成的现任基金经理是基金公司“自产”的人才,此外来自“同行”(其它基金公司)的有124人,来自“其它”(证券公司、资产管理公司)渠道的有人17人。其中华夏基金是自我培养基金经理最多的基金公司。数据显示,华夏基金旗下现有的39名基金经理中,有34人来自“内部”,占比为87.18%。
而从离职后的去向上看,基金经理离职后有明确去向数据的为:29人在其它基金公司就职,5人转去券商,5人转去私募。
兼职
基金高管密集“空降”子公司一套班子两个牌子成普遍现象
本报记者 陈 霖
春暖花开,也正是基金公司布局之际,不少基金公司子公司高管团队正在进行调整。
上周,国投瑞银宣布公司总经理、董事刘纯亮先生兼任国投瑞银资本董事长; 公司副总经理王书鹏先生兼任国投瑞银资本总经理、董事; 公司督察长刘凯先生兼任国投瑞银资本董事。
母公司兼职子公司董事已经不是第一例,就在今年3月份,已经先后有财通基金、泰信基金、浦银安盛基金等多家基金公司公布了母公司高管人员在基金子公司兼职的公告。3月11日,财通基金公布其总经理刘未、督察长黄惠以及副总经理王家筠分别兼任子公司董事长以及董事。浦银安盛基金公告公司董事长姜明生兼任浦银安盛资产执行董事;公司董事廖正旭兼任浦银安盛资产监事;公司董事、总经理郁蓓华女士兼任浦银安盛资产总经理。而泰信基金的董事、总经理葛航、副总经理桑维英、风险管理部总监唐国培、财务部总监张芸红、清算会计部总监蔡海成等4人日均在子公司上海锐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任职。
上海某基金公司人士在接受《证券日报》基金新闻部记者采访时称,在基金业,类似这样的高管在母公司任职同时兼职子公司职务,一套班子、两个牌子现象相当普遍,不少基金公司高管都会“空降”子公司,但他们都是兼职,并未在子公司全职工作。
相对来说,大成基金有所不同,大成基金近日发布公告称公司根据《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管理暂行规定》的要求,公布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以及其他从业人员在大成基金旗下子公司大成创新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兼职及领薪情况,达到公告级别人员人数共9人。包括副总经理杨春明、投资部投资经理刘虹,以及投资经理刘庆、王丹娜、徐生沪、胡琦、郭海洋、李雪飞、国际业务部总监邓韶勇等。
一位接近大成的人士在接受《证券日报》基金新闻部记者采访时称,去年底大成子公司成立,目前大成基金逐渐将母公司的专户业务转移至子公司,公司也许是处于这方面考虑,允许投资经理兼职子公司业务。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