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彭
在投资者选择基金的过程中,短期绩优产品有如过江之鲫,令人难以抉择。但突出的短期业绩并不代表长期回报同样出色,逐渐成熟的投资者也越来越意识到,在牛短熊长的A股市场中,经过大浪淘沙仍然业绩良好的“长跑健将”才应作为基金投资的主要配置标的。
在2009年1月1日至今年5月6日的五年间,市场经历过2009年的强劲反弹,2010年的震荡调整, 2011年的“股债双杀”以及2013年的结构性牛市, 期间上证综指上涨9.75%,而股票型基金中共有13只业绩翻倍,这些穿越牛熊依然表现坚韧、为投资者带来显著回报的绩优基金有哪些品质呢?
2009年以来业绩翻倍的基金
排名
名称
涨幅(%)
1
景顺长城内需贰号
173.67
2
景顺长城内需增长
170.76
3
华商盛世成长股票
144.63
4
银河成长股票
133.17
5
国泰金牛创新股票
128.37
6
农银行业成长股票
128.35
7
嘉实研究精选
121.39
8
兴全社会责任股票
113.72
9
广发核心精选股票
111.06
10
新华优选成长股票
110.96
11
宝盈资源优选
110.53
12
华夏复兴
109.63
13
交银成长股票
100.59
基金经理稳定任职,不仅使基金的投资风格得以延续,也令其过往业绩对潜在投资者充满说服力。从净值翻倍的13只基金来看,半数以上的基金经理任职时限超过三年,其中业绩位居首两位的景顺长城内需增长和景顺内需贰号基金的基金经理王鹏辉从2007年9月15日开始管理,至今任职超过六年;国泰金牛创新、广发核心精选和兴全社会责任的基金经理范迪钊、 朱纪刚和傅鹏博任职近四年。对于基金管理而言,一朝天子一朝臣的现象较为普遍, 即便新任基金经理同样具备出色的管理能力,但在接管初期由于投资风格的磨合与承接,也难免业绩的短期波动。
除了人员稳定之外,长期领跑的绩优基金往往具有突出的超额收益获取能力,即顺应市场趋势,在基金经理和投研团队擅长的领域内,通过灵活的板块调整和个股选择,确立领先优势,从而大幅超越同类基金和基准指数。
以景顺长城内需增长基金为例,基于基金经理王鹏辉对经济周期走势的准确认识, 屡次踏准市场节奏,并敏锐地把握住几次由此带来的大机会。2009年初,当市场主流还在看跌后市时,王鹏辉悄然加仓,至二季度末,仓位已高达88%;而在2009年下半年机构一致看涨时,其又做出减仓决定,年底时将仓位降到大约77%。2013年初,王鹏辉又及时捕捉到新兴产业成长股的投资契机,重仓TMT板块,并在当年一举获得逾70%的净值涨幅。
嘉实研究精选的基金经理张弢同样对市场节奏具有良好的把握能力, 从行业配置上来看,该基金倾向于重点配置持续成长型行业,如食品饮料、医药等板块,并阶段性参与房地产、金属、非金属等行业的轮动机会,总体运作稳中求进,力求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实现业绩的中长期稳定增长。
不可否认的是,对于基金投资来说,持有足够长的一段时间,才是最终获得预期回报的必由之路。投资成功的秘诀不在于对了多少次,而是尽量少犯错误,从这个意义上讲,长期持有业绩稳健的绩优品种,尽管看起来乏味,却是普通投资者实现稳步增值的更好方式。 (来源:上海证券报)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