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将公募任职时长在2年以下的基金经理划分为新生代,2-5年划分为中生代,5年以上划分为老生代。根据金牛理财网数据统计,目前新生代基金经理共有408人(包括1年以下219人,1-2年189人),中生代基金经理共有334人,老生代基金经理共有207人。由上可以看出,目前新生代基金经理在数量上已经占据了四成以上,成为了整个公募行业的主要支撑力量。
再看业绩。剔除掉1年以下的基金经理,189名新生代基金经理在近一年时间里平均综合收益为-1.61%,而同一时间段的中生代和老生代业绩分别为-1.86%和-2.02%。
分类型来看,新生代基金经理权益类平均收益为-4.15%,主动权益类平均收益为-1.26%,固定收益类平均收益为2.30%,海外投资平均收益2.60%。中生代权益类平均收益为-4.46%,主动权益类平均收益为-2.32%,固定收益类平均收益为1.67%,海外投资平均收益6.64%。老生代权益类平均收益为-3.87%,主动权益类平均收益为-3.27%,固定收益类平均收益为1.36%,海外投资平均收益5.25%(见表1)。
表1
数据来源:金牛理财网 数据截至5月23日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新生代基金经理在近一年的表现并不比老基金经理差,反而还略有胜出。其中,主动权益类和固定收益类投资方面均好于老基金经理,但海外投资类要略逊一筹。
我们再来看一下三代基金经理中顶尖人物的对比吧。
新生代基金经理的前五名代表为任泽松、王茹远、费鹏(易方达)、费鹏(华商)、赵媛媛,近1年综合收益分别为53.46%、25.11%、23.04%、20.75%、19.14%。中生代基金经理的前五名代表为成胜、丁靓、彭敢、陈锦泉、翁启森,近1年综合收益分别为32.40%、29.10%、23.15%、20.86%、18.68%。老生代基金经理的前五名代表为陈扬帆、梁永强、王华、王鹏辉、朱志权,近1年综合收益分别为27.97%、20.02%、18.38%、15.03%、13.20%(见表2)。
表2
![]() |
数据来源:金牛理财网 数据截至5月23日
今年以来,随着监管层的大数据核查风暴持续升级,基金经理离职潮愈演愈烈。统计显示,今年以来基金经理变更事件460起,其中离任221起,离开公募行业的有159人。这引发了行业人才紧缺的担忧,而最让基民忧心的是,大批新任的基金经理能否承担起管好基金的重担呢?
事实证明,至少在近一年的时间里,新生代的基金经理们的表现超过了老基金经理。虽然这可能存在市场风格变化的因素,任职时长1年以下的基金经理也难以考察,但至少证明了新生代基金经理是值得期待的。而对于那些因为老鼠仓核查而出走的基金经理来说,其离开并非公募之祸,反而是公募之福。就像14年前的“基金黑幕”事件一样,清除害群之马,净化行业土壤,其结果不是一蹶不振,而是欣欣向荣。
作者:宋兆卿来源中国证券报·金牛理财网)
![](http://fund.sohu.com/upload/fund2013/images/weixin_fund.gif)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