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39亿元。
这是IPO重新开闸第一周,6只新股网上网下冻结资金的总量,平均每只940亿元。
与狂热的打新潮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沪指一周大跌2.13%,A股市值蒸发6338亿元。IPO开闸第一周,也正是“钱荒”一周年之际,大盘再度因IPO的重启付出沉重代价。
一
夜之间,从哪冒出来的5639亿天量打新资金?“一个字,借。”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师杨德龙对理财周报(微信公众号:money-week)记者表示,“6月18日国债逆回购利率巨幅飙升,就是机构在抢钱申购新股。”
机构通过国债逆回购借钱打新,中小投资者则通过融资融券向券商借钱。
Wind资讯数据显示,6月18日两市融资余额飙升至4013.57亿元,时隔2个月后再度登上4000亿元关口,较三个交易日前大增近百亿。
“除了国债逆回购和融资融券,卖股票、民间借贷等,都是筹钱打新方式。”杨德龙进一步表示,“不过,中签率出来后大家却发现,都白忙活了。”
证监会日前公布的打新数据显示,IPO首周投资者为打新抛售的资金高达355亿元。
5639亿打新新高与中签率新低
IPO再重启,千呼万唤始出来。
6月18日,龙大肉食(002726.SZ)、雪浪环境(300385.SZ)、飞天诚信(300386.SZ)、联明股份(603006.SH)等4只新股同时进行申购;6月19日,依顿电子(603328.SH)申购;6月20日,莎普爱思(603168.SH)申购。
此前最近一次新股申购,要追溯至今年2月11日。整整4个月的等待,对很多早已瞄准打新的机构和散户来说,时间已足够漫长。
当然,这也给了打新的投资者足够的时间去做准备:筹钱打新。
全民打新,盛况空前。
6月18日,龙大肉食等4只新股的网下机构资金被冻结数量合计约1149.5亿元;而参与网上申购资金被冻结合计约2662.7亿元。网上和网下申购被冻结的资金达3812.2亿元。
6月19日、6月20日,狂热的新股申购潮继续,其中依顿电子冻结资金总量超过1000亿元。
IPO重新开闸的第一周,6家已完成申购的公司网上网下共冻结资金5639亿元,平均每家冻结资金940亿元。其中,网上冻结3817亿元,平均每家冻结资金636亿元;网下冻结资金1822亿元,平均每家冻结资金304亿元,均大幅高于年初48家公司。
根据最新申购规则,6月18日申购的资金需要T+3日才能解冻,所以第一周的新股申购冻结资金并不会出现重复计算问题。
换言之,本次全民打新潮,机构和中小投资者累计至少筹集了5639亿元。
“事实上,市场上准备好的打新资金或还远远不止这个数字,超过万亿也不奇怪。”业内人士透露,“由于这次IPO市值计算方法有所改变,需计算T-2日前20个交易日的平均市值,很多打新资金都因为没有市值而无法申购。再者,新股上市的频率较年初大幅下降,而每只新股都有申购上限,很多投资者准备好的打新资金只动用了一部分。”
记者也了解到,确实有不少投资者筹集了一两百万的资金用于打新,但单只新股的申购资金上限往往只有十几万,很多资金都闲置了。
与狂热的打新潮对应的,是超低的新股中签率。
六家新上市公司公布了网上中签率,其中龙大肉食的中签率为0.8325%、雪浪环境为0.4577%、飞天诚信为0.5442%、联明股份为0.4365%、依顿电子为0.5600%,莎普爱思为0.7623%。
综上,6只新股的网上平均中签率还不到0.6%,远低于年初48只新股平均1.75%中签率,仅为后者的三分之一左右。
“千分之六的新股中签率,堪比中彩票。”一位参与新股申购的散户无奈表示。
然而,较之网下的中签率,网上中签率已是高不可攀。数据显示,6只新股网下平均配售比率0.24%,而年初48只新股网下机构配售平均中签率是15.4%。实际上,0.24%只是一个平均数字。对于没有优先配售权的网下申购者而言,网下申购的中签率只有万分之几。
根据龙大肉食公告,网下申购方面,公募及社保基金最终配售比例为0.25063085%,企业年金和保险机构最终配售比例为0.18559156%,其他投资者最终配售比例为0.07847928%。
而联明股份公告也显示,网下申购方面,公募社保类获配比例为0.0757%,年金保险类配售比例为0.0757%,其余获配比例为0.0752%。
“网下中签率创下历史新低,这与最新制度安排有很大的关系。现在机构申购数量不再设上限,而网上的超额申购触发了回拨机制等等。”杨德龙表示。
据悉,受监管部门加强监管影响,本次新股发行将限制超募、限制老股转让、限制发行市盈率、限制发行规模,因此,机构报价趋于一致,仅有细微差异,入围机构大增。
再者,个人投资者疯狂打新,回拨机制导致网下配售减少。据统计,首周上市的6只新股,网上认购倍数最低为176倍,最高为515倍。根据3月份的新政,为了满足中小投资者的认购需求,增加网下向网上的回拨力度,网上有效认购额度超过150倍的,网下配售仅需保留配售总额的10%。
由此可见,本次发行的6只新股全部触发了巨额回拨机制。而年初发行的48家公司,仅有个别公司网上认购倍数超过150倍。
奇葩的网下中签率,让机构大倒苦水。“我们也动用了很多账户和大量资金积极参与申购,虽然已经预期中签率会比较低,但实际中签率出来后还是吓了一跳。”杨德龙表示,“估计打新收益只能勉强覆盖资金成本,基本上是白忙活一场。”
实际上,能保本已经是比较幸运的了。根据理财周报记者的了解,有不少机构这次打新算下来是亏的,可谓赔了夫人又折兵。
根据打新规则,新股资金冻结时间为3个交易日,但这并不包括周六和周日。以6月20日发行的新股莎普爱思为例,如果按照资金冻结5天来计算,由于其网下冻结资金高达353.90亿元,而若按照8%的融资成本,业内人士测算需累计上涨110.07%,机构才能保本。
机构借钱打新致国债
逆回购利率飙升
5639亿元天量打新资金,钱从哪里来?
“一是自有资金,二是卖,三是借。”杨德龙表示,“无论是散户还是机构,打新资金的来源无非是这几个方面。”
根据其介绍,自有资金即股市的存量资金,卖主要是卖股票和卖货币基金。此外,机构借钱,主要通过国债逆回购;而很多中小投资者利用融资融券借钱打新。
“市场并不缺钱,只是找不到方向。”广东惠正投资董事长江作良对记者表示,“定向降准释放了不少流动性,房地产拐点的到来也让不少资金从房地产行业撤离。”
央行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5月份的广义货币(M2)已达118.23万亿,而股市存量资金也是动辄以万亿计。
A股缺失的,是信心。为什么新股申购会吸引如此多投资者的目光?这还得从年初第一批上市的48只新股说起。
今年1月份,暂停了15个月之久的IPO正式重启。1月8日至2月19日期间,总共有48只新股进行网上网下申购并上市发行。
根据记者统计,第一批上市的新股,上市后首日涨幅达40%以上的有44只,占比约9成;在上市以后,超过30只次新股的涨幅较发行价涨幅达100%以上。统计显示,第一批48只新股网上申购平均中签率达1.75%,网下机构的配售中签率更高达15.4%。 根据测算,按照上述中签率和上市首日平均涨幅,假如全部按照上市首日的收盘价抛售,网上申购新股的年化投资回报率都在50%以上,网下机构的投资回报率则更高。
如此高打新回报率,足已让任何机构和散户心动。
“大家都是被年初48只新股的赚钱效应吸引过来的。”上海一位私募负责人表示,“但这种现象显然并不正常,也是全球绝无仅有的。近日上市的新股,无论网上还是网下中签率都大幅下降,打新回报率自然就跟着下降了。长远来看,年10%左右的打新回报率会成为常态。”
该私募人士坦言,受到年初首批新股的高额回报吸引,其管理的私募也动用了超过1亿元的资金打新。
“不过我们报价出现了偏差,并没有入围和中签。好在我们动用的是自有的闲置资金,没有什么损失。”上述私募进一步表示,“据我所知,有很多机构都通过国债逆回购借钱打新,但由于中签率太低,获配的新股很少,到头来得不偿失。”
其所提到的国债逆回购,正是此次网下打新机构采取的主要筹钱方式。
6月17日和18日,国债逆回购利率连续两天全线上扬。尤其是在6月18日,国债逆回购1天期品种(GC001)收报15.36%,盘中最高达到30%;2天期、3天期、4天期和7天期品种分别收报15.435%、9.98%、7.5%和6.43%,疯狂程度堪比年末季末等敏感时期。
“打新的机构太热情,入围机构众多,而且大家是全额申报,入围后要全额缴纳申购款,而以前只需缴纳保证金。”杨德龙表示,“因此,很多机构都千方百计筹钱,包括利用国债逆回购借钱,这也是造成当日国债逆回购利率大幅飙升的主要原因。”
根据打新新规,新股报价后要剔除价格最高部分的10%的申购。如果价格相同,则按照由小到大进行剔除。“为了避免申购价格被剔除,很多机构都按照网下最大申购数量的上限进行申购,入围之后都从国债逆回购市场拼命借钱。”业内人士表示。
“我们也利用部分闲置资金少量参与了打新,主要也是受到年初第一批新股中签率和回报率的影响。”江作良也表示,“身边有很多机构朋友都测算过,按照第一批新股的中签率,打新收益确实非常可观。”
不过,打新中签率出来后,机构们感慨“再也不相信打新了”。
如前所述,第一批新股的网上网下打新中签率都创下了新低。其中,网上平均中签率还不到0.6%,而6只新股网下平均配售比率0.24%。
从网下配售机构获配明细来看,公募基金依旧是打新主力。获配股数占新股网下配售机构获配股数近一半。然而,无论是单只基金还是基金公司,所获配的新股数量明显低于预期。
从第一日上市的4只新股网下配售情况来看,289只基金共计获配新股722.81万股,平均获配2.5万股。获配单只新股数量在10万股以上的基金仅8只。有226只基金获配单只新股的数量不足1万股。
理财周报(微信公众号:money-week)记者就以后还会不会继续大举打新股采访了公募、私募、券商资管等机构负责人,机构们都很受伤,纷纷表示不会再爱了:“肯定不会再跟之前一样大费周章借钱打新了,只会动用闲置资金适当参与。”
散户融资借钱肥了券商
机构都通过国债逆回购借钱打新,一般的中小投资者又找谁借钱?
根据打新新规,今年新股申购规则一是要有市值,就是要持有一定数量股票;二是要有资金去申购,两者缺一不可。
其中,投资者持有市值的计算口径由T-2日【‘日终持有的市值’调整为‘T-2日前20个交易日(含T-2日)’】的日均持有市值”,沪深两个交易所最低的市值要求都是10000元,信用账户(融资融券)和普通账户的市值合并计算。
这可愁坏了有市值没资金,以及准备了资金但没市值的相当一部分投资者。
“有市值没资金,或有资金没市值,都可以通过融资融券来解决,提高打新资金的利用率。”华南一位券商投资顾问对理财周报记者表示。
“有市值没资金,可以通过融资借钱,具体做法是同时融券卖出和融资买入同市值某一标的券,然后利用融资买入的券去还券,了结融券合约。融券卖出的资金就可以用来打新,但只能用来申购深交所的新股。”该投顾表示,“而有资金没市值的就更简单了,可以先把部分资金转入信用账户,再通过融资融券的杠杆做市值,可以大幅提高资金的利用率。”
根据其介绍,通过数次融资融券的交易,授信额度较高的客户可以把10万的现金变成30万资金用于购买沪深两市的股票做市值,从而大幅提高打新资金的利用率。
当然,通过融资融券套现出来买股票的资金并不是免费的,投资者要支付给券商利息。目前,大多数券商融资利率都在8.6%左右,而融券的利率可能更高一些。
不过,与年初48只新股动辄50%的年化收益率相比,8.6%的利息费用可谓不值一提。而绝大多数投资者也正是看到了两者之间巨大的套利空间,蜂拥而上向券商借钱,券商融资融券业务也随之受益。
据wind融资融券数据显示,6月18日两市融资融券余额大幅飙升至4044.13亿元,其中融资余额达4013.57亿元。这是继今年4月中旬两市融资余额首次达到4000亿元关口之后,再度超过4000亿元。4013.57亿元的融资金额也比三个交易日前的6月13日大幅上升近100亿元,通过融资融券借钱打新的热度可见一斑。
此后数日,两市融资融券余额继续稳中有升。6月25日,两市融资融券余额达到4063.06亿元,再创历史新高;融资余额也创下了4034.80亿元的历史新高。
迭创新高的融资融券余额肥了券商。事实上,在刚过去的2013年,115家券商融资融券业务收入已占券商总营收的11.59%,成为券商发展增速最快的业务。
而证券业协会的最新数据显示,115家证券公司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52.43亿元,其中证券经纪业务收入183.88亿元,融资融券业务利息收入78.44亿元,投行业务收入65.28亿元。融资融券已坐上了了券商业务“老二”的座椅。
很显然,由于中签率的下降,中小投资者利用融资借来的钱打新,并不是稳赚不赔的生意。
以联明股份为例。联明股份网上申购日期为6月18日,网上申购资金解冻日期为6月23日,资金需冻结5天。根据其中签率,联明股份中1000股所需的资金为227万元。按照融资8.6%的利息计算,冻结期间成本为2674元。而中签1000股的市值为9930元,上市后联明股份需至少涨26.55%才能覆盖资金成本。
“以现在的中签率,盲目利用融资融券业务借钱炒股,风险已经很大,建议先观察新股上市后的表现再看看是否有利可图。”一位资深投资者告诉记者。据了解,该投资者曾在今年一月份48只新股上市期间利用融资融资把本金放大2倍多用于打新,受益匪浅。但这次IPO重启,该投资者则表现得很谨慎,只利用了很小的杠杠。
“融资融资业务的利率确实比较高,比机构做国债逆回购借钱的成本还高,散户利用融资融券借钱打新,很难获得可观收益,甚至可能得不偿失。”杨德龙也表示。
更多花样:卖股票卖基金和民间借贷
除了国债逆回购和融资融券,筹钱打新其实还有更多花样。
对于相当一部分有市值、没资金的投资者来说,卖股票成为了其中一个无奈的选择。很多投资者持有的股票都被套牢了,但看到年初48只新股的投资回报率如此惊人,依旧选择了割肉抛售部分股票。
华南一位券商资管人士也对记者表示,“抛售了一部分股票用于打新,但并不多,主要还是通过国债逆回购借钱。”
卖股票筹钱,有证监会的统计数据为证:6月24日,证监会针对“打新”公布的数据显示,在6只新股发行期间,参与申购的投资者二级市场净卖出金额相当于6只新股申购资金5639亿元的6.3%,即355.26亿元。
355亿元的净卖出额,对A股市场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6月17日开始,两市出现了连续大跌:6月17日,上证综指下跌0.92%;6月18日,上证综指下跌了0.54%;6月19日,上证综指再度大跌1.55%。
一周之内,沪指大跌2.13%,A股市值蒸发6338亿元,投资者为打新而出售股票对大盘的影响可见一斑。
除了卖股票,很多投资者还通过出售其他资产来筹钱打新,货币基金便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标的。
6月17日开始,很多货币基金都出现了大幅波动。其中,汇添富添富快线6月17日、6月18日连续两日触及了35亿元的赎回上限,6月19日上午赎回量也曾一度爆棚。3个交易日,添富快线遭遇赎回的规模已高达90亿元。
除了机构和普通散户,在此次参与打新的大军中,还有一大批“牛散”出现在了网下申购名单中。
截至6月27日,已经有9只新股披露了发行公告,共有48人参与2只新股以上的网下打新。根据理财周报的统计,王萍、徐晓2人参与了除富邦股份外所有新股的申购,资金冻结分别达14.89亿、10.16亿,资金量为自然人中最多;徐留胜、邹瀚枢参与8只新股;施展、陈学东参与7只;耿国华参与6只。
王萍、徐晓等超级牛散,动辄几个亿、十几个亿的打新资金,都是其自有资金?“都是其自有资金的可能性不大。”沪上一位私募负责人对理财周报记者表示,“很有可能是通过民间借贷等方式筹钱的资金。”
温州市金融办发布的温州指数(温州民间融资综合利率指数)显示,6月18日温州民间融资综合利率上升至20.35%,创下近两个月以来的新高,一定程度上是投资者从民间借贷筹钱打新的反映。
“我也认为这些个人投资者拿出如此巨量资金打新,不太可能都是自有闲置资金。”杨德龙也表示,“如果这些投资者是通过民间借贷筹钱打新,那网下申购中签率出来后,很多人都会亏得很厉害。有了这一次的教训之后,打新热情就慢慢消退了。”
6月25日富邦科技披露的网下配售结果显示,网下有效申购并获配新股的牛散只剩下两人:吴轶和丁震,均只申购了120万股,冻结资金2457万元,获配数量为1226股。
而网下的申购机构数量同样也出现锐减,最终获配的基金等配售对象只有91家。而数日前的联明股份,获配新股的基金等配售对象有415家,另外有王萍等超级牛散17人。网下打新的机构和散户,都在大幅减少。
疯狂的全民借钱打新潮过后,无论是机构还是散户,打新热情都在消退,打新也渐趋常态化。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