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募基金大跃进的年代,如果你不能象天弘“嫁女”阿里设计出一款类似余额宝般跨时代的产品坐看规模火箭般上蹿外,那么另一条路就只能是想方设法发基金拼规模争抢管理费了。
现实的情况是,很少有基金公司还能有天弘般的好运气降临,于是只能重复老路设计出名字标新立异的新基金来。近几年,在新基金发行完全放开的环境下,实力和规模稍微大点的基金公司发行的基金都有两位数。但是,根据相关的统计表明,今年上半年26家基金公司没有基金新品问世,记者发现其中基本为“60前”基金公司。
难道大家都在埋头研究专属于自己的“宝宝”吗?
发行市场冰火两重天
统计表明,今年上半年总共成立了162只新基金,这一数量比去年的上半年减少了10只,比去年下半年减少了44只,新基金的首募规模相比去年上半年下降约57%,比去年下半年下降约23%。
但记者注意到,近期新基金的发行市场趋于放缓,目前市面上正在发行的新基金数量大概为15只(分类单独计算),相比前期至少二三十只的规模来看,确实有减缓的苗头。究其原因,目前新基金的发行市场并不景气 ,近期不仅是偏股基金发行难,而债券基金也遭遇到意料之外的冷场。
WIND资讯数据显示,从基金类型上看,上半年成立的新基金中,混合型基金数量最多,达到48只;其次为股票型基金,为40只;再次为货币型基金,共成立37只;然后是债券型基金,为34只;此外,还成立了2只QDII基金,和1只股票多空基金。
分公司的情况来看,嘉实基金凭借半年8只新品的情况领跑内地公募,发行了7只的有广发、南方、富国、大成,发行了6只的有银华、建信和鹏华,而26家基金公司年内尚且一基未发。
记者注意到,这其中实际上是应该区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成立的时间较晚,从成立至今尚且没有发行过一只基金,这部分基金公司会把发展的重心放在子公司上;而另一部分则是已有公募基金今年年内没有新产品问世,仔细分辨来看,还有三家甚至是从去年到今年上半年结束新品持续断档。
这三家公司的名字是汇丰晋信、浙商和纽银梅隆西部,其中唯一“60前”的基金公司是上海的汇丰晋信。
汇丰晋信走出困境?
根据记者的观察,近年来基金公司新品断档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一种的情况是公司被查出老鼠仓被证监会处罚,另一种情况是公司处在股东变更期无暇分身来搞新股发行。
但根据业内人士分析,汇丰晋信的尴尬新品断档纪录很可能是跟
公司近期的业绩不佳有着直接的关系。相关的数据显示,汇丰晋信基金的资产规模已经持续两个季度大幅下降,该基金公司资产规模由去年底的98.71亿元,缩减至今年二季度末的65.69亿元,减幅33.45%。
来自某媒体的报道指出,今年的第一季度, 汇丰晋信基金管理的资产规模就蒸发掉了四分之一。而第二季度,该基金公司所管理的资产规模再度缩减一成以上。有基金分析师指出,一家公司连续两个季度出现资产净值大瘦身,肯定会影响到基金的管理费收入和净利润,这可能就会导致公司不敢发新的基金了。当然,汇丰晋信上半年被媒体曝光出的钟小婧基金老鼠仓事件也或多或少对公司的形象抹了黑。
不过,让人值得欣慰的是,该公司这一尴尬的纪录可能很快就会被打破,记者注意到,证监会最新公布的基金募集申请进展显示,汇丰晋信基金于6月24日提交了汇丰晋信新动力混合型基金的募集申请,该申请已于6月27日被证监会受理。即如果进展顺利,汇丰晋信能在今年打破近两年没有新基金的尴尬。来源中国经济网)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