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震常态兼配大小盘
有5只个股被超过100只基金重仓持有,分别是万科A、兴业银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和保利地产。
1月19日,上证综指暴跌7.7%,盘中最大跌幅逾8%,创7年以来单日最大跌幅。以券商股为首的金融股充当了“119”暴跌行情的先行者,开盘即纷纷停
牌,全线沦陷,而后金融股拖累权重股集体大幅下挫,股指期货主力合约跌停。对于如此吊诡的一幕,震惊之余,基金经理们只能迅速做出了反应。是逆势加仓,还是火线减仓?尽管不同基金经理有各自的选择,但整体而言,减仓大盘股者居多。
巨震之下,有基金经理坦言,“目前市场太敏感了,很容易极端化,难以看清接下来的走势,为求稳妥,均衡配置求稳是目前比较合适的选择。”
公募紧急减仓大盘股
毫无疑问,此番暴跌的源头清晰无比地指向此前证监会开出多张两融罚单的消息。
尽管涉及多家券商被整顿的消息瞬间引爆了市场,但19日A股市场如此剧烈的急挫还是令投资者们猝不及防,多位公募基金经理向理财周报记者表示,此前完全没有预料到会有一个如此巨大的跌幅。
广州一位基金经理坦言,“两融罚单的消息出来后,市场担心融资平仓、限制新的融资融券等问题,我通过一些渠道了解到营业部这块压力并不大,50万元以下的客户总资产占他们规模只有20%左右,资金规模比较小的客户并不是很多,因此我认为影响不会太大,然而周一(19日)市场的反应却如此激烈,我们当时真的挺蒙的。”
然而,尽管事出突然,基金经理们还是在第一时间内紧急进行了调仓。
上述基金经理私下透露,其在19日市场大跌后减持了部分蓝筹股,加仓了部分成长股,其表示,“目前市场风格节奏很极端,不能太跟市场对着干。如果你反向操作做得特别准,那你肯定会表现特别优异,但是我觉得这件事情难度很高,有点干不来,因此我还是选择顺着市场做,尽量从结构上去优化它,希望能有一个相对好一点的表现,这样也不会出大的问题。”
上述基金经理还告诉记者,与其一样减仓蓝筹股的基金经理并非少数,“就我了解的情况,在这个过程当中,基金经理们减小盘股、加大盘股的人不多,相当一部分都是减大盘股、加小盘股,只不过大家调整的力度不一。我认识的一位基金经理动作就非常大,之前他有30多个点的金融地产,这两天(19、20日)狂减了20多个点,现在只剩下10个点的金融地产。当然也有很大一部分是从30几个点减了5、6个点,保持在20几个点的位置,没有大动。”
不过,亦有少数基金经理选择了逆势加仓。深圳一家基金公司的投资总监就私下跟记者表示,其在暴跌第二日(20日)补仓了券商股。“去年9月我就配了比较多的券商股,涨了30-40个点左右之后,我认为已经涨得够高了,所以在11月的时候就退出了,谁知道后面券商股竟然还连续走出这么多个涨停,我也遗憾错失这波行情。19日券商股跌停,第二日继续下跌,两日连阴,我觉得是个抄底的时机,所以就马上进行了补仓。不过我做的是很小的波段,说不定过几天就出掉了。”
此外,从19、20日基金的行情表现亦能看出持仓对业绩影响的端倪。从基金19-20日两日内的区间行情来看,基金收益率相差较远,排名在前两位的大成灵活配置和浦银安盛消费升级区间收益率在5个点以上,分别是5.32%和5.18%,而排名垫底的信达澳银精华收益率为-9.51%,首尾两只基金相差近16个点。而从信达澳银精华最新披露的四季报来看,其在四季度重仓的前十只个股几乎全为金融地产股,包括招商地产、保利地产、海通证券、长江证券、中信证券、招商证券、平安银行等,而今的急剧下跌很有可能是坚守了此前四季度的重仓金融地产股策略。
对此,前述广州基金经理认为,“这种相差甚远的表现主要还是在于持仓方面的极端选择,近两日表现特别好的基金,可能是全押在成长股以及互联网相关的一些行业里,而表现特别差的,可能都押在金融、地产、建筑,或者钢铁行业里。在这么大的一个市场变化的情况之下,大家肯定会做一些动作,同时又因为一定有人在做动作,所以才会有大的变化。”
不过,尽管各基金经理选择不一,但从整体盘面而言,资金从大盘股流出的趋势还是比较明显。据Wind数据显示,在上证综指创下7.7%日跌幅的19日当天,银行、券商、保险、房地产四大板块资金集体净流出,其中银行板块净流出82.36亿元,证券板块净流出29.12亿元,房地产板块净流出27.85亿元,保险板块净流出24.13亿元,合计流出163.64亿元。尽管在股市反弹的21日,银行、券商、保险、房地产四个板块资金全部净流入,合计净流入58.75亿元,然而,从19-22日四天内来看,这四大板块合计流出资金218.64亿元,可见流出资金比新入资金要猛烈得多。
对此,前述广州基金经理亦表示,“现在部分基金经理的共识是认为上证指数在3100到3500之间做振荡的概率比较大,很难冲破3500,因此我觉得后期反弹之后有些基金经理还会继续减仓大盘股。”
四季度蓝筹太受宠须降温
如此剧烈变动之下,基金经理选择减仓大盘股,主要是由于在四季度对大盘股过度宠爱,部分基金金融股、地产股所占仓位偏高,从最新披露完的基金2014年四季度报告即可窥见,基金在去年四季度大举补回蓝筹板块的动作十分明显。
据Wind数据统计显示,去年四季度基金配置金融板块市值达到3710.56亿元,较前一季度的1261.17亿元上升2449.39亿元,市值增长率为194.22%;金融板块配置市值占股票投资市值比(后简称配置比例)为24.14%,较前一季度的9.33%提升了14.81%,成为基金四季度配置比例提升最大的板块。
同样是大盘蓝筹股的房地产板块也受到了基金的追捧,其配置比例由三季度末的3.34%上升到四季度末的6.75%,升高了3.41个百分点。
相较之下,制造业的基金配置比例则明显下滑,由三季度末的56.75%下滑至四季度末的41.64%,下降了15.11个百分点。
此外,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配置比例也下降近两个点,由三季度末的9.66%下降至四季度末的7.80%,下降了1.86个百分点。
从重仓个股来看,中国平安成为四季度最受追捧的个股,共有291只基金在四季度重仓了中国平安,持股总量为39099.19万股。而中国平安的表现也没有辜负众望,其在四季度一路猛涨,由10月初的41.50元的开盘价一路狂飙至12月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盘的74.71元,区间涨幅高达84.47%。
此外,有5只个股被超过100只基金重仓持有,分别是万科A、兴业银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和保利地产,持有基金数依次是146只、134只、123只、119只和111只。
从持股变动来看,基金四季度增仓大盘股、减仓小盘股的路径亦清晰可见。
从基金四季度末增仓前20位的股票来看,几乎被金融、地产、钢铁等大盘蓝筹股包揽。其中,民生银行以6.12亿股的增仓幅度位列第一;紧随其后的中国银行增仓数量同样超过6亿股;而排在第三位的是浦发银行,增仓数量为3.06亿股。
除此之外,保利地产、兴业银行、光大银行、中国平安、中信证券、海通证券增仓数量在2亿股以上,交通银行、招商银行、招商地产、工商银行、华泰证券、建设银行增仓数量也都超过了1亿股。
而从减仓最多的20只个股来看,几乎清一色的小盘股。其中伊利股份被减持1.89亿股,是四季度被基金减持最多的个股,海润光伏、三安光电位列第二、三位,被减持数量都在1亿股以上。另外,恒泰艾普、东华软件、大族激光、金风科技、香雪制药、恒瑞医药、洲际油气、长安汽车、美都能源、长电科技、双汇发展、海康威视、格力电器、宇通客车、福耀玻璃、新希望、国电南瑞等个股通通在减仓最多的前20位榜单之上。
由上可知,去年四季度崛起的大盘行情使得基金纷纷将目光投向了大盘蓝筹股,大盘也一路高歌猛进冲破3300点,然而进入今年一季度后,大盘震荡也更显剧烈,基金经理们顺应市场行情紧急减仓蓝筹,调整基金仓位结构,亦是情理之中。
广发主题领先、广发制造业精选的基金经理李巍对理财周报(http://www.lczb.net)记者谈道,“19日的大跌反映出大股票上涨空间达到一定程度,获利盘很多以后,它短期内快速往上的动力已经不足了,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整顿与震荡,在这个过程中这些股票对利多不敏感,但对利空开始变得敏感。券商股正是如此,从11月到12月这段时间,包括牛市、提高直接融资比例、券商将来业务的大发展等因素,让大家觉得这个行业特别好,券商股也涨得特别快。但它已经涨了这么多,存在内部调整的换手需求,所以很长一段时间券商股都不动,但一出现利空就跌得十分厉害。”
“我认为大盘也有点类似于进入这个阶段,乐观来看,下半年上证指数很可能还有10%的上涨空间,但是很多大股票也需要一个换手的过程,因此我觉得上证指数可能会在3100-3600点之间震荡比较长的时间。”李巍补充道。
国富基金则向记者表示,“我们认为市场震荡的格局要持续到春节左右,等待央行的货币政策如降准的出炉。证监会总体对市场是呵护的,只是市场回调过度,所以会发布救市的表态,政府希望对股市上涨的斜率进行控制,缓慢上涨为好。因此今后每月也会放出约40只新股上市,变相调控。”
此外,多位公募人士也向记者表达了相近的看法,他们认为大盘的震荡还将持续一段时间,不排除再出现大的波动。
巨震中均衡配置为上策
巨震之下,基金经理们是否会降低仓位以观后市?从实际情况看,答案是否定的。
从Wind统计的665只股票型基金1月23日的仓位数据来看,有241只基金的仓位才90%以上,其中146只的基金仓位为95%。此外,这665只基金的平均仓位为80.51%,虽相较四季度末近90%的平均仓位下降少许,但仍处于较高的位置。
显然,尽管股市震荡不已,但基金经理们普遍认为行情仍未结束,A股仍处于一个震荡上行的阶段。如此难遇的良机,基金经理们自然不会空手观望,从记者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均衡配置是基金经理们目前最推崇的策略。
广发基金李巍就表示,“我推崇的是均衡配置的策略,这样可能整体收益会更好一些。因此这次巨震之后,我本人也没有做大的调整,而是尽量对内部结构进行优化。”
上海一位基金经理则向记者透露,“我们本身一直都是推成长股的,但是未来的行情现在业内也都很难看清,所以我们选择兼配大小盘个股,此外,对于诸如医疗板块的一些标的也是我们重点关注的对象。”
从最新披露的去年四季度报告来看,同时兼顾具有估值修复空间的大盘股和具有成长潜力的白马股也成为了众多基金的策略选择。
宝盈核心优势就认为,总体上,指数依然有上涨空间,但可能进入相对稳健的阶段。重点关注的行业包括两大部分,一是超级大白马,在估值、分红、政策趋势等方面占优势的领域;二是具有爆发力成长前景的小票,主要是互联网、先进制造。
而中邮战略新兴产业在行业配置方面,看好代表未来中国经济发展方向的战略新兴产业,如互联网、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环保等行业。
从今年新发基金来看,对成长股的推崇亦有一定反映。据统计,今年以来新成立的基金已经接近40只,新发基金亦多偏向成长风格,主要投向包括医疗、科技、互联网、军工等。
例如前海开源基金日前就成立了一只军工题材的基金—前海开源大混合基金,由薛小波担任基金经理。薛小波认为,未来市场将震荡向上,在投资过程中需要投资高成长高确定性的行业,通过高成长高确定性去战胜市场,而涉及国家大安全领域的相关行业,恰恰具备高成长和高确定性,未来有较大的投资空间。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