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宏文 编辑 长弓
A股市场自从6月初到7月中,走出了极速下跌而又快速反弹的深V字走势,行情演进屡屡出人意料、惊心动魄。在这段行情中,以价值投资闻名的国内偏股基金,究竟以何种姿态应对市场走势,是市场始终关心的。
借助最新披露的基金二季报,我们
获得了偏股型基金二季度的部分投资数据,进而得以推测其操作的轮廓。总体看,偏股基金在此轮调整中,操作更为灵活、仓位调整也较以往更为积极,回避了部分净值下跌风险,但同时也暴露出持仓品种较为集中、部分基金高位建仓较激进、流动性管理不够充分等弱点,经验教训值得总结。配置战术:灵活机动 底部加仓
从基金二季报的股票仓位数据和前后净值走势,我们可以推测,在此轮调整前后,基金整体的资产配置策略较为得当。高位持续减仓,低位有所加仓,基金经理们在仓位控制上是整体加分的。
天相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二季度末,全部基金的平均仓位为61.46%,相比一季度末下降了15%,属于历史上罕见的大幅下降。在本轮暴跌的前半期,偏股基金的整体仓位水平已经收缩到较低水平,说明基金经理对于本轮股市风险爆发有一定的前瞻性,前期有意识地做了减仓,并未走上过去“追涨杀跌”的老路。
另一个突出证据是混合型基金的仓位突降。来自季报的统计数据显示,风格通常更为灵活的“混合型基金”,在二季度末,整体股票仓位下降到了39.6%。相比上一季度下降了四成,如此幅度的下降,在历史上也是罕见的。
另外,借助基金净值走势的比较也可以明显看出,在本轮市场冲顶之前,偏股基金的整体仓位已经下降。在下跌展开后,则相对稳定,没有明显的倾向性操作。在市场接近底部后,股票仓位有所上升。不考虑基金申购赎回效应的话,基金经理的操作轨迹确实在底部有净加仓行为。
随机抽样的290只偏股基金(含首次公布季报的新基金)的净值走势显示,在从5月末到7月中的5个波动剧烈的单周中,前三周基金和市场指数的波动基本同步,最后两周有所升高,表明了基金整体的股票仓位在股市下跌后期是上升的。
当然,值得注解的是,上述操作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基金申购和赎回行为的影响。比如,众所周知,在本轮大跌的尾声,偏股型基金遭遇了一定的赎回,那么这种总份额的减少,是有助于基金提升股票仓位的。同样的,在行情最火热的二季度中,不少股票基金获得了大额的申购,有的微型基金规模上涨超过20倍,这种申购客观上也一定程度摊薄了基金的仓位。
但整体上看,即便有申赎,基金经理仍有足够时间进行交易操作,资产配置仍是基金经理的主动选择。
选股风格:投资“新势力”成型
因为年末年初的大批投资精英的流动,2015年,各家基金公司都把构造新的投研团队当做重要课题,而二季报无疑就是这场考验的“期中答卷”。
“答卷”显示,随着新的投研力量逐步到位,各家的投资风格增在经历磨合再造,能够挖掘出雏凤初鸣的优秀新人、能够较好的进入新产业的投资领域的团队已经开始展露它们的锋芒,行业的格局变换只是时间问题。
以各家团队的重仓股和业绩领先的基金,做一个策略分析,大致可以看出其中的变化脉络。
近年业绩领先的汇添富基金,旗下民营、消费、移动互联、社会责任、美丽30五只基金进入股基前20名。二季报显示,该团队的交叉重仓股仍然集中在一贯的优势领域:“互联网”和“互联网+”,包括东方国信、东方网络、万达信息、同花顺、赢时胜、光环新网等皆是如此。二季度中,它继续加仓了同板块个股,且独家挖掘了华信国际。
近年团队换阵颇大的易方达基金也渐渐有了新的色彩,二季报显示,易方达的交叉重仓股包括:汉威电子、绿盟科技、石基信息、翰宇药业、同策医疗、达安基因、迪安诊断、泰格医药。显然,“基因诊断和医药”类公司,成为易方达最看重的“重镇”。
近年延揽多员大将的中欧基金也颇引人注目,他们的目标也在“医药”上。南派基金经理打理的中欧明睿新增重仓品种集中在万达信息、海虹控股、银之杰、卫宁软件等“互联网医疗”个股上。而由名将曹剑飞打理的中欧行业成长也多次增持了尚荣医疗、一心堂、东富龙、嘉事堂等。兼顾“基因测序和医药电商”两大热门领域。
另外,一些老牌和新锐基金公司中都冒出了一些“新手名家”,他们的持仓动向也很引人关注。
业绩靠前的鹏华新兴产业,二季度重点增持了北京文化、省广股份、泰格医药、迪安诊断等。“传媒和医药”是其热衷。上升势头颇猛的上投阿尔法则把增仓目标锁定在数字政通、隆鑫通用、启源装备、理邦仪器等公司上,高端制造和高科技是它的偏好所在。银河主题策略等基金则把超图软件、三六五网、飞利信、联化科技纳入囊中。
总体上看,排名前列的基金和团队,都非常重视新产业和新技术的投资领域,也多数因此而斩获漂亮业绩。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多支规模常年排名前列的超大型基金团队,今年以来普遍业绩不够理想。整体重仓股的风格稳定或许是一种原因。这其中,唯一有较大改变的是嘉实基金(博客,微博),其的重仓股中今年增纳入多只新兴产业和技术股,包括先导股份、同有科技、丹甫股份等。
从基金业整体看,以新产业和新模式为一边,以经典制造业和金融消费品为另一边,场内基金基本分成两大分野。能够胜任前者投资的往往业绩都比较理想,而坚守后半场的则基本业绩都在下半程。
流动性管理亟待加强
除了进步外,过去的市场急跌也暴露出基金行业的一些投资瑕疵和教训,值得行业共同汲取。
首先,截至二季度末,有十只基金的期末股票仓位超过100%,最高者达到了114%。这对于股票持仓上限为95%的股票基金而言,无疑是敲响了警钟。据了解,上述超限或与6月底开始的上市公司大批停牌后,导致基金应对赎回能力下降有关。但也无疑暴露了部分基金经理流动性管理能力不强的问题。
其次,部分基金高位建仓过于激进,导致浮亏可能也较为严重。结合交易所的交易公开信息,我们可以发现,这样的案例或有不少。比如,众所关注的中国中车,在持续上涨的中后期,有批量机构席位进场买货,后续浮亏估计相当明显。类似情况也发生在闽福发、湖南发展等个股身上。虽然,个股投资不能以短期盈亏来衡量,但连续涨停的情况下,大手笔介入后发生明显回调,至少证明,部分基金经理的交易技巧值得反省。
其三,个别基金尝试超短线操作,这个苗头值得关注。对照基金二季报和相关公开信息可以发现,在一些题材股上,部分基金的“短炒苗头”相当明显,比如,在一些传媒股上,一些基金在6月中下旬大手笔介入,在月末却已经没有踪迹。这样的“短平快”操作,对于规模较大的基金而言,可能不是长久之计。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