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11月9日讯 (记者 李乔宇 张桔 ) 近两年公募基金基金经理的离职潮愈演愈烈,操盘手奔私渐成时尚,基金经理流失对小型基金公司而言不啻于伤筋动骨。
近日,曾数次更名的公募基金金元顺安发布了公告,原金元顺安新经济主题混合、金元顺安消费混合、
金元顺安成长动力混合、宝石动力(620001,基金吧)的基金经理晏斌因个人原因离职。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位曾经的投资副总监转身离开后,金元安顺的基金经理团队如今只剩下了三个人:闵杭、李杰、侯斌,而该公司旗下的基金数量达到了10只,平均每位基金经理至少要管理3只基金,而且金元顺安在105家基金公司中排名在第96位,很多后成立的基金公司都超到了前面。2016年,金元顺安基金将迎来10岁生日,但这家“危机四伏”的基金公司将如何庆生呢 ?
公募发展陷入瓶颈
中国经济网记者注意到,这家现名金元顺安的基金公司历史上两度更名,2006年成立时由金元证券和比利时联合资产共同发起设立,成立时的性质为中比合资的中外合资基金公司;2012年时香港惠理收购了比利时联合资产49%的股权,而公司的名字也正式变更为金元惠理基金;而2015年的3月10日,公司的中文名称再次变更,成为了金元顺安基金。
几年之内数次更名,金元顺安基金是否就好运到来了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首当其冲的问题就是基金经理队伍人才匮乏,基金经理流失严重。资料显示,此次该公司公告去职的晏斌在任时最多“一拖六”,但其管辖过的基金业绩均乏善可陈。截至其去职时至,他所管辖过的基金任职回报率最高的为金元顺安核心动力混合,其在今年5月卸任该基金的基金经理时任职回报率达到了81.06% 。
记者注意到,其在5月份卸任的另一只基金价值增长混合的收益率也将近有80%,但此次最后卸任的4只基金收益大不如前,其中最高的也只有41.50%,当然这与近半年股市经历了大幅回调密不可分。
令人不解的是, 就是这样一位业绩谈不上出色的基金经理甩手而去,让金元顺安几乎闹上了“人荒”。而且,金元顺安现任的投资总监潘江本就是基金经理出身,其在之前的东家国海富兰克林时也曾操盘过公募基金,在转投金元顺安后也曾管理过基金并“一拖二”,但不知道何故其目前脱离了基金经理的一线岗位,此次他会出山“救急”吗?
人手短缺与业绩不佳某种程度上有着直接的关系。来自某媒体的统计表明,在6月15日至8月底股市剧烈震荡期间,金元顺安旗下6只混合型基金的业绩均大幅回撤30%以上,其中金元顺安新经济混合的收益回撤率高达55.36%,由此不难看出,金元顺安在股灾期间抗跌能力很低,权益类基金投研团队避险意识不足。
而且,金元顺安基金公司旗下12只基金产品,规模在1亿元以下的占10只,占比高达83%。两只超过1亿元规模的产品分别是金元顺安宝石动力和金元顺安金元宝B,规模分别为2.01亿元和2.54亿元。受此影响,这家2006年就成立的基金公司,目前的公募资产管理规模仍只有8.17亿元。
袖珍基金群涌 业绩难堪
由于人手短缺和业绩不佳所带来的一个直接后果是旗下基金份额缩水严重。
中国经济网记者注意到, 在公司所管辖的6只混合型基金中,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仅有宝石动力规模超过1亿元,而金元成长动力、金元新经济、金元价值增长的规模已经跌破5000万元的规模清盘线,三季度规模仅有2446.12万元、2720.39万元和2886.33万元。
换句话说,这三只基金目前面临着迫在眉睫的清盘危机。公募圈中常有一句话叫船小好掉头,2014年在晏斌的带领下,公司的股票型基金业绩不俗, 其实现了年化40%的收益,某种意义上可谓是小而美。但2015年时过境迁,该公司产品在股灾的冲击下深受其伤,多米诺效应也导致濒临清盘险境。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金元顺安新经济主题。 记者注意到,Wind数据显示,金元顺安新经济主题自7月1日至9月30日区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44.66%,在471只可比性混基中业绩回报垫底,而且三季度末时该基金的规模为0.81亿元。
而从规模变动情况看,据Wind数据显示,2014年末金元顺安新经济主题基金份额为1.9亿份,到了2015年一季度末基金份额已变为0.78亿份,二季度末基金份额仅为0.36亿份,三季度末的基金份额仅仅为0.22亿份,基金的份额也一路维持缩水态势。
综上所述,公司旗下基金全面份额缩水,仅剩的3位基金经理能撑起一台戏吗?姑且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金元顺安上!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