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基金-搜狐网站 > 行情数据 > 行业分析
动态 | 攻略 | 产品 | 公告 | 我的自选基金

我的基金投资经历:400万换来的教训与收获

来源:界面

  最近临近年底,琐事不多,所以把2015年的一些投资简单做下梳理,这里主要谈谈基金

  因为我在2015年主要做的私募股票基金,但挖财社区好象只有一个基金板块,所以发到这里吧。

  虽然我开户是在09年,已有七八年,但我自己几乎没正儿八经炒过股票,09年小牛市时,

投过十万块钱然后最终被套,扔在里面六年才算解套。期间也买过一些基金,但加起来也不到10万,具体收益也早已经忘记。

  因为知道股市水深,自己太菜,所以在2015年之前,我的大部分投资都是以固定收益类产品为主,信托、P2P之类的。

  上篇:入市

  2014年10月份后,牛市来临,当时我对象买的中信证券很快就从12元一路发飙,到12月份就突破了30。当时看着行情这么火爆,加上信托收益日益走低,好的项目越来越少,P2P也是一地鸡毛,天天爆雷,放眼看去,钱实在无处可去。我决定进入股市试试,但我之前炒股的资金都不大,也就10万20万的级别,没有相对大点的资金操盘经验,思来想去,觉得还是买基金吧。

  但公募基金盘子都很大,而且有着较高的仓位比例限制,一般都要在8成以上,且不提取超额业绩报酬,单这三个因素就决定了公募在风险控制方面有着先天的不足。虽然行情好的时候涨得快,但一旦行情转坏,跌起来同样也快。

  而私募基金盘子都比较小,最大的也就百十亿,大部分也就十几亿到几十亿的水品,甚至几亿的也有。而且仓位没限制,可以空仓,也可以满仓;并且管理人是靠拿创新高业绩的20%提成作为报酬。从这三个方面看,私募风险控制理论上肯定是要比公募小的。

  不过私募也有个坏处,就是有封闭期,一般都是半年,半年内不能赎回,这个相对公募来说,是个大缺点,公募可以见好就收,如果不是很贪婪的话,完全可以在短时间内赚一把就跑,但私募必须得持有至少半年。

  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后,决定还是投资私募,但要投资稳健型的私募,也就是那些净值回撤小的。当时大盘点位不高,而且牛市刚刚启动不久,感觉行情不会那么快结束,至少半年内问题不会很大。

  既然决定了,就开始做功课,因为之前并没有深入研究过私募基金,只是简单了解过。简单做了一周功课,开始选产品,在市面上多如牛毛的产品中,最终选择了R基金(用字母代替,免得有广告嫌疑),该产品成立时间有两年,但规模一直不大,也就七八只产品,净值增长很稳健,最重要的是,产品走势很一致。

  关于产品走势一致这个非常重要,因为很多私募公司会搞一两只明星产品,用自有资金投入,因为盘子不大,可以通过重仓创业板之类的,把业绩做得很逆天,然后吸引人去投资他们别的新产品。但新产品根本不是投向他们的明星产品,所以旗下产品业绩分化会严重,比如那个CSX,明星产品年化百分之二三百,但面向市场发售的其他产品业绩惨不忍睹,投资人买了后都大呼上当,悔不当初。

  选好了产品,随便找了家业内比较知名的第三方,在2014年底打款,收合同,签字,收回执,第一支私募就这么买入了。

  2015年开年之后,行情一直不温不火,直到春节,也是在3400点下方反复拉锯。因为私募不是每天公布净值,我买的那支半个月才公布一次,所以慢慢也就懒得关注了。

  行情在三月份开始启动,连续N连阳,市场人气一下子被激发起来了。这时,我决定趁着行情刚启动,再买入一支私募,这次选择的是一家比较老牌的D基金,之所以选他,无非也是冲着名气与老资格去的。

  进入4月份后,行情越来越火爆,我自己的股票账号里也陆续追加到了50万资金,老婆的账号里有10万资金,公募基金里有40万资金。总的在股市里的投入已经有300万,但因为我买的股票太过分散,且没有一只创业板的票,所以自己操盘的这部分资金收益很不理想。第一支私募R因为踏错了节奏,仓位也很低,净值增长同样微乎其微。

  到4月20日时,大盘已经从年初的3200点涨到了4200点,涨幅30%,但第一支私募才20%的涨幅,第二支私募成立一个月后也只有12%,全部跑输大盘,更不要说已经涨疯了的创业板。看着自己投入了这么多资金,但却连大盘都没跑赢,心里那种失落与着急,难以言说。楼下邻居,因为重仓创业板,90万的资金,当时已经接近翻倍,而那些从网上或朋友那里听来的故事更是传奇,某某加杠杆赚了多少多少倍诸如此类的。

  那段时间,经常跟家人互相抱怨,早知道不如自己做了,或者早知道买哪只哪只产品了。我是自诩为超级理性冷静的人,但在那种财富的诱惑下,却也难再冷静下来。在心里抱怨自己怎么那么倒霉,连续买了两支产品,都没买对,面对着十年不遇的行情,眼睁睁看着却吃不到一块肉,充其量只能拣点残羹剩饭。

  人在极不冷静的情况下,总是会做出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我当时虽然还不至于失去理智,但判断力已经严重失常。因为当时有个念头总是挥之不去——我要再买一支私募,买支风格激进的,靠这一支翻身。跟老婆商量后,她虽有些许担心,但很快也被贪念覆盖。

  当时大盘已经4300点,但几乎所有的舆论都在看多,看到6000点,7000点,甚至8000点,xx日报也发出了《4000点才是牛市起点的》的口号,反正当时那情形就是至少也得奔着6000点去。那个时候,融资盘的规模应该就很大了,但很少有人去提示融资盘的风险,反正我每天去翻阅股市有关的新闻和公众号的一些观点,几乎没看到过。而管理层的意思当然是慢牛,力挺证券市场。民间入市热情空前强烈,但凡有点钱的,都在跑步入市。

  第三支产品选得特别困难,很多产品的规模都已经很大了,后来在一个金融圈朋友的推荐下,选了一只当时在业内人士口碑尚佳的产品S。打款后很长一段时间都还在犹豫要不要签合同,最后还是抱着侥幸心理签了。那只产品的确够激进,成立一个月就取得了32%的收益。

  就这样,我的总投入到达了400万,而这时,盛宴已经临近尾声,市场已经了悄悄的倒计时。

  在6月上旬,我曾做过一个简单统计,三只私募中,两支的收益接近40%,一支的收益是30%,我自己操盘的收益是35%,我对象的收益是80%,公募基金的收益是30%,如果当时能全部离场,总的收益大概是140万,收益率是35%。当时给自己设定的目标是总收益率到达50%就离场,眼看目标越来越近,心中自是欣喜无比。

  下篇:崩盘

  2015年6月18日,端午节假期前两天,大盘崩了,两个交易日从4967跌倒4478,跌去了将近500点,重挫10%。我开始逐步减仓自己手中的股票和公募基金,再往后,就是在开始止损。

  因为私募都还处于封闭期,没法赎回,只能听天由命,随时关注着净值。最后买入的那支私募,只用了11个交易日,已经跌光了涨幅,净值破了1.00。万幸的是,,另外两只私募跌幅不大,其中一只因为即使做了清仓,净值基本没受影响。

  6月底的时候,我自己操盘的资金基本已经全撤了出来,保住了部分收益,但在伟大的7月1日,又进去抄底,然后在后面几天,把前面保住的收益又亏了进去。当时自己还算跑得快,看着收益没了,就果断撤了。一朋友4900点本来撤光了,结果7月1日全仓杀回,并且硬挺了几天,到7月8号已经濒临精神崩溃,终于在7月9日一早全部清掉,半年收益,一周时间亏掉了七八成。

  7月9日是最难忘的一天,那天一早,基本是开盘跌停,配资盘被排队强平,那情形,像极了排队被枪毙的场景,惨不忍睹。那时,我手中除了三支私募,已经基本没有了股票,那三支私募,最后一支已经亏了6万本金,另外两只还处于盈利状态,总的看情况还不算太糟,至少对我而言。

  当月,我最早购买的那只产品结束了漫长的封闭期,开放赎回,我提交了赎回申请,根据银行到账资金计算,获得了31%的收益。这支当时被我最不看好的,最后悔购买的,反而是最后表现最优秀的,成功躲过了暴跌,保住了胜利果实。

  而另外两只,一只早已破净,一只在顽强硬挺,但好景不长,8月份的第二波暴跌中,那只也直接破净,而且是亏损了9%的本金。而9月份,那只私募开放赎回,这时问题来了——赎不赎呢?赎了就认赔离场,不赎就可能会面临继续下跌,跌破0.9,0.8也不是没有可能。思来想去,还是决定赎回。

  未曾想到的是,后面几天因为家中有亲戚重病住院,跑了几天医院,又忙于手头的事,把赎回的事情忘了,当时着实懊恼了一番。

  可更没想到的是,没想到竟因此因祸得福,错过了9月的赎回,等来了10月的反弹。在2015年的最后一天,赎回了该产品,到账收益15%。刚一赎回,大盘就开始新一轮的暴跌,直到今天,跌破了2800点。而那只产品,净值又跌回了0.9。

  至于那只最先破净的产品,开放期一到就被我赎回了,亏损8%。

  总结:

  就这样,截止到2015年12月31日,我赎回了所有的私募产品,总收益大概36万,收益率12%。从2014年年底买第一支私募开始计算,正好一年——这一年,经历了什么叫惊心动魄,什么叫黄粱一梦,最终大难不死,实属侥幸。

  而对于私募,经过这一年,也算看透了。私募界从来就没有股神,尤其是随着私募一哥徐翔的被抓,私募最后的裤衩也被扒光,原来即使有所谓的股神,也只是赵家人的白手套而已。不错,不管公募还是私募,每年都有业绩亮眼的产品涌现,就像前几年的(260104,基金吧)之类的黑马。但在他们没涨起来之前,谁又能看到他们会涨呢?

  有个“随机冠军”的例子很有意思,是说哪怕找100个小学生来炒股,每人给他们10万元本金,一年之后,肯定也有收益翻倍,甚至翻几倍的“股神”出现。就像创业成功的企业家,只要他们成功了,就是神,他们当初做过的所有的一切都是伟大、光荣、正确的。有句话说的很好——成功者的经历都是倒叙的,意思也大抵如是。

  正如我,虽然没在这轮行情中赚到什么钱,但起码做到了全身而退,而我的两个朋友,都亏损了40%以上。如果让我非得总结点运气之外的因素,无非也就是——谨慎。不碰创业板、不自己操盘、不死扛到底。

  离开股市后,我思考了很长一段时间,在股市中,散户到底怎么才能赚钱,或者说,散户到底能不能赚钱。想来想去,也就想出了两个东西——时间、价格。

  散户想赚钱,只能在正确的时间买正确的股票,并且还得耐得住寂寞,比如12年买中小创,14年上半年买蓝筹。而正确的时间买了错误的股票,错误的时间买了正确的股票,都很难有所收获。更不要说在错误的时间买错误的股票,比如5000点时买中小创、或者中国神车。

  但可惜我们都不是神,什么时间是正确的时间,什么价格是正确的价格,太难判断。尤其是价格这个东西,你认为他已经不能再低了,可他就是专治不服,屡创新低,这个可以参见最近两年的大宗商品,比如石油,从120美元到50美元、再到40、30、跌破30,一次次刷新又一个新低。港股和美股中,很多几毛钱的股票,在我们中国散户看来,感觉不可思议。因为我们中国股市单价最便宜的股票,一般也还有两块钱呢。两块钱你认为他够低了,还能怎么跌,这种想法很多散户都有,包括我对象。2块跌倒1块2,跟200跌到120一样,都是下跌40%,再涨回2元,同样要上涨70%才可以。

  所以想判断正确的时间和价格,是不可能的,那剩下的办法,只有不停的试探,也就是——定投。每月都买一点,持之以恒,坚持数年。我说的这个定投不是基金定投,当然,基金定投也是其中一种,但在我看来,不是最优方式。

  因为大部分基金都毫无责任心和风险意识,拿基民的钱去炒概念,炒创业板,博名声,至于基民的亏损,是没人在意的。去年的那些神票,暴风科技、安硕信息、全通神教,哪个不是公募抬轿子抬起来的。后来一路狂泻,受损失的还是跟风的基民而已,而且基金还要收申购费。

  说白了,不管公募还是私募,都是委托别人帮你赚钱,而大部分人,是拿别人的钱不当钱的。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属于作者ID:笑忘书剑和挖财社区,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来源。

fund.sohu.com true 界面 http://fund.sohu.com/20160130/n436389783.shtml report 6404 最近临近年底,琐事不多,所以把2015年的一些投资简单做下梳理,这里主要谈谈基金。因为我在2015年主要做的私募股票基金,但挖财社区好象只有一个基金板块,所以发
(责任编辑:陈大伟 UF065)

我要发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