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场持续震荡,赚钱效应锐减,权益类基金交易也日趋清淡,但公募基金力推的基金定投正在逐渐显现效果,成为当前权益类基金申购的重要来源。据了解,目前多家公募都在积极布局定投类产品或推广定投策略,以增加这一“长期黏性资金”对公司的依赖和认可。而定投基民的年轻化也正成为基金定投的新趋势。最近12年来,定投基民平均年龄下降了10岁。
千亿份额流失
交易量环比缩水近四成
基金二季报显示,2016年第二季度,股票型基金总申购份额为1039.37亿份,总赎回份额为1183.21亿份,单季度净流失143.84亿份;成交总规模为2222.58亿份,交易总量比一季度下降36.40%。
不仅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二季度也遭大幅净赎回。二季报显示,混合型基金二季度总申购份额为1722.87亿份,总赎回份额为2604.07亿份,单季度净赎回881.20亿份;成交总规模为4326.94亿份,交易量也比一季度下降36.67%。
整体而言,二季度,权益类基金份额净流失高达1025.04亿份,交易量环比缩水近四成,成交总量陷入低迷。
在权益类基金认购清淡的市场环境下,基金公司力推的基金定投正在逐渐显现效果。
华夏基金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已有410万华夏基民开通定投,占该公司3700多万投资者的11%;13年来定投总金额超过600亿元,定投次数超过1亿次,平均每个交易日的成交金额为2000万元,年均成交额在50亿元左右。其中,最能坚持的基民已持续定投超过12年。
华夏基金客户服务部总监葛朝晖称,“基金定投正成为权益类基金申购的重要来源。”
华南某大型公募互联网金融部负责人表示,目前该公司销售规模的90%在银行和券商渠道,公司自有的互联网直销平台只占6%左右,从直销平台的数据看,目前参与定投的客户占比约为10%。
大型公募定投效果明显,但对小公司而言,推广定投却并非增加市场人气的“灵丹妙药”。
沪上某中型公募市场部人士称,由于大公司推动力度强,与银行合作程度深,基金定投策略在销量上会有所反应,小公司的效果并不明显。
“传统定投在银行断断续续推广那么多年,最大的问题是‘断供’。”该人士称,“一般银行都会以开户并扣款三次(或者两次)作为有效户,而多数客户也是冲着开户送礼去的,真正能持续定投下去的客户占比非常小。”
多家公募力推基金定投
定投基民正趋向年轻化
无论是否尝到了“基金定投”对提升权益类产品人气的甜头,多家公募还是积极布局定投类产品或推广策略,增加这一“长期黏性资金”对公司品牌的依赖和认可。多家公募人士表示,权益类基金定投或将成为当前开展持续营销的有效策略,也有助于投资者理性参与投资。
近期,华夏基金面向普通投资者推出“定投通”产品,投资者可以在“定投通”上一键开展定期定额投资。沪上某中型公募也推出了“定投3.0”方法,引导投资者阶段性布局权益类基金。
定投基民的年轻化也正成为基金定投的新趋势。
华夏基金副总经理李一梅表示,从华夏基金的数据看,最近12年来,定投基民平均年龄下降了10岁。其中,60后是平均定投金额最高的群体,70后是人均定投次数最多的群体,80后是定投人数占比最高的群体,他们继买房主力、二胎主力之后,再次成为定投主力。
上述沪上中型公募市场部人士说:“在与银行渠道沟通中,不少银行在上半年就提出,更愿意以定投方式来推权益类产品。渠道的需求也推动基金公司在定投方面的投入,我们推出的‘定投3.0’投资方法简单,现在正在银行渠道做推广,目前反馈不错。”
该人士称,如果认可市场是遵循“跌-横盘-涨”这个基本模式演绎,从定投成本测算角度看,开始定投的最佳时点是经历过一波下跌后横盘的起点,因为横盘时间越长,对拉低成本越有利。当然,下跌市里,成本拉低更快,但绝大多数人不能忍受长时间账面亏损越来越大的痛苦。
北信瑞丰基金市场部人士也表示,在市场频繁震荡、趋势不明朗背景下,市场缺少一次性投资来博取高收益的机会,基民选择基金定投来参与股票市场,并将其作为一项长期财务安排是合乎情理的。
该市场部人士分析,A股市场乐观因素与悲观因素同时存在,短期暴涨暴跌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如果市场呈现震荡下跌再回升的走势,对于定投而言,就构成了微笑曲线。这种行情下,如果能坚持定投,将有效地摊薄投资成本;如果市场持续慢熊,可动态调整定投金额,应该勇于在熊市加码,长期坚持定投,将投资战线拉长。
该人士也提醒,定投绝非包赚不赔,在目前点位及震荡行情下,将定投作为一项投资方式,相较于一次性的权益类投资,将会有效降低风险,相较于投资低收益产品,可能收益更高一些。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