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基金-搜狐网站 > 投资攻略 > 基金动态
动态 | 攻略 | 产品 | 公告 | 我的自选基金

公私募基金年底排名潮起 靓丽业绩还需剥皮检验

来源:财经综合报道 作者:中国证券报
  • 手机看新闻

  眼看又到年底,各大第三方机构、媒体都开始紧盯公私募基金业绩,长枪短炮对准2016年有望擎起“大王旗”的产品和明星基金经理。每到此时,公私募基金经理内心灼灼煎熬,明里暗里卯足劲欲“上榜”。笔者在此提醒投资者,年度业绩排名,并不足以试炼基金经理成色。

  公募基金业绩来自于多方面。即使看到业绩,也只是迈出万里长征第一步。笔者建议投资者保持四个“警惕”:

  第一,警惕“船小好掉头”现象。投资者应该在业绩基础上查一查基金规模。最快捷方式是登陆一些第三方网站,一目了然。如果产品规模较小,那么就要对基金经理投资能力评估有所保留。在“追星”时代,业绩靓眼产品,容易被资金追逐而规模迅速膨胀,但是该基金经理是否有管理大型基金产品能力,尚未可知。一位管理两只基金产品(一只30亿元,一只10亿元规模)的年轻基金经理曾亲述,自己擅长短线操作,但是规模大的基金在买卖个股时对股价冲击较大,确实“跑不动”。其两只基金今年业绩差异较大。前者盈利5%,后者亏损5%。

  第二,警惕“运气”现象。如果现任基金经理只有1至2年管理经验,至少应该看看,其业绩是否来源于运气。可以通过基金季报中季度展望部分,对于下一季度预测是否正确率较高,如果是,可以进入备选名单,如果不是,则看其持股是否正好与阶段性行情“碰上运气”。

  经验是经验者通行证。无论公募还是私募,尤其是经历过熊市的基金经理,往往更为值得关注。笔者所熟知一位私募大佬,2007年从公募奔私,在2008年股灾中,由于在公募基金有仓位下限(如股票型基金最低仓位为80%),导致其习惯注重选股不注重择时,因为在上一轮股灾中没有及时减仓,最后受限于警戒线(亏损到一定程度则被强制减仓)动弹不得。而在2014至2015年,再一度进入牛市的他吸取上一轮教训,不仅在牛市末尾狂欢的人性中决然减仓,在暴跌中还把最后一点仓位及时砍去。而在2015年许多在此轮牛市中奔私的基金经理,则重复着他上一轮悲剧。

  第三方网站和App都可以查看3年期和5年期业绩。遗憾的是,如今在公募基金圈,有8年投资经验“骨灰级”基金经理已经少见。根据数据,在1031名权益类基金经理中,有8年以上投资经验仅有59人,有5年以上投资经验仅有192人,有3年以上投资经验为368人。

  第三,警惕“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这在人员流动性较强的公募基金圈,并不少见。可以观察基金经理掌舵日期,看看业绩是否是现任基金经理所创造。有的3年期、5年期业绩优异,但其担任基金经理也许并没有创造太好表现,主要业绩都是由其上一任基金经理贡献。

  第四,警惕“离职风险”。这是公募基金必须被正视的现象。根据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三季度末,离职公募基金经理达90余人,尤其是业绩优异的基金经理更是容易被“挖角”。基金经理离职风险有二:首先,离任基金经理正式公告往往距离其提出离职有一段时间,这期间基金经理或已无心管理基金,业绩或面临下滑,其次,新接手基金经理投资能力如何,仍需再度考查,成本较高。在此,笔者建议投资者多方打听公司治理情况,若是基金经理在公司被予以重视,例如有股权激励或者有类分红机制的事业部制,那么基金经理离职概率相对较小。

  总之,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没有一劳永逸,如果只有一份当年排名,那可能是个坑,除非你是超高净值人群,有私行客户经理或家族办公室为你制定个性化资产配置和理财方案。如果看到有渠道使劲替去年冠军基金经理发行产品,也要保留一个心眼。盲目“追星”,渠道也有。

fund.sohu.com true 财经综合报道 http://fund.sohu.com/20161210/n475472756.shtml report 1739 眼看又到年底,各大第三方机构、媒体都开始紧盯公私募基金业绩,长枪短炮对准2016年有望擎起“大王旗”的产品和明星基金经理。每到此时,公私募基金经理内心灼灼煎熬,
(责任编辑:张彬 UF060)

我要发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