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家基金公司旗下762只基金二季报全部亮相。在仓位增减、行业选择、个股取舍之中可见众基金的风格。
国金证券基金分析专题报告显示,二季度增仓基金比例上升,风格灵活产品调整幅度大。在今年二季度风险释放过后以及市场结构性机会背景下,基金股票仓位较2012年一季度末小幅上升。
据理财周报记者调查,目前已有六家基金公司整体仓位超8成。数据显示,新华基金、长安基金、信达澳银基金、光大保德基金、申万菱信基金以及中邮创业基金占总值比都已超过80%,其中新华基金以89.28%的比例位居第一。
今年二季度末,可比的484只偏股型基金平均仓位为79.35%,跟一季度末相比,提高了2.26个百分点。其中301只主动股票型基金平均仓位为84.51%,183只混合型基金平均仓位为71%。
在行业选择上,今年一季度基金增持了周期型品种,如房地产、金融、采掘、有色等。但二季度周期性行业被冷落,大消费成为众望所归。
基金经理们的判断在于,时过境迁,在投资方面,国家不会再出台类似4万亿的招数。因为从宏观消息面看,经济结构调整的决心已属坚定。如此,与投资密切相关的周期性行业在短期内可能存在反弹,但中长期看已无大机会存在。
大消费里文章多。但同样是大消费,是选食品饮料,还是医药卫生,还是纺织服装,还是农林牧渔,学问也很大。比如,信达澳银的基金经理钱翔就认为医药领域,不仅需要关注制药的概念,还需要特别关注“医疗卫生服务”的概念。因为,医疗卫生服务是个蓝海。
重仓股里卧虎藏龙;独门股上看制胜秘笈;地雷股面前有基金割肉离场,但也有如平安大华独守软控股份。
增持的重仓股,更能说明机构的投资意愿。二季度基金增持的前十大重仓股中,有四家房地产企业,还有一家与房地产相关的建筑装饰企业——金螳螂。看来,基金增强了对未来房地产业走势的信心。预计在今年三、四季度,作为中国人最大的消费,买房子的热度趋于增加。
在二季度基金增持的前10大重仓股中,金融企业有三家,分别为中国平安、中国太保和中信证券,而银行业无一入围。这足以代表了基金对银行股的态度;此外,还有贵州茅台和康美药业两家属大消费范畴的企业。
独门股彰显基金的投资个性。泰达宏利抓了广州药业、海思科和德赛电池这3只独门股,而嘉实、融通错过了胜利股份,这些都是关于独门股的故事。相对于大部分基金重仓的股份,这些独门股的发掘,需要的是基金公司更为务实的调研。一定要实地调研。
地雷股有杀伤力。踩了地雷令人不爽。二季度第一熊股软控股份由平安大华独家踩中。执掌行业先锋基金的平安大华投资总监颜正华一定不轻松——二季度加仓软控股份本意可能在博取超跌反弹收益,但事与愿违。
未来会好吗?对于后市判断,基金公司分歧大:市场向上还是以震荡走势为主,看法不一。不要对系统性机会抱有希望,在结构性机会中,寻找能够穿越周期的成长性好的个股,或将是现实的选择。
[1] [2] [3] [4] [下一页] |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